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的大国科技梦

作者:牛二五两 | 分类: | 字数:121.9万

第二百二十五章 感谢马斯克

书名:我的大国科技梦 作者:牛二五两 字数:5369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5:40

第226章 感谢马斯克

“space X官宣starlink项目与你前面提出的项目定位一致,同是用大基数在轨卫星提供通信服务。就像你之前说的我们不能输,为了赢,我国航天发展进度必须提升...”

“...专家们的判断与你一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对方的可回收技术取得突破,我们想跟对方竞争就很难。”

领导的忧虑林涛当然明白,只是他有自己的计划,星辰空间当前正在往既定目标努力。

“在赤火成功之后,我们已经有了部分优势,当下首要任务是革新我们的航天发展模式,建立常规高效的运输系统,这一点很关键。”

林涛说完,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然后严肃的声音响起。

“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和航天领域的专家沟通之后,我们决定通过你之前申请的发射场建设许可。”

林涛跨出去的腿收了回来,他站在车间门口,脸上的笑容瞬间冒出。

好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他一直以为发射场建设许可要等到明年才有可能拿到,感谢space x!感谢马斯克!

无法平复的情绪直接左右了林涛,他激动回复说:

“太好了,感谢认可,这太棒了!有了这个许可,星辰空间首次发射就能够使用自己的发射场了,这将大大促进公司的火箭运转效率!”

林涛的情绪直白的传达给了手机那头,领导轻笑几声语气严肃说:

“既然你有那么多的想法想去实现,那么国家和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你发展的后盾,未来属于有梦想的实干家,我们愿意且希望看到你所计划的未来到来。”

尝试平复内心波动的情绪,林涛郑重说:

“您放心,这些支持和投资不会落空,我向您许诺,星辰空间肯定不会在这场航天竞赛上失败,胜利属于星辰空间,更属于东秘!”

林涛坚定的语气让领导内心感到一丝安定。

“嗯,我相信你,你是一个好小伙,不然我们也不会破格给予你这么大的优待,加油。”

能被这位老人如此认可,林涛顿感自己身上强烈的使命感落了下来。

这不是压力,这是充满热血的动力!

血气上涌,此时室外冷冽的寒风不能让林涛感受到丝毫的寒冷。

想到可以建设公司自己的发射场,林涛脑海中瞬间想到了国土南边的琼岛。

抓住机会,林涛向领导提起了发射场的建设位置。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运力,我想将星辰空间的发射场建设在文昌,最好就建在现有发射中心旁边,这样利于资源共享和管理,您觉得有可能吗?”

林涛的这个提问刚说出,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阵笑声。

“好你个小子,之前是不是就盯上那边的位置了?”

林涛嘿嘿一笑,要说之前没有想法肯定是假的,尤其是去年去文昌之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时候时机未到,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很难被重视,现在机会这不就来了。

“以前是就有这个想法,嘿嘿。”

“文昌的发射中心本来就有建设商业发射中心的计划,以前我们觉得可以再等等,但是现在确实得提上日程了。那边会给你批一片地,你后面和我秘书联系下,他来负责这个事情。”

就两句话,简简单单,林涛的目标就达成了。

一件重大的事情三言两语就得到解决,林涛忽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有些不真实。

“啊,那就太感谢了,我这边会尽快准备好手续,手续完备就会立即施工。”

聊了几句,林涛这才明白自己之前遗落在航天科技集团的PPT竟已经看过了。

对于PPT中的那些计划,大部分都是同意的,只有少许的内容还待商议,原因是当前国内的航天行业发展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有些事情还不能很好的规划考量。

收起手机,林涛没有着急进入车间。

他站在室外看着那边的测试场双眼出神,喜悦的神情下双眼中带着思索。

15他们跟在林涛旁边全程关注到林涛打电话的经过,对于林涛和谁通话,他们大概有猜测。

现在对于林涛个人的交际面和地位,他们三人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过往他们保护的目标人群中像林涛这样随时可以通话的人屈指可数。

这让他们更加看重对林涛人身安全的保护。

如果林涛在他们保护期间发生意外,后果有多严重他们难以想象。

深吸一口气,冷冽的寒意直通胸腔,燥热的身体被这股寒意刺激后林涛整个人都精神起来,大脑思维更是明晰。

敞开大衣散发浑身的热气,林涛走进了厂区车间。

此车间正是火箭箭体制造车间,林涛刚进去就看到员工们正在搬运裁切好的金属薄板。

从金属薄板的形状看应该是拼接推进剂储罐底部的扇形部件。

进入车间,没有了室外的冷风灌入,林涛直接脱掉大衣交给15,自己穿着毛衣套上了一件工作服就往员工们工作的区域走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 感谢马斯克

