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君此诺
作者:情雅成诗 | 分类:历史 | 字数:12.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章 庆功宴
文人,虽没有乱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但自小翻遍经史子集,到底会有些书生意气。平日里看似百无一用,必要的时候,这种“意气”就会化为勇气,胆气,足以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跟卫青一番长谈过后,严助就成功发挥了他那点“意气”。他请出天子节杖,当场斩了郡司马。会稽太守看了这般情景,长跪在地,吓得浑身颤抖。严助顺势端出了钦差威仪,大声喝道;
“面节如面君,令会稽即刻奉诏发兵!”
在卫青的授意下,严助率会稽五千兵马从水路进发。卫青则命人向闽越放出消息,天子已派三万兵马前往平乱。汉军船上旌旗猎猎,鼓声,杀声震天,几里外都清晰可闻。闽越探子见了这样大的声势,威势,回奏闽越王,吓得他心惊胆颤,连忙下令撤兵,更派人向汉军递上降表。如此,严助不损一兵一卒,顷刻间便解了东瓯之围。
“此番大捷,全仰仗你的谋划。我就不明白,陛下那么信任你,怎么不直接派你来会稽,到要这样大费周章?”回程路上,严助忍不住问了卫青一句。
卫青只是笑笑,客套几句敷衍了过去。临行前刘彻对他说的“藏剑”二字,他虽不能全然明白,却能隐隐感受到君王的曲折回护之意。毕竟他现在根基未稳,若早早锋芒太露,势必遭人嫉恨非议。有个文臣挡在前面,即为他挡了不少“裙带枕头”的闲言碎语,于各方又都好交代。
捷报传回长安,不仅刘彻龙心大悦,全城百姓更是为之一振。大家不论老少,都自发的走上街头高歌欢庆。有的酒肆甚至不惜赔本,拿出数十坛酒免费供众人畅饮。严助一行刚进入长安境内,就迎上了百姓们的夹道欢迎。百姓们箪食壶浆,为凯旋的军士欢呼雀跃。毕竟被匈奴的阴霾压抑的太久,长安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热闹了。
卫青骑马走在严助后面。看着前面的严助骑在高头大马上,向欢呼的民众点头致意,他说不上嫉妒,却也不能不羡慕。作为军人,最大的满足或许并不是拜将封侯,不是功载青史,而是能真真切切的看到,感受到最普通百姓们最真挚最质朴的喜悦。战场上的浴血厮杀,说到底,就是为了这一刻,能实实在在的感受一回“保家卫国”四个字的意义和重量。
街道上熙熙攘攘,庆祝的人越聚越多。甚至还看到了节日里才有的舞狮队伍。锣鼓喧天,热闹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个人。卫青也不例外,他难得的展开了总是紧锁的浓眉,微笑着扫视着两旁。
一瞬间,他的目光被一个女子生生拽住。那是她,平阳。她在角落里,不说话,就那么站着,望着,把所有的目光,都留给了马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说不尽的爱恋与不舍,说不尽的深情缱绻,都只能融进彼时的岁月,融进那宛宛延延的目光里,在一个女子的韶华中,氤氲绵延。
她只能这样望着,望着他走进,走远......
卫青觉得天旋地转,周围的喧嚣似乎都听不见了,只觉得有一把把锐利的匕首,正一刀刀的切割着他的血肉。鲜血顺着伤口,正一丝丝的渗着疼痛......
“她在怪我吗?不,她脸上明明带着我最熟悉的微笑。”
“她在祝贺我吗?不,她眼里为何早已盈满了泪水?”
“看不见了,就忘了。”六年前,这是平阳对他说过的话。
“不,平阳,我看得见你。不论我站在高山还是跌入海底,我都看得见你。我不会忘记,不敢忘记,可我又怎敢铭记......主人.....我的公主.......你让现在的我,要怎么铭记,拿什么铭记......”
起风了,她的头发随风飘起,如黑色的轻纱一般,轻轻划过她白皙的脸颊。卫青和羽林走在一起,四周依然喧闹,没有人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眼中感到有些酸涩,他眨了眨眼睛,没有用。风把几十面军旗吹得猎猎作响,队伍依然缓缓前行,她的身影早已淹没在衮衮人潮中,消失不见了。
未央宫内,论功行赏。严助自然加官进爵,卫青也被拜为太中大夫。庆功宴上,文武大臣举杯相贺,卫青却借口去看姐姐,请了刘彻的旨后,片刻便退席了。
“瞧你这神情,心事重重的。”合欢殿里,子夫像早就知道他要来似的,一点不觉得意外。
“今天是看见公主了吧。”
“姐姐怎么知道?”
“今天辰儿进宫来了。说公主从街上回来后,一整天就再没说过话。”
卫青沉默了,他不知该怎么回答。刚才喝下的几杯酒在心里泛着苦味。
天上的云越聚越密,风也跟着嘶吼起来,顷刻间便落了雨,门口石阶一下被滴的全湿。子夫走过去合上了窗。
“你们男人在外面建功立业,自以为不负君不负国。可红颜易老,就那么痴痴的等着,短短几年的好时光,也就没了。听姐姐的话,去看看她吧。”
夜半时分,雨已经停了。卫青独自一人来到灞桥——他们常去的地方。漫天的星光下,他第一次放肆的醉了。六年了,桥边的古柳也风情渐老,长条低垂入水,好像不愿见到故人。他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这里的古桥,古柳,这里的野花,青草,这里的山,这里的河,这里的一切一切,似乎都刻着她的影子,刻着她彼年的明媚与忧伤。
也是第一次,他任凭眼泪无声无息的流满整个脸庞。一个人站在桥边,让泪水滴进静默的河中,一滴,两滴,打碎自己的倒影,也打碎了星光。
“平阳,对不起,我还不配,还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