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 分类:历史 | 字数:80.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5章 辽西苦寒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明开始推广青贮法,让广大的牧民们缓了口气,通过不断的和大明通商,很多蒙古人也发到财了,这让他们很感激大明。
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做大明的狗,那真的是件很荣幸的事。
要不是大明,他们说不定还要世代受蒙古贵族们的压迫,哪能过得像现在这般轻松?
这其实都是何秋带来的变化,只不过是何秋本人对这些变化一无所知罢了。
因为有朱元璋在场,不少蒙古人都很渴望在他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说不定就能搏一个前程了。
这次那达慕大会参加的人数,就比宁王预想中的多了太多。
很多蒙古大汉在一边不断的做着热身运动,相互之间暗自较劲。
蓝玉虽然心中有些焦躁,可面上还不能显露,要不然怎么才能叫与民同乐了呢?
朱元璋在看台上,携着朱高炽看得津津有味的,爷孙俩笑呵呵的,可是苦了一直在一边执勤的士卒们。
这次的那达慕大会可谓是精彩纷呈,蒙古人希望能在朱元璋面前展露他们的勇武,可接到朱元璋命令的这些参加大会的精锐士兵们,也同样不希望失败。
不管怎么说,他们既然选择参赛,当然更希望能够成为大会的最大获利者。
特别是他们现在还代表了大明的士卒,参加比赛,一定程度上他们还代表了朱元璋这个天子的脸面。
但也正因为如此,双方算是打出真火来了,射箭和赛马还好些,摔跤那现场可是够惨烈的。
几乎参赛的双方那是人人挂彩,要不是有朱元璋在现场看着,恐怕这事早就变成了一帮人的搏命斗殴了。
一旁围观的蒙古部民和部分汉民却没有在乎这些,只是大声欢呼,只觉得这个大会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次的那达慕大会也就持续了三天,朱元璋也就在这等了三天,等到大会结束的时候。
何秋跑去找到朱元璋建议道。
“臣请陛下拔耀一批获胜的蒙古人,充任军中的百户,或是直接充当陛下亲卫,这也是匈奴和突厥人故技。”
匈奴人和突厥人确实有这样的传统,喜欢从自己周边的那些小部落中挑选勇士,然后征召到他们的本部,此后就成为他们本部的人马。
若不这么做,单靠他们两个民族本部的那点人口,如何统治广袤的草原?
何况但凡是能从这样的大会中脱颖而出的蒙古人,身板也哦度不错,或者就是有一手自己的绝活。
就是不能真的成为一方将帅,但作为护卫和冲阵之士,他们还是够格的。
更不用说,大明的物资丰富,一旦他们从蒙古部族脱离,要不了多久,恐怕就完全融入到大明的体系中去了,说不定还要比一般的汉人更为忠诚。
因为他们能在大明依靠的,就只有大明天子。
朱元璋思量了一番,觉得这事确实挺划算的,还能以一种温和的姿态,悄悄收揽蒙古人中的精英。
于是在朱元璋临走前,就特意喊来的还在大宁的蒙古贵族们,将自己的决定宣布了出来。
并且把挑选蒙古人的这种措施定为国策,以后每年都会实施,这些人都会成为大明的中低层军官。
蒙古贵族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大明的险恶用心,反而很是开心,因为一旦这些勇士去了大明,就是出于面子,大明也不会对勇士出身的部族过于苛刻了。
告别了大宁的一行人,朱元璋又领着自己身边的一堆人,继续往北出发。
朱元璋特意让蓝玉沿着当年他出塞,剿灭北元残余的路线,一路往捕鱼儿海进发。
路上就经过了辽河一带,这里也是当初大明打的纳哈出投降的地方。
现今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安放着朵颜三卫,他们中的士兵都在大宁,处于大明的军事体系中,可他们的部民则是在这片水草丰茂的地区休养生息。
朱元璋敏锐的感觉到,若是这块地区就这么留给朵颜三卫,恐怕会增长他们不该有的野心。
何秋参考历史,也知道后来的兀良哈三部也是时叛时降,成为明初的一处祸患。
既然如此,当然是把这块土地分割开来,比较合适。
何秋当即就建议朱元璋,继续往这片土地上移民,移民汉人。
这片地方虽然可以用来放牧,但明显用于耕种的收益更大!
只是辽河平原和漠南草原一直挨在一起,若是在这个地方耕种,朱元璋也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
万一大明正在这里垦殖,蒙古人反叛了,凭借着骑兵来去如风的特性,恐怕大明的垦殖结果会全部落到蒙古人的手上啊。
另外则是因为辽河一带实在太冷了,冷到几乎没有百姓愿意主动选择前往辽东辽西。
就是之前的大宁,冬天都极为寒冷,移民过去屯垦的人,还都是朝廷半强迫式的押送过去的。
如今的大明流民很少,国朝之初大都是这样,十室九空,也跟不缺地中。
自然沦为佃户的百姓就少了很多,愿意背井离乡的,也多为黄河一带,时常被黄河水淹的人们。
朱元璋心中稍稍有些愧疚,黄河的问题已经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可之前朝廷手中没钱,只能一直视而不见。
如今朝廷有了钱,第一个维护、修建的还是淮河水系的河道,谁让安徽这边是朱元璋的起家之地呢?
出于这种政治考量,朱元璋只能再次将黄河沿岸的百姓们的需求延后,使用移民实边的手段,尽量减轻百姓们的苦难。
可是这次走到了辽西,朱元璋又发现,即便是将黄河沿岸的百姓迁移到辽西,他们也没落到太多的好处,只能保持自己不被饿死,但还有被冻死的威胁。
朱元璋心中一软,下令免除辽西各地三年的税赋,其实这也是皇帝出巡的应有之意。
只是之前的北平、遵化等地,无一不是比较富裕的地方,朱元璋的免税的力度较小,只是免了一年的。
不要看辽西现代比较发达,就想当然的认为这里也是相当值得开垦的土地。
如今的辽西,大片的黑土地,在霜冻期硬的像石头一样,靠人力开垦土地十分艰难,要不是因为这样,百姓们也不会勉强落个温饱,毕竟东北可是地广人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