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上册
作者:掉坑王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25.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伍子胥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楚国人(今湖北黄歇口,一说安徽全椒)。
出了昭关,满头白发的伍子胥继续逃,来到了一条大江边。正愁着呢,幸好有个老渔夫,划了条小船过来,把他渡过江。
伍子胥千恩万谢,摸了老半天没摸出钱,就摘下身上的宝剑,说:“身上没钱了。这把剑是家传的,光上面的几颗宝石,就值好几百金呢。就当船费吧。”
老渔夫笑道:“为了抓你,楚王悬赏五万石小米(约675吨,当时一石约等于27斤),我一天吃一斤,要吃三千六百多年!另外,还有封官封爵呢。就你这破剑,能值这么多吗?”
“你知道我是伍子胥?”
“满大街都是你的画像。你以为染了白发,换了马甲,就不认得你了。”
“我白发是自然白,不是染的;好吧,也不是自然白。算了,不过您老不要跟别人说我是伍子胥。”
“我搭你过江,就是要救你,怎么会说呢?放心吧。”
“跟你老婆也不能说哦。”
“那当然。”
“跟你儿子也不能说哦。”
“知道了。”
“跟你。。。。。。”
“你有完没完,还走不走!”
走了一段路后,伍子胥又隔着老远,大声喊:“老人家,你连你老相好也别说,我是伍子胥呀。”
“你这蠢小子,你这么一喊,谁还不知道你是伍子胥。气死了我!气死了我!你不是怕我说出去吗,老子死给你看!”
说完,呯呯碰碰砸起了小船。不一会儿,小船就沉没了。临死前,老头转头看了一下,伍子胥早没影了。
老头一愣:我会不会死得有点冤了!
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还有一版本,是说老渔夫是抹剑自杀的;总之没活成。
先不说老渔夫,这里有一个更苦命的主。伍子胥大家都比较熟悉,他的事迹很有故事性、文学性。这样说有点残忍,但真的是。
他和上册的公孙衍有一拼,两人是春秋战国两大苦主。不过公孙衍是生前还不错,死后却被忘光光。而伍子胥是生前就出名,死后还名扬四海,但却是苦得让人忘不了。
伍子胥的出身、家境都很不错。从他曾祖父开始,几代人一直在楚国当大官。到了他老爹,更是了不得,当了太子建(楚国太子,名建)的老师。而他本人和哥哥,也当上镇守边境的大将。然后,中国第一大奸臣费无极上场。
这家伙上册说过(《老莱子》篇),跟他君臣为奸的楚平王也说过(《范蠡》篇)。接着就是费无极唆使楚平王,抢自己儿子未过门的秦国媳妇(叫孟赢;非常美,美到不能再美!),又使坏把太子建调到东北边的城父(今安徽亳〈念“博”〉州)去守边界。
这还不够。第二年,他怕太子以后坐上王位找他算账,就又诬告太子造反。楚平王竟然也信了,要杀太子建。太子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这么个爹真是投错胎了,不得不逃往隔壁的宋国。
伍子胥一家也倒了霉了。他老爹是太子的老师,首当其冲,马上被关了起来。此时伍子胥和哥哥伍尚就在城父镇守。于是费无极就骗他们,你们回来,我就不杀你们老爹。
伍尚要去,伍子胥不肯。最后伍尚让弟弟逃走,自己回都城,陪老爹一起死。
因为太子建在宋国,伍子胥就去找他。逃过边界时,他回头看了一下楚国。此时伍子胥已经38岁了。
他幸福的童年、少年、青年包括小半个中年,一整个家族,都甩呀甩呀,甩到残留的悲痛记忆中去吧——楚国你给我等着,老子这辈子和你杠上了(后来张仪也说过类似的话)!
到了宋国,君臣二人刚手拉手互诉衷肠时,宋国又发生了“华向之乱”(也是大家族干政,华氏和向氏),两人又不得不逃去郑国。
在郑国,太子建希望郑国帮他报仇,郑国不肯。他年轻气盛(当时还不到20岁),就想联合晋国打郑国,结果被察觉,反而被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儿子胜,又逃去吴国。
这个胜,就是后来楚国“白公之乱”的白公胜(《老莱子》篇中说过)。他也很苦。他是之前费无极偷梁换柱,把齐国女子换给太子建后所生的,然后开始背井离乡大半辈。在伍子胥死的前几年,他又被召回楚国任职,最后想掌权为父亲报仇去打郑国、发生叛乱而被杀。
当时胜应该才一两岁,爷俩就这样一路逃到昭关(吴楚交界,今安徽含山),然后麻烦了。原来楚国早就在城门贴上伍子胥的头像,重金悬赏抓拿他。
伍子胥又苦又急。据说他愁呀愁,竟然一夜愁白了头。这时幸好有个叫东皋(念“高”)公的好心老头,让一个长得很像伍子胥的朋友,去顶替伍子胥被抓。伍子胥这才逃出昭关。
然后就遇见了划船的老渔夫,并逼死人家。据说之后他又遇到一个给他饭吃的女子,也是因为他唠唠叨叨要人家保密,女子受不了就投河自尽。后来发达了的伍子胥就往当初的河里丢了千金,来报答她。这是“千金小姐”由来的另一个版本。
伍子胥抱着小胜胜,风餐露宿,身上盘缠用光了,宝剑也当了吃光了,一路乞讨到吴国都城苏州。据说他还带了一支箫,边走边吹箫来乞得食物,因此就成了古代第一个有记载的男性街头卖艺人(女性是创造了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
另外,他虽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乞丐(百里奚就讨过饭),但却是第一个有名的又悲苦又离奇的乞丐(比更有名更悲苦更离奇的朱元璋,早了一千八百多年),所以后来乞丐都尊他为祖师爷。就不知伍子胥知道了,萧声会不会更悲切些。
先让伍祖师爷讨会儿饭,说说吴国的情况。有点复杂。
当时吴国是吴王僚在位。他有个应该是堂哥(个人推测)的堂哥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阖闾的老爹有四个兄弟。他的爷爷去世时,立下遗嘱,王位要兄终弟及。阖闾的老爹是老大,先继位,之后阖闾的二叔、三叔又分别继位。但到了他三叔去世时,四叔死活不肯当群主,于是三叔把位子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就是吴王僚。
这让阖闾很不爽。他认为按辈分照天理,怎么着也该轮到他;怎么能这么插队呢?这种事再熟的人也不行呀!
