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东欧领主

作者:扯扯扯扯扯扯 | 分类:历史 | 字数:41.4万

第五十二章 军力对比

书名:东欧领主 作者:扯扯扯扯扯扯 字数:2360 更新时间:2025-02-02 01:39:52

战争无论正义与否,都需要大量金钱作为支撑。

采佩什手上,有从奥斯曼税务官那里抢来的巨款,暂时不需要为钱发愁。

但是,要和奥斯曼对抗,是一个持续且艰难的过程,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稳定的财政盈余,支撑巨大的战争消耗,是赢下这场战争的必要前提。

开源节流,开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节流却可以立竿见影。

采佩什在心中大致估算,在属官身上,一年能节省下四五千金币,和不少的粮草物资。

每年分配给家族成员的资金,以及在宴会、舞会上的开销,成为他下一部分削减的目标。

当然,这些不能操之过急,眼下还是先弄清楚,瓦拉几亚的军事情况。

从军费开销上看,现状不容乐观,瓦尔纳战役后,瓦拉几亚的军事,便一蹶不振。

看着对面,达安公爵难看的表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采佩什没让他继续做讲解员。

各种文件,就在办公桌上摆着,关于军事内容的部分,很快就被找出来。

直属领地内,共有要塞二十四处,有城堡、有宫殿、有城池、也有专门修建的军事要塞。

像塔尔戈维斯泰,几年前就设有一千常备军,而现在这个数量,只剩下一百二三十人。

其他要塞,有些只有二三十人,人数最多的,也仅是有两百多人而已。

一页页的翻看文件,采佩什迅速的在心里做着计算。

作为来自东方古国的高材生,三四位数的心算,一瞬间就得出结果。

整个直属领地内,常备军人数,居然连三千人都不到。

大环境不容乐观,封臣手下的常备军,数量也不会多。

像山德里亚伯爵,坐拥夜莺城堡,财力在贵族中能排到上游。

但他的手下,常备军也不足两百,发生战争,只能征召领地内的民兵。

初步估算,所有封臣能调动的常备军加在一起,大概能达到四千人。

常备军,是每位领主统治的基础,没有谁,会拿自己的统治地位来冒险。

所以战争发生时,他们不可能派出所有常备军,只会用征召军来滥竽充数。

到时,整个瓦拉几亚,能够聚集起几万征召士兵,或者说,几万拿着残破武器的农民。

指着这些民兵,欺负欺负小领主还行,但对上奥斯曼人,一轮冲锋下来,恐怕就会溃不成军。

当然,除了常备军和临时征召军,直属领地内,还有一支精锐力量。

那便是光荣的骑士,以及跟随他们的骑士侍从。

一百六十名骑士,以及他们的手下,能组织起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部队。

如果,再加上封臣手下的骑士和骑士侍从,估计能把精锐部队凑到一千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所有封臣以及所有骑士,能保持绝对的忠诚。

看完眼前的军事资料,采佩什觉得自己,不应该干掉布拉耶,苟且的活下去,也许能生活的更好。

就现在的军事实力,跟奥斯曼比,称之为以卵击石,他都觉得有点抬举自己。

关于奥斯曼的军事力量,采佩什调动原主的记忆,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能够做出大致的判断。

奥斯曼军队分为三部分,苏丹常备军,封邑骑兵,和游骑兵。

其中,苏丹常备军,是奥斯曼最精锐的部队,里面的近卫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奥斯曼人,向领地内的非穆人士,不仅要征收保护税,还要征收让人深恶痛绝的血税。

每六年左右,奥斯曼征兵官,就会到非穆人员居住的区域,挑选儿童送去军队。

这些孩子,离开他们的父母,接受最严苛的训练,能熬出来的,成为近卫军,熬不出来的,只能成为一捧骨灰。

这种制度下,锻造出来的强军,称之为虎狼之师毫不为过。

因为选拔苛刻,同时要经历长时间的训练,所以近卫军的数量不会太多。

在15世纪中后期,近卫军的数量,一直保持在一万人左右,到16世纪,这个数字才开始快速增长。

除去近卫军,苏丹常备军中,还包括常备骑兵和炮兵,三者的总人数,在三万上下徘徊。

战力比苏丹常备军,稍稍差一些的,是封邑骑兵。

苏丹给封邑骑兵分配土地,他们享有土地产出,拥有执法权,但没有司法权。

作为享受权利的回报,每年的四月到十月,他们就要自备武器、盔甲,带领着手下的辅兵和仆役,为苏丹去征战。

封邑骑兵的数量,目前在三万左右,如果算上辅兵和仆役,这个数量,至少还要乘以三。

最后,是游骑兵,这些家伙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战力在三者中最弱。

不过,游牧民族的天生属性,让他们即便弱,也弱不到哪里去。

而且,这些家伙没有军饷,他们的所有收入,都靠战争抢夺。

为获取财富,他们可以不顾生死,真发起疯来,战力上线难以估量。

这些抢劫疯子的数量,一直维持在五万左右,他们一直在等待,他们的苏丹对外扩张。

这样就可以,趁机发上一笔小财,当然,也很有可能永远都回不了家。

想着奥斯曼人的十万强军,再看看文件上登记的两千多常备军,采佩什的心情沉到谷底。

深呼一口气,他让自己振奋起来,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该如何应对后面的危局。

奥斯曼人很强,但他的敌人也很多,瓦拉几亚的弱小,恰恰能成为被忽略的因素。

训练军队,增强国力,趁着奥斯曼,没把瓦拉几亚放在眼里的时机,我要带领这个国家快速崛起。

当然,除了培养自身力量,还得尽快的找到强援。

匈牙利人,虽然心怀不轨,但对抗奥斯曼这点上,双方有着共同利益,可以达成一致。

如果需要付出些代价,那就暂时付出一些,反正付出的东西,早晚要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君士坦丁堡那边,现在已无力主动出击,但仍然是奥斯曼最大的敌人。

过两天让阿帕卡,联络普世牧首,看能不能让君士坦丁堡,搞点动作出来。

只需要虚张声势,就能牵制住,奥斯曼的大量兵力。

摩里亚,虽然距离远,但也是可以联络的潜在盟友。

此时奥斯曼大军,应该正在对摩里亚进行围困,后年才会把兵力抽调回来。

除此之外,阿尔巴尼亚的斯坎德培,也是联系的目标。

就算得不到实质帮助,也可以请他,传授对付奥斯曼军队的经验。

一个个国家,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人名,被采佩什列为算计的目标。

接下来他要多管齐下,能多拉一个盟友,就多拉一个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