看到林涛过来后,员工们纷纷回头向林涛打招呼。

老板对公司项目的关注度员工们是清楚的,方案由老板设计,加工设备是老板改造,总体进度更是由老板把控。

可以说星辰空间整个公司的所有事情都是林涛本人在全局掌控,在厂区见到老板林涛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让员工们专心工作,林涛自己走到钢板部件摆放的区域进行查看。

这里每一片裁切好的钢板上都标注着数字编号和文字注释。

就像林涛眼前这个长4米多、宽1米的长方形不锈钢钢板,上面标注的内容就是7#储罐筒拼接钢板。

看到这个标注,林涛就想到了这块钢板在储罐上的位置,储罐顶部下面拼接的不锈钢钢圈就要用眼前这块钢板焊接。

看了看左右,这些钢板被一个个按照顺序堆放在眼前。

首次制造测试用的储罐是测试火箭设计的上层储罐。

按照林涛做出的计划,等这个储罐验证完成,就会立马进行共底储罐的技术验证。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较于共底储罐,当下这个储罐所涉及的技术细节比较少,更简单。

此种选择的一个好处是为了给员工们一个熟悉的过程,让他们从基础部分慢慢熟悉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和原理,让他们尽快成长。

蹲下身子从第一块钢板部件开始检查,林涛需要确认这些钢板在裁切的过程中是否发生撕裂或变形,这将直接关系到焊接质量。

傅献军收到员工消息从办公室急匆匆赶来,正好看到林涛蹲在钢板前低头审视的模样。

对于自家老板的工作风格他早已经熟悉,项目紧急时林涛总会亲上前线观察督促项目进度。

傅献军明白老板这是为了确保在项目进度加快时不会出错误或失误,避免未来推倒重来的风险。

“老板,这些钢板我都检查过了,符合您设计备注上提到的标准,切口平滑不存在变形扭曲或撕裂的现象。”

林涛拍了拍手站起身说:

“我看了下需要组成储罐主体的钢板部件都已经准备完毕,但里面负责加强支撑的桁条却没有看到,准备完成了吗?”

傅献军指了指车间另外一边对林涛说:

“老板,请到这边来。”

两人走到另一边,林涛看到堆放在一边的金属桁条,长短不一,短的部分都带有一定弧度。

“桁条是直接向星辰精工下的订单,他们加工起来比我们方便,我们只需要负责焊接组装就好。”

林涛看了看这些桁条,同样是由不锈钢制成,加工尺寸都相当标准。

“这么说来,今天就可以开始焊接了?”

“是的,老板,现在焊接的只是主体部分,储罐内部其他系统的安装还需要等一等,相关的技术验证还没有完成。”

林涛默默点头,傅献军说的这些情况他自然清楚,星辰每一天都会将航天公司这边的日报总结概括后发给他。

对于星辰空间各项目的状况,林涛甚至比傅献军了解的更全面。

在厂区食堂用过午饭,午休之后,听到傅献军报告说储罐主体焊接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相关的设备调试完成。

站在火箭箭体制造车间,林涛看着在一个双环形底座上拼接而成的半球形拼接面。

这个双环形结构就是为了能够快速焊接储罐的顶底而搭建的。

林涛是全程看着员工们将6片扇形钢板分别嵌入到两个环形之间,彼此拼接之后就形成了储罐的顶部球面。

接下来就到了焊接机械臂亮相的时候。

半球形储罐拼接结构底部距离地面有两米,轻型机械臂工作平台正好位于球形下方中间的位置。

测试用储罐是1.5米直径,所有需要焊接的部位都在机械臂的工作范围之内。

在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傅献军站在操作台前向林涛汇报。

“老板,可以开始了。”

林涛点点头说:

“行,开始吧。”

傅献军点头回身,口中说话的同时启动了机械臂的工作进程。

“1号测试储罐顶部焊接工作开始。”

虽然有机械臂自动处理焊接的工作,员工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有人负责监测机械臂焊接时的运动轨迹数据,还有人在监控焊接末端的工作数据。

毕竟是第一次工程焊接,需要观测的事项很多,这一次焊接的效果好坏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很关键。

在所有人关注的目光下,机械臂启动,快速进行360度扫描工作环境。

针对焊接任务,林涛在控制模型中添加了材料和边界识别模型。

这个模型内容很简单,就是利用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分析颜色和钢材模型数据,确定拼接缝存在的位置,然后使用激光焊接器进行焊接即可。

在确认了储罐模型和拼接缝位置后,机械臂多轴进行伸展延伸至一条拼接缝的顶部。

林涛面前的电脑上展示的正是焊接器末端微型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这时画面中焊接器前端先是冒出一点光亮,然后就是炙热的火星飞溅。