于是他暗中招纳贤能之士,时刻想夺回王位。其实从后来的作为来看,阖闾也是一个雄主。他任能用贤,虚心纳谏,并体恤军民,勤于朝政,比他儿子夫差要强多了。
这天,他又到大街上转悠,听到伍子胥的箫声。乞丐都有这么好的艺术细胞,阖闾好奇了一下,上前聊两句,马上对伍第一帮主大礼相待。
伍子胥乞丐不当了,什么祖师爷更不要了,开始在吴国上班当了小公务员。
但是当时吴王僚并不看重他,而且两三年后,伍子胥发现了阖闾的野心。这让他很为难。要报仇,打楚国,就要掌大权,当大官,否则什么都白搭。最后,他终于下了狠心,把专诸推荐给阖闾。
这专诸是伍子胥前两年认识的,下面还有专篇。据说当时伍子胥看到他时,他正要和人打架,气场吓死人,但老婆一叫他,马上乖乖回家。伍子胥觉得好玩,就跟他结成朋友。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专诸刺王僚”事件。这一事件导致吴国政权颠覆,吴王僚、专诸被杀,阖闾上位,伍子胥也被任为行人(接待宾客的官职,类似外交官),之后又全面执政吴国国事。
这时,中国第二大奸臣伯嚭上场了(伍子胥连着遇见中国第一和第二大奸臣,你让他说什么好呢!)。伯嚭一家也被费无极陷害,满门抄斩,只有他本人得以逃脱。听说伍子胥在吴国,他就跑来了,被伍子胥推荐为大夫,一起共事(后来专门搞事。伍子胥:放开我,我要戳眼睛!)。
之后,伍子胥又举荐了之前认识的孙武。这位大哥就不说了。两人开始操练兵马,制定战略,然后,楚国开始彻底悲催了。接下来的几年里,伍子胥和孙武玩命地打楚国,夺下许多地盘,并在伍子胥54岁时,最终攻占楚国国都郢都。
接着,伍子胥上演了世界历史上最早也最具争议的一幕——鞭尸。当年的楚平王已经嗝屁(已嗝十年;他的苦命的儿子楚昭王被赶得正在四处逃难),伍子胥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狠狠鞭打了三百鞭才罢休。
父亲,哥哥,老婆,孩子,家人,亲人,我终于为你们报仇了。哪怕他们说我怨毒残暴,心狠手辣,复仇男神,由他们去吧。他们不过是一些闲着蛋疼的键盘侠,怎知我忍辱负重,怎知我刻骨之痛。等哪天他们亲人无辜被杀、家破人亡时,他们就会知道什么叫深仇大恨!
这样又十年后,阖闾在和越国打架时,伤重不治,于是夫差继位。在帮着夫差报了仇,打得勾践去扫马粪后,伍子胥却成了靠边族。当时就是文种、范蠡以及伯嚭的天下。
他曾多次劝谏夫差对越国痛下狠手,不要急于北方称霸,但夫差都不听。最后在伍子胥76岁时,由于伯嚭的诬陷,夫差竟赐剑给伍子胥,让他自杀,死后还把他的尸体丢到江里,任其漂流。
可怜一代名将,就此结束他悲苦的一生。吴国百姓哀怜并敬重他,为他在江边建立了祠堂,并把那地方叫胥山。至今苏州(当时叫姑苏,是当年伍子胥一手修建的)还有许多地方,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而据说后来夫差也被逼自杀时,因为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眼睛这才自尽。
另外,伍子胥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死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除了纪念屈原的一种说法,还有纪念伍子胥的另一种说法。
伍子胥一生跌宕起伏,与众不同。他知识广博,性格刚烈,军事才能卓越,富于谋略,还识人才,懂贤能,为吴国的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愧一代名将的称号。
而之所以说他的事迹很有故事文学性,是其经历极其曲折丰富。过昭关,愁白头,遇渔父,当要饭,鞭尸体,被赐死,比许多悬疑小说都更有看头。所以后来的诗歌、小说、影视、戏剧(著名的如《文昭关》,又叫《一夜须白》)等等,都拿他做题材下角本,流传不息,和赵氏孤儿的赵武有一拼。
当然,这种事不拼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