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作者:朱四公 | 分类:历史 | 字数:36.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首先,他与主持阳坛的慧远师叔,最好是同根同枝,气韵相近,这样内外感应,自当省事不少。
其次,他又应与陶先生有所交谊,除此之外,还要甘为陶先生的副贰。
最后,此人在熟知三教之外,尚需悄无声息,声名不显,暗合阴仪内含的蛰伏之意。
三人之中,师叔慧远和陶师二人都已是声名远扬,与他们交游往来的异能之士,自然也不在少数。
但这些人莫不是声名赫赫,名震四海。而师叔所认识的那些志行高洁,但声名未彰之士,又往往在道术上有所偏废。
而且,这些高士,若是作为阴仪,与主持内坛阳仪的师叔,又往往并非同根同枝,气韵上自是差了,在感应默契上,估计也就会有所不足。
几番犯难之中,三人想到了我的师父慧永。
师父确实是阴仪的好人选。
师父与师叔交契六十年,两人在心意相通上,自无问题。师父虽然是个纯粹的佛门人物,于道儒二术也颇有心得,这一点,倒是无碍。
但是,细论起来,师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师父而言,最大问题有二。
一则,是年岁已老,时年已七十有余,已难称骨壮筋强。而身为两仪,多有在外辛苦奔波,实在非其所宜。
二则,还是在声名上。
虽然师父名头较师叔稍逊,但在大坛所在的周围郡县,也是众人闻名,尊为菩萨一类的人物,不合阴仪的蛰伏之意。
另外,他与陶先生并无太多往来,虽然彼此知名,但终究交谊尚浅。
而且,以师父的年寿和修为,就算他甘心做陶先生的副贰,也会让陶先生心内大觉不安。
只是这阴仪人选,三人已是颇有挠头,别无他法,似乎可以问问师父慧永的意见。
于是师叔修书一封,托人送给师父慧永,备述立坛的用意,也旁敲侧击,问他是否乐意出任阴仪。
信使刚刚出门,门外就有侍者来报,说师伯慧永派人送信来了。
师叔展信一读,见却无题头落款,纸面上只有八个字“阴仪选人,已馈驾前”,幡然醒悟,不禁一笑,对二人说道:
“我师兄信里说,已经把阴仪的人选送到我面前。这说的就是法空。”
两位先生稍一沉吟,陶先生应道:“虽有不足之处,但细细想去,却已是当前最佳人选。”陆先生闻言,也点头认可。
师叔接着说道:“法空师侄,与我同根同枝,气韵心意也是相近相通,三教经典也称得上滚瓜烂熟。
而东西两林门下弟子中,也只有他,曾与元亮兄伴游数月,共历生死,交谊最厚。这样看来,确实也是很适合的人选。
但他毕竟年少,又是在寺中长大,神鬼之术知之甚少。
我想,大坛初起之时,两仪担重不多,在一开始,不如派他作为陶先生的侍者,以师徒相称。
一来亲近陶先生,陶先生也就能就近多加教导点拨,符合副贰之意。
二来陶先生也已届中年,身边并无贴身照顾之人。一旦大坛启动,若为俗务缠身,耽误了大坛事务,反而会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