新婚后,我被死对头世子娇宠上天
作者:媪绾 | 分类:古言 | 字数:36.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24章 君臣相谈
郑懈:“臣惶恐,还望陛下明示。”
他额上浮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因为在永熙帝面前而不敢擦拭,引发阵阵痒意,而这痒意却被他心中的不安压过。
永熙帝看着他满头汗水的狼狈样,心中有一丝舒爽,想要看见风光无限的郑家主如此狼狈,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永熙帝面容铁青,一幅怒极的模样质问道:“黑龙寨山匪在庆安镇盘踞多年,一直相安无事,郑家为何要突然上奏剿匪?”
郑懈闻言愣住。
永熙帝的问话出乎他的意料,他认为永熙帝是因为儿子在庆安镇做了什么出格的事而震怒,想着要如何求情,甚至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放弃儿子。
万万没想到永熙帝一开口,说起了毫不相关的事,不,也息息相关,毕竟剿匪之事确实是郑家提出的。
郑懈心中纳闷,皇帝为什么关心剿匪的原因?
为什么剿匪?
自然是因为程其正与黑龙寨闹掰,不想再纵容黑龙寨的山匪盘踞在庆安镇,而郑家也想借此机会试探皇帝对郑家投靠太子的态度。
这难道不是彼此心知肚明的理由吗?
皇帝为何借此发难?
他不想用郑家?不对,若是那般凭着皇帝刚铲除卢家,寒门气焰正盛,就算剿匪,也可不委派郑家的人,一定还有什么旁的理由。
眼下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实话实说,可实话实说,程其正那边和山匪不清不楚,连带郑家在此事上也不能独善其身,很容易被牵连进去。
郑懈目光微闪,还是要在措辞上严谨一些,继续试探皇帝的意图,再做打算。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郑懈还是没有真正紧张,哪怕他面上表现的很惶恐,但两人都清楚,简单的罪名根本不足以动摇整个郑氏一族。
话虽如此,郑懈还是不想得罪永熙帝,如今已经不是世家独掌朝堂的时候了。
他心底有一丝怨念,世家落到这种境地真不如李皇后当初没有生下皇子。
追根其究,世家的败落是从先帝降生开始的。
说句不好听的,先帝就是来跟他们世家讨债的!
哎,现在说再多也无用。
王家和卢家是前车之鉴,郑家不能步他们的后尘,郑家不能毁在他的手里,否则有什么脸面去见郑家的列祖列宗?
最主要的还是先弄清楚皇帝的底线在哪里。
“黑龙寨山匪在庆安镇盘踞多年,虽不曾伤及镇上的百姓妇孺可他们频繁劫持来往富商,在商户中的名声并不好,引得南方的商户们进京成为难题,正巧程其正扣住黑龙寨命门,认为应当替陛下肃清杂碎,求到京城,臣的十三子无意中听到便告知臣…”
皇帝派了齐王和厌恶世家的武德明随小十一起去庆安镇,本以为是交代了那两位暗中给小十下套子借此机会敲打郑家,皇帝却分毫不提小十,反而问起郑家上奏围剿黑龙寨的理由?
他知晓黑龙寨也是皇帝的一桩心病,不过先前因为皇帝忙着跟他们较劲没空去管黑龙寨,如今郑家为了表明态度主动向皇帝提及帮忙解决此事,皇帝为何还不满意?
郑懈满腹的不解。
直觉会有更大的事情等着他,于是他凭着直觉将事情全部推到郑十三身上。
庶子在他眼中就是消耗品,即使皇帝震怒要十三的性命,他都不会多言一句。
用一个庶子换取郑家全族的平安,本身就是不亏的买卖,在郑懈看来合算极了。
永熙帝心中冷笑:还真是一只老狐狸。
不过他以为把事情都推到郑十三身上就可以了吗?
众所周知郑家不把庶子当人看,庶子再有本事也不会给予朝堂上的资源,郑十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样的情况下,郑十三根本不够资格决定郑家的大事,所以郑懈现在做的不过是无用功。
永熙帝不想继续跟他纠缠下去,索性直接开口道:“郑懈,卢焦携一众叛军藏匿在庆安镇你可知晓?是否和卢焦暗中取得联系助他夺取黑龙山以供日后躲藏?”
郑懈闻言猛地瞪大眼睛。
什么?
卢家的叛军在请庆安镇?
他怎么可能知道!若知道定向皇帝举报,能踩着卢家上位必然比围剿黑龙寨的婉转路线更能表达郑家的态度。
他和卢家没什么交情,自然不会为了个小毛小子搭上全族的性命。
郑懈清楚永熙帝此举是故意将郑家和卢家扯到一起,可他又有嘴说不清,实在是因为世家同气连枝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可他知晓又有什么办法?
卢义那小子带着千人的队伍从北疆逃离,已经被打成叛军,若坐实了和叛军有牵连,郑家很有可能也被一锅端,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不理的。
“郑家与卢家自先父离世后便疏远了,两家私下的联系都少了,怎么会与叛军有牵连?臣实在不知叛军在庆安镇,郑家对陛下一片忠心啊!还望陛下明鉴!”
郑懈心沉落谷底。
心里清楚,若他不能提出令皇帝满意的条件,皇帝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毕竟这是难得的机会。
此时他的心中满是对卢义的恨意,他清楚此事和卢义脱不了干系,程其正和黑龙寨的山匪‘暧昧’那么多年,不可能轻易下定决心彻底撕破脸的,否则一个处理不好,那些山匪将程其正抖落出来,就是个同归于尽的下场。
若没有找好退路和必赢的准备,即使黑龙寨给程其正的进贡减了大半,他也不会这样的。
定然是被卢义撺掇的。
若是先前还会因为是姻亲的份上有一丝的可能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现在是完全不可能了,因为卢义找程其正的那天,就应该知道将郑家拉到了什么位置。
那个小儿,着实可恨!
眼下说那些都是无用,先把郑家摘出去再说!
永熙帝面容稍缓:“朕自然愿意相信郑卿的话,可朕也得向朝堂的百官交代,否则对郑家的名声不利。”他没有将郑懈逼得太急。
“……”郑懈却不见喜色。
“不如郑卿先留在宫中,朕派人去郑家简单调查一下,也好给百官们一个交代,以示郑家的清白。”
郑懈叹息,叩首道:“臣谢陛下。”
此时此刻,根本没有他拒绝的余地。
皇帝看似态度转圜,实则他敢反驳,皇帝立刻就会发作,左在决定支持太子的时候,郑家上下已经清理过一遍了,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全部收拾干净了,即使皇帝现在派人去查也不会查到什么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