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作者:零点浪漫 | 分类:历史 | 字数:1.2千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百一十章 终结十八芝
对岛上的十八芝余党来说,死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他们闯荡江湖这么多年,生生死死的事也见得多了,但在覆灭这一刻真正来到眼前的时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去考虑自己的身后事。在这个岛上战死之后自己的尸骨是否会有人收敛,还有没有机会把骨骸送回故土安葬,自己的家人今后会不会终生沦为奴隶或苦役,即便这些人都是亡命徒,也还是会被身后事所困扰。而作为首领的郑芝龙所作出的决定,无疑将对他们最终的命运起到极大的影响。
郑芝龙何尝不知目前形势的严峻性,海汉此次追杀到宫古岛来,目的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将自己这帮人赶尽杀绝。成王败寇,他对此也没有太多的抱怨,毕竟如果是他站在胜利者的位置上,大概也不会放过自己的对手许心素。想必这次随海汉军攻入岛上的人员中,一定也会有许心素派来的人员,自己若是不死,许心素大概也安不了心。只是他也与自己的手下们有同样的顾虑,一死不难,难的是放不下死后的事情。
郑芝龙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有节操的人,他原本的一生中投靠过的主子多不胜数,见谁势大就会选择加入其阵营效力,这也是海汉从未想过要降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家伙实在是太靠不住了。但他在与海汉打交道的数年中一直没有选择请降,这一方面是因为海汉这边一直不给他交流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也着实有点不服气,为何每次只要遇到海汉出手就会一输再输,这么几年打下来竟然全无胜绩,这样的表现拿什么去跟海汉人谈条件?就算降了也只能被当成个没有能力的窝囊废,根本不会有被海汉人重用的机会,这可不是他郑芝龙想要的结果。
不过在目前的形势下,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投降之后能获得什么样待遇了,而是是否真的有必要抵抗到底,换个最终鱼全死完而网却没法挣破的结果。既不甘心向对手认输投降,又不想就此不明不白地死在宫古岛上,郑芝龙觉得自己的一生中还从未像此刻这样左右为难过。
郑芝龙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提出可行的方案,可以让自己能够下定决心继续跟海汉人干到底,但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在历次与海汉人的交手中已经折损了不少,所谓的十八芝现在只剩下一半不到,剩下的要么有勇无谋,要么只擅经营,连个能出主意想办法的人都没了。是战是降,岛上这数千部属的命运,俱在他一念之间。
郑芝龙思忖良久,最终才宣布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决定:“明日请各位兄弟放手一搏,胜败不论,但求能打出十八芝的气势,莫让那海汉人将我们当做软弱可欺之人!我们多撑一日,便多一分出现转机的可能,各位务必尽力而为!”
与会众人一听还有出现转机的可能,便纷纷出言询问,郑芝龙却闭口不答了。事实上当然并无什么转机存在,只不过没到最后一刻,他仍然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能在宫古岛上击退客场作战的海汉军。即便打不过对方,至少也要表明自己不是那么容易被降服的对象,就算还是要向海汉军投降,或许也可因为最后阶段的抵抗而多一点点谈判的资本。
当然了,这么做的后果可能会让自己的属下在明日的战斗中付出很惨重的伤亡,但郑芝龙并不会顾虑这种事,因为即便把这些人的命都保下来,自己今后大概也不会再有机会领导和指挥他们了。留与不留,对于他今后的命运都不会有什么助力,倒不如在这里将他们的作用彻底发挥完毕。
开完会遣散了这帮部下之后,亲卫过来报告说儿子郑福松想要见他,郑芝龙闭目沉思了一阵,摇摇头道:“你替我带话给他,为父今日指挥作战,身体疲乏已经歇下了,有事改日再说。”
郑芝龙不见儿子,是因为他知道郑福松大概是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想劝说自己放弃抵抗。自己这个儿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思想的成熟程度却是远远地超出了年龄,别家孩子在这个时候可能还在当小少爷享福,他这个儿子却已经开始在看史书兵书,研究骑马打仗了。不过郑芝龙将他从日本接回来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也无法给他提供更为稳定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这方面郑芝龙还是觉得有些惋惜的。
郑芝龙不想在这个时候见他,也是怕自己一时心软,影响到已经做出的决定。明日若是仍不能避免战败,那两父子有可能就得在阴曹地府相会了。但郑芝龙身为一代枭雄,该狠心的时候也是相当决绝的,不会因为父子亲情就动摇自己刚刚做出的决定。
1633年九月三日,大明崇祯六年八月初一。在距离大明海岸线千里之遥的一座海中孤岛上,海汉民团与曾是这个时代远东地区最强大的民间武装势力十八芝展开了最后一战。
海汉民团在黎明时分便拔营向内陆进发,由于需要运输沉重的火炮和各种作战物资、随军辎重,同时又要顾及到行进途中的安全,因此主力部队行进的速度放得极慢。考虑到十八芝的船只几乎都在前一天的交战后或是落入海汉的掌控,或是逃入远海,在宫古岛周边已所剩无几,海军也将一部分水兵派遣上岸,协同陆军进行作战。
