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作者:鸡太保 | 分类:历史 | 字数:43.4万

第一三九章 韩世忠的花边新闻

书名: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作者:鸡太保 字数:2608 更新时间:2024-11-15 11:23:57

胡善之说:“将军请讲”。于是韩世忠表达了他对吕晓晓的怜香惜玉之情。

胡善之说:"将军乃深情重义之人,胡某愿为将军网开一面。" 接着吕晓晓被脱下刑具。

韩世忠十分高兴,忍不住多喝了几杯,然后带着美人离开。吕晓晓出狱后改姓毛,投奔了韩世忠。

韩世忠的另一个妻子周氏的来历则更具传奇色彩。

据南宋王明清《后记》记载,周氏也曾是一名营妓,因美貌而受到王渊的喜爱。可惜的是,因为皇族赵书进觊觎周氏的美貌,便将她据为己有,王渊对人说起此事,总是恨得牙痒痒。

这王渊是韩世忠和张俊的顶头上司,当时是枢密使。后来,赵书瑾发生了叛乱,朝廷派大军征讨。

由于王渊对张俊的父亲有恩,张俊请命平叛,将周氏从叛乱中救出,并立即亲自护送,将她献给王渊处置。

王渊见张俊平乱有功,又找回了心爱之人,心里高兴,于是便推辞道:"哎,为了这么一个美女,差点折了我一个将军,我怎么能放心据为己有呢?不如这样,张将军,你将他留下来吧?"

张俊虽然好色,但是老板的情人怎么能碰呢?他坚决的拒绝道:“大人,你就像我的父亲一样,父不夺人,子不语笑何如?”

王渊转过身来,看到韩世忠在一旁,便大方地对韩世忠说:“韩将军啊,看来只有你拿下了,才不会有半点嫌疑,否则,别人会认为我假公济私。”

王渊为人轻财好义,家无储蓄,每言:“朝廷官人以爵禄足代耕,若事锥刀,我何爱爵禄,曷若为富商大贾邪?”

所以,他现在把周氏让给韩世忠,并非惺惺作态,而是爱惜手下的将领,但不管怎么说,下属还是得知道谦让一番,毕竟张俊都知道这是王渊的心爱之人。

没想到,韩世忠当下双手一拱,谢过了将军的厚爱。从此周氏被韩世忠收为侧室,大受宠爱。后来,她为韩世忠生下一子,因韩世忠军功卓著,她又被封为蕲州夫人。

韩世忠偏爱名妓,可能是效仿赵佶,只不过赵佶是个文人,他是个武夫,可见宋朝不论文武名仕,都是不爱良家爱风尘,可谓是一代风流。

李寺给乐队的休息时间是半个小时,也就是两刻钟,皇妃乐队下场之后,便轮到了西湖传奇上场。

此时的西湖传奇,已不是当初的西湖传奇,因为李寺为林森改良了传统的大鼓。

没错,他把大鼓改成了架子鼓。

虽说林森的鼓点节奏掌握的非常好,但是现在西湖传奇主要演奏的是情歌,情歌不需要激烈的鼓点,那就限制了林森的发挥。

而架子鼓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林森的娴熟技巧还衍生了一系列的花鼓。

架子鼓自然也是李寺用后世的理论在现有的乐器上改造升华的。

架子鼓的历史要追溯到米国的南北战争。

架子鼓真正的名字叫爵士鼓(JAZZDRUMS),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由一人演奏,一开始专为爵士乐伴奏。

“爵士”二字,并非指英国皇室的勋位,而是一名早期米国黑人乐手的名字,全名为爵士波•布朗。

早期的爵士乐是美国下层黑人们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当这位著名的黑人乐手演奏时,人们常常兴奋的高呼“爵士,再来一个!”。

后来,这种音乐就因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习惯上称做“爵士乐”了。

爵士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爵士鼓传到中国后,人们就按它的外型而习惯叫它“架子鼓”。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能歌善舞的黑人从解散的军队那里获得不少乐器。如大小军鼓、钹镲等,这些乐器几乎成了后来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

天才的黑人把各类鼓镲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爵士鼓的雏型。他们把大军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个能鼓动鼓面的踏板,再把小鼓和军镲分挂在大鼓的两边。这样,一个人就能同时操纵多件打击乐器。

随着爵士乐的不断发展,鼓手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简陋的装置再不能适应乐队和鼓手的需要,于是就在打击乐组合中逐渐加入了几个去掉响弦的小鼓,打起来嗵嗵嗵嗵,与大鼓、小鼓交相呼应十分动听,后来就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命名为“嗵嗵”(TOM—TOM),简称嗵鼓。

一套基本的架子鼓,包括底鼓、小鼓、嗵鼓、踩镲、吊镲五个基本元素,有些技艺高超的鼓手,能同时操作七八面鼓。

关于架子鼓的发展,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架子鼓的出现,其实一开始是一些乐队经纪之类的人想出来的权宜之计。

听过古典音乐会的人应该都能发现,舞台上所有的声部里,只有打击乐声部的存在是最没存在感的。

别的声部都在一起演奏的时候,只有打击乐声部的那几个人不是干坐着就是干站着,甚至有的乐器从头到尾就响了几声。

如果你有一个考了“三角铁十级”的同学,你要为他自豪,因为他一辈子可能就留了几个响。

放到人力资源管理来看,这绝对是极为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所以,那个时候的乐队经纪就突发奇想:如果一个人就能演奏多种乐器的话,岂不是可以给我省不少钱?

很自然地,一些人就开始一个人演奏两种打击乐器了,像一手打军鼓一手打底鼓这样的乐手慢慢地出现了。

当然,这还不够,打击组里单个戏份比较少的各种镲片也开始被纳入单人演奏的范畴里面,于是,就有了架子鼓的那个原始的雏形。

可以说底鼓脚踏板的发明是很伟大的一个壮举,有了它,乐手才能真正实现手舞足蹈的演奏。

当然了,架子鼓究竟是怎么发展来的,已经不重要,作为一个乐队的灵魂,鼓手就是那个全场最靓的仔。

中国鼓的历史更为悠久, 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它较之吹管、弹拨、拉弦乐器,是最早成熟起来的乐器种类。在原始部落的音乐活动中,鼓占有重要地位。

鼓产生于什么时候?从文物、文献中接触到的大多是夏、商、周三代鼓类乐器。但鼓的产生,无疑早于此。

在《礼记·明堂位》中就有“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的记载,揭示了先民们在乐舞活动中已使用陶制的土鼓。《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尧的乐官质“以麇革冒缶而鼓之”。

缶在原始人生活中为盛食物的陶器,蒙上兽皮,就成了鼓了。

到了周代,鼓类乐器更为发达,周代各类鼓见于记载的就有三十多种。

鼓作为“群音之长”,于神祀社祭、征战役事中无不使用。在祭礼典礼中,鼓以雷霆之声象征春雷,激励万物生长;在军事征伐中,鼓声用以振奋将帅士众之壮气,威震四方。

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我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把“乐”解释为鼓乐器的象形字,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音乐活动中鼓类乐器的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将乐器按发音质料分为八个种类,即所谓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其中革即是鼓类乐器,如足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等等。古代的鼓,除了最早的陶制鼓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圆木覆上兽皮制成的木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