火星四射时,电脑前的画面上能够看到一条细长鲜明的黑灰色焊缝向上滑动,这是因为焊接末端在往下移动。

半分钟不到的时间,摄像画面拍摄到了钢板底部,林涛嘴角露出笑容,效率还不错,一条拼接缝已焊接完成。

机械臂并没有停止运转,进行了新的一次扫描重新验证数据,机械臂末端奔着焊缝紧挨着的另外一条拼接缝而去。

5分钟的时间,车间内所有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摄像画面。

直到机械臂重新回正位置,收缩回归初始状态,车间内这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傅献军走到操作台前点击关闭机械臂电源,操作吊装储罐球面的大型机械臂将焊接成品下放到距离地面1米处。

“老板,过去看看?”

看到对方脸上急不可耐的神色,林涛轻笑点头却先一步走了过去。

蹲下身子从焊接成品底部钻进内部,林涛看到四周光滑的钢板上六条笔直的黑灰色焊缝。

他上手摸了摸上面的焊缝,与之前样品焊接时的手感一致,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这时傅献军也跟着俯身钻了进来,看着机械臂杰出的工作成果,傅献军忍不住夸赞说:

“还是林总你有办法啊,在这样的自动化技术加持下,我真的难以想象未来我们的效率会多高,要知道国内当前制造一发火箭就要4个月左右,我估计咱们将来半个月就能造一发火箭。”

检查完6条焊缝,听到下属的赞叹,林涛自信一笑,转身看着地上的机械臂。

“半个月差不多吧,但如果以半个月一发的产量计算,我们要想实现一天多次发射任务仍然有困难,所以说还有提升的空间。”

傅献军忍不住转头看着自己老板,他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说:

“半个月制造一发火箭还不满足啊,老板,这样的效率说出去能惊掉国内所有人的下巴。”

看到下属脸上质疑的神色,林涛不以为然,只要等星辰空间的可复用火箭测试成功,林涛会让业界看到真正的星辰空间效率。

半个月?再打个几折吧。

弯腰从焊接成品下钻出,林涛对着跟在身后出来的傅献军说:

“将这个焊接品放下来,测试下焊接效果。”

“明白。”

看到傅献军重新走回操作台,林涛环抱手臂思考了一会又说:

“之前没注意,我觉得当前的焊接工艺还有优化的空间。”

操作键盘的手指悬在半空,傅献军回头看着林涛说:

“效果很不错啊,只要强度没有问题,完全可以直接应用。”

林涛眉尖微皱摇了摇头。

“你就没发现焊缝处存在凹凸不平的触感吗?”

傅献军疑惑点头说:

“是有,但应该不影响结构强度吧?”

“不,很影响。就像之前你质疑不锈钢箭体制造方案时所说,不锈钢强度是比较弱的,所以我们要优化任何一处有可能影响箭体强度的细节。”

看了看几步远外的焊接成品,傅献军看着林涛问道:

“所以老板你的意思是?”

林涛走上前手指着焊缝的外表面,这里虽然没有看到多余的黑灰色线条,可是同样存在凹凸不平的触感。

“这种凹凸不平的表面,在强应力作用下非常容易因为微观结构导致材料开裂,要知道不锈钢本就比其他材料强度差点,这样的小瑕疵我们不能忽视,必须做到完美处理,而且你不觉得这光滑表面上的一条阴影很不好看吗?”

林涛说前半段时,傅献军和周围的员工觉得老板想的真透彻,竟然可以关注到如此细节。

可等林涛说到最后,他们有理由怀疑老板做出优化决定,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产品的颜值。

“但是只要是焊接肯定会存在类似的现象,我们也不可能制造出一体化的储罐或火箭啊?总不至于打磨吧?当然也不是不行。”

傅献军承认老板说的有些道理,可是焊缝是焊接无可避免的后果,这能怎样避免呢?

看着围在四周的一圈员工,林涛没打算卖关子,缓缓抛出了他的解决办法。

“或许我们可以将焊接后的焊缝进行加压处理,在外部均匀高压下将焊缝凹凸的部分压平与周围的钢板表面保持一致,这样微观应力就没有了受力点。”

听了林涛的方案,傅献军和其他员工不由惊呼出声。

“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就像冷轧机一样,再给他压一遍不就好了!”

“天才的设想,老板牛啊!”

......

傅献军猛的将拳头捶在另一只手上说:

“这样既保证了强度还让焊接品表面更光滑,一招解决!厉害!”

林涛哈哈一笑,员工们这么捧场他是没想到。

本就是很简单的处理方法,只是他们被以往的思维禁锢罢了。

他们想到的打磨,林涛撇撇嘴,多么低效的方法啊,而且非常容易失误损伤焊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