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冲天香阵透长安

作者:艾木杉 | 分类:历史 | 字数:24.2万

第三十章 降将

书名:冲天香阵透长安 作者:艾木杉 字数:2240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3:00

于轲甚至觉得康承训有点可怜,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何种结局,试问还会如此忠心耿耿的为帝国效命吗?

朝廷准了康承训的计划,虽然后来听说那那翰林学士韦保衡采取了一定的阻挠,但皇帝对庞勋之乱的厌恶与惧怕,使他破例没有听从准女婿的劝言。

当康承训将计划中赏赐的消息传达给三军将士时,数万之众欢声雷动,高呼雀跃,于轲从这些手舞足蹈的帝国将士眼中看到了兴奋与贪婪。从发兵东进到现在,**的士气达到了最高的顶点,纵然是之前的柳子镇大捷也未能有这样的效果。

帝国的荣耀与军人的尊严在这些虎狼之士的眼中简直就是狗屎不如,直正驱使他们去拼杀的动力还在于金钱,其实这也难怪,从古自今,哪个当兵的将脑袋勒在腰带上搏命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骚人默客们才会意淫出所谓的边塞雄风,沙场豪情,军人荣耀。

无论怎样,大军终于是出发了,康承训留下了大将王式率一万兵马守柳子镇,其余人马全部北向丰县。

当在徐州温柔乡中的庞勋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不由大惊失色,他很清楚丰县在徐州的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康承训的五万大军他并不惧怕,即使是失去了柳子镇,他也有足够的兵力与信心在西面阻挡住康承训的大军,但如果北面的门户也被洞穿,曹翔的三万大军长驱直如,他和他的徐州就将面临着**近十万之余的夹击,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处境。

正如于轲所料,庞勋命败还的王弘立率两万兵马去阻挡沙陀军,以及围攻宿州的马举所率三万南面**,留其父庞直举和谋士许佶守徐州,亲率三万精兵星夜赶路,前去解救丰县之围。

丰县南十里,月黑风高。

“杨兄弟,请你回去转告康招讨使,就说某孟敬文一心向唐,只是为庞贼所逼才不得已忍辱负重到今天,而今既然朝廷肯原谅某之罪,某一定拼死以效全力。”

杨行密冷静的瞧了一眼态度诚恳的孟敬文,借着夜色的掩蔽,目光之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鄙意,用不带任何感情腔调的语气应道:“孟使君放心,你的忠心某一定代为转达,至于计划之事,还请使君依约而行。”

“那是那是,到时还请康招讨使看某号火行事,我们里应外合,那庞贼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休想逃走。”孟敬文应承的很痛快。

“那某就先行告辞了。”杨行密说罢便是顺着女墙上的绳索,十分利索的窜下了四五丈高的城墙,脚步如飞,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好敏捷的身法。”城头上孟敬文不觉惊叹,他的声音引起了巡城士兵的注意,很快有一队士兵叫嚷着奔了过来。

“奶奶的,没长眼睛吗,不认识老子是谁吗!”孟敬文假意嗔怒,把几个士兵骂的低头不敢言语,接下丢下一句“好好给老子巡城,休要奸细混进来”便扬长而去。

叛军的指挥成份相当的繁杂,那庞勋到底也有几分谋算,对于**的这些降将,他从心底里都不怎么信任,故而在孟敬文的身边安插了不少同他桂林起兵时的亲信作为副将,以来监视防范,所以他与**密使间的来往都是在见不得人的情况下进行。

在十里外的唐营中,康承训与于轲已经等候多时,不知是因为疲劳,还是对孟敬文的归降信心不足的原因,康承训一改以往的冷静沉着,不停的在帐中来回踱步。

于轲倒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口接一口的喝茶,这倒不是他心里不急,而是在前几日的行军途中他不慎落马,腿脚受了一点小伤,就算是想踱步也没这个条件。

“大哥呀,我求求您坐一会行不,我的眼都让你转晕了。”于轲心里这么冲着康承训嚷嚷,嘴上却是淡淡而笑,轻松说道:“招讨使莫要担心,某料那孟敬文一定会归降。”

康承训一怔,道:“某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怕你推荐的这个杨行密被庞贼安插的亲信抓住,若是泄露了机密,整个计划就泡汤了。”

“呵呵,招讨使多虑了,某的这个杨兄弟身法敏捷的很,想要抓到他那是难如登天,何况某这兄弟性子耿硬,就算是杀了他也不会吐露半个字。”于轲对杨行密相当的信任和放心。

话音未落,外面亲兵进来通报,言杨行密求见,康承训与于轲相视而笑,康承训忙叫杨行密进来说话。这时杨行密已在寨中将夜行衣换回了军衣,进来拜见过二人后便将孟敬文的亲笔书函递上,并将孟敬文在城头上吩咐转达的话一字不差的说与了康承训。

“‘逼不得已,忍辱负重’,哼,这位孟将军可真够伟大的。”康承训冷言讥讽。

“逼不得已或许是真的,忍辱负重只怕是言不由衷了。”于轲知朝廷已答应孟敬文的条件,待平叛之后封他为武宁节度使,在这个乱世中,能得罪人尽量少得罪人,所以他尽管知道孟敬文的话根本就是在胡说,但也不便直言揭穿。

康承训看罢了信,脸色终于轻松了不少,道:“这个人贪心果然不小,已经答应让他做武宁节度使,他竟还不知足,还想要在朝廷中也挂一个虚职。”

于轲一皱眉头,道:“这个姓孟的实在过分,节度使之事相必朝廷已经做也很大的让步,他现在又增加这样的要求,只怕朝廷难以应允。”

康承训哼了一声,不以为然道:“怕什么,他要什么某尽管应允就是了,朝廷不答应他,某答应他就是了。”

于轲一怔,很快从康承训诡异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试探道:“莫非朝廷在让姓孟的为武宁节度使一事上还有其他想法吗?”

康承训哈哈大笑,得意道:“不瞒于郎,其实某在奏章上根本就未曾写这一条,朝廷也未曾应允那孟敬文什么。此人根本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若然让他当上武宁节度使,国家岂不养虎为患,也许他就是下一个庞勋。”

于轲终于明白,赞道:“原来这只是招讨使给那姓孟的使得一个缓兵之计啊,只是事成之后,不知招讨使会如何处置这姓孟的。”

“叛国小人,留之无用,杀之即可。”康承训满含杀气的话令于轲为之一冷,接着他一挥手,向杨行密道:“你就再去一趟丰县,告诉那孟敬文,只要他肯归顺,他提的要求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