如果仅以投入的兵力多寡来衡量此次战斗,海汉此次军事行动的级别并不算特别突出,还不及去年攻打澎湖和今年北上远征浙江两次行动,对手也只是一帮穷途末路的海盗,从军事角度而言说不上有多大的挑战性,但此战意义却丝毫不亚于海汉过去几年中任何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海汉在穿越之前,就已经将这个时代控制大明东南沿海的最强武装组织十八芝视为了竞争对手和心头大患。为了能够遏制十八芝的发展,穿越之后不惜耗费各种资源,扶持了千里之外的许心素在福建对抗十八芝。这种军事援助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而其成效也十分显著,十八芝非但没能像原本历史上那样洗白上岸,变成了大明的官军,反倒是一路走低,最终在1632年被逐出老巢澎湖。这种倒霉的状态甚至影响到了曾经支持过十八芝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迫使这几个西方殖民国家不得不对海汉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
虽然取得了将十八芝逐出澎湖和福建海峡的阶段性胜利,海汉却并没有就此结束的意思,十八芝的存在对于海汉而言始终是一个需要彻底解除的隐患,只是之前这一年忙于在台湾落脚,腾不出手来剿杀十八芝余党而已。如今舟山和台湾都基本尘埃落定,加之福建官府催着海汉出兵剿匪已经催了一整年的时间,就算是出于让许心素安心的目的,这件事也到了必须要了结的时候了。
率先与十八芝接火的是隶属海汉陆军一营的侦察排,他们在从西北海岸登陆营地向东南内陆行进大约八九里之后,在这里遭遇了一处十八芝修筑的小型堡垒。
说是堡垒,其实也就是一户砖石结构的民居院落改建而成,墙头上用砖砌出了垛口,供弓箭手和火枪手藏身其后实施攻击。大门处堆砌了大量的条石,已经堵死了正面进入的通道。
由于岛上地势平坦,侦察排从外面也很难侦察出院落内的人员部署情况,而且又没有火炮一类的重武器,想要攻下这个堡垒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侦察排只能在外围部署散兵线,暂时远远地将其包围起来,留给后续跟上的步兵部队接手处理。
对于这种零星分布在岛上的堡垒、据点,海汉军方自有一套成熟的操作规程。原则上侦察部队不会承担攻坚任务,只负责搜集目标信息,然后将其移交给装备了重型武器的大部队。而当带着火炮而来的大部队抵达,这种小型堡垒的防线被攻破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携带着四门六磅炮和两门三磅炮的炮兵排在一个步兵连的护送之下抵达了这里,并根据侦察部队报告的信息,迅速在堡垒正前方约三百米处架设阵地。
负责指挥这支部队的军官并没有试图对堡垒内的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劝降,这一方面是上面的军令明确要求速战速决,另一方面多少也有那么一点私心,假如堡垒里的人真的被直接劝降了,那这战功可就要大打折扣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枪炮架起来打上一通,就算里面的人吃不住打要选择投降,那也是实打实的战功了。
果然就在堡垒里的海盗还在惊疑不定的时候,外面的火炮就已经鸣响了,炮弹呼啸着飞向大门,打得门内外堆砌的砖石四下飞溅。几门火炮一起开火,只两三轮的射击,便将这堡垒的大门连同上面的门梁都一同给轰塌了,正面露出了一个大约两丈来宽的缺口。
不过炮击并未就此停止,炮声依然隆隆不断,这次海汉出征宫古岛,弹药带得十分充足,没有刻意节省的必要。军委高层有意要将这次十拿九稳的行动当做是一次实兵实弹的战术演练,特别是步炮协同、野战合击等等高级战术,更是军方一直要重点操练的项目。在这样的前提下,军方对于这次行动的弹药提供就放得十分宽松,在战术上也给予了基层军官更大的指挥权限,允许他们在遭遇抵抗阻力的时候使用火力压制手段来打击敌人。
直到将堡垒正面的围墙轰塌了近三分之二,军官才下令停止炮击,让步兵掩杀过去。而此时堡垒内已经被刚才的炮击轰得一片狼藉,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偶尔有那么几个人试图拿起武器再挣扎一下,却只会迅速招来一阵排枪射击。
在轰塌了正面的围墙之后,随后攻入的步兵只用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就解决了战斗。在一片瓦砾废墟中清出了十几具尸体,另外还俘虏活口三十余人。这些人使用的武器虽然仍是以冷兵器为主,但也从中找到了七八杆火绳枪,其中甚至还有两支是海汉早年出口外销的型号。不过这种零星的火枪配备很难跟成建制的职业军队正面抗衡,充其量也就只是给这些海盗装装门面而已,在实战中的效力非常有限。
但随着海汉民团军深入内陆,他们发现类似这样的小型堡垒居然为数甚多,所遇到的民居院落几乎都被改造成了类似的堡垒结构,看样子十八芝躲在宫古岛上这一年时间里也并非什么都没做,至少还是将岸上的防御措施加强了不少。
不得不说十八芝的这种应对策略还是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因为在去年的交手中他们就已经可以确定,自己在海上绝对不是海汉舰队的对手,硬要派出战船跟对手在海上硬拼,其实跟赤膊冲锋没有什么差别。于是十八芝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将主要资源投放到岸防设施的建设中。岛上原有的民居中比较坚固一点的房子,几乎全部都被改造成了大大小小的武装据点,层层叠叠地从北到南分布,总数至少有五六十处之多。
十八芝到没有指望能够靠着这种堡垒阵击败对手,只是希望能借此来拖慢对手在岛上推进的速度,多耗上几日,待对手的弹药和物资消耗殆尽之时,再寻机发动反击。毕竟宫古岛孤悬海中,无论对手从哪个方向过来,补给都会成为极大的问题,而十八芝的取胜之道,也就仅仅只存在于这种理论上的可能了。
“把这些人锁好,交给后面的部队。”刚刚打完这处堡垒的军官并没有下令部队停下来休整,而是催促着士兵们赶紧把俘虏收拢到一起用铁链锁好,尽快赶往下一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