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作者:煌煌华夏 | 分类:历史 | 字数:128.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百零五章:上海
中秋节过罢,军政院每天的例行会一开完,朱允熞就找了个借口将胡嗣宗给留了下来。
“陛下有事?”
后者有些纳闷,搞不明白朱允熞留自己这个南京知府做什么。
朱允熞面带微笑,热情招呼着胡嗣宗落座,随后便略带些拘谨的说道:“冒昧留下叔父,是有一个不情之请,想叔父您能帮衬一二。”
一声叔父唤的胡嗣宗连连摆手:“陛下还是直呼下官的名讳吧,这样下官听的舒服些。”
这里胡嗣宗自称下官而非臣并不是口误。
如果说胡嗣宗面对朱允熞自称臣,那他面对陈云甫如何自称?
因为朱允熞和陈景和不一样,陈景和是太子,所以胡嗣宗这些官员可以在陈景和面前自称臣,但前提条件是他们把陈云甫当成自己的君。
朱允熞可不是胡嗣宗等人心中的君,故而,不会称臣。
“那好,朕就直说了。”
见胡嗣宗与自己保持着中规中矩的距离,朱允熞也不再刻意去拉进,便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请求如实道出。
“朕的几个叔伯兄弟,前段时间刚刚考上咱们南京府的公员,就是一直没有差事做,朕今日冒昧,想请嗣宗你替朕给安排一下。”
皇帝打招呼,给宗亲安排差事?
胡嗣宗只在心里稍加寻思,就马上明白了朱允熞的意思。
事肯定不是什么大事,这种替自家亲戚打招呼求差事的私下媾和,在官场上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人情社会嘛。
可朱允熞的身份......
一想到这个点,胡嗣宗就情不自禁的皱了下眉头。
这个面子不给说不过去,毕竟朱允熞以皇帝的身份开了口,可是,这也不好安排啊。
朱允熞看到胡嗣宗迟迟不作声,便叹气道:“若是觉得此事麻烦,
那便作罢吧。”
“不麻烦不麻烦。”
胡嗣宗回过神来,赶忙说道:“这样,下官马上就回衙门拟个章程出来,届时呈报陛下。”
甭管怎么说,朱允熞还兼着监国的差事呢,这个面子怎么也得给。
胡嗣宗应下了这份托请,告辞离开。
前脚出了承天门,后脚没回府衙,而是直接赶往办公司找到杨溥等人。
“你们说,皇帝这是想做什么?”
办公司的公事房内,邵子恒和夏元吉等人都在,大家都是自己人,所以胡嗣宗说起来也没什么好顾忌的地方。
夏元吉忙着和严震直对弈,两人都没说话。
另一边的杨溥则埋首于案牍之中忙着整理全国各省递到中央的奏本,此刻也没搭腔。
只有看报纸的邵子恒接了话。
ωωω .ttk an .C 〇
“想做什么?呵,大王不在京,好不容易做了监国,想着弄点好处罢了。”
“事既然已经应了下来,那就在南京府衙门里给安排几份差事做做。”
胡嗣宗斟酌着说道:“要差事就是要官身,给几品?”
严震直偏了下首,看了眼邵子恒后又将目光扭回到棋盘。
“几品?”邵子恒冷哼一声:“不过是些刚刚考上的公员罢了,他还想惦记几品?随便给个八品、九品的芝麻官干着就是。”
胡嗣宗的脸上略有些尴尬,作难道:“怎么说,人家也是皇帝,难得开了一次口,我也应了下来,只给个八品九品,面上反倒是显得有些难看了。”
“嗣宗说的也有道理。”
夏元吉落子无悔,接话说道:“京城别的都不大,唯独衙门大,不说中央各部,就单单一个南京府辖下的各司、局衙门就不少,挑几个无关紧要的,再从地方几个县挑几个所出来,安排个副职做做,尽量往七品上靠。”
“南京衙门是大不假,但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老朱家的人要当官,原先的官怎么安排。”
坐在夏元吉对面的严震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咱们南京做官的,谁没个三亲六故,平素里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若说想不得罪人也不现实,再想想吧,实在不行,直隶那么多个府,不一定非得安排在南京嘛。”
“皇帝这次伸手要官,摆了明是打算借着自己监国的机会搂权,放在南京起码是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扔出去?那岂不是更和了他心意。”
邵子恒说道:“话说回来,七品在南京,顶了天也就是做个类似照磨的绿豆官,天天看个档案罢了。
可要是放到地方上,哪怕是直隶府,做个地方县里的掌簿那是绰绰有余,再远点做县令都行了,这次的安排可是六七个人,咱们总不能给皇帝六七个县由着折腾吧,所以说,还是留在南京省心。”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几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胡嗣宗更是头疼。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来和大家伙商量,还不如自己拿主意呢。
“杨溥,杨溥。”
一直忙活的杨溥听到呼喊,总算是抬起了头。
胡嗣宗叹口气:“办公司是你负责的,你说说看,现在南京周遭这一片,哪里有合适的空缺能给安排出去的。”
“现在哪有官缺,直隶早都满额了。”杨溥随口一说,而后一拍脑门:“还真有一个地方能安排。”
“哪里?”
“年初的时候,咱们不是计划在松江府多开一个口岸用于满足海贸需求吗,只要将华亭县和上海县合并,再设立一个直隶府出来,那就能多出很多个官缺,干脆把他们安排去上海拓荒吧。 ”
一群人彼此对望,都乐了出来。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既然南京不能安排,又不能安排到特别重要的直隶府,那就发配边疆吧。
而新的上海府在此刻的直隶各府中,毫无疑问是‘边远地区’。
“先就如此安顿吧。”
思来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胡嗣宗便采纳了杨溥的建议,在征询过众人的意见后,告辞离开。
胡嗣宗走后没多久,公事房里的众人也相继离开,杨溥将桌上的奏本一一码放整齐,摇头一叹。
真是圣心难料,这陈云甫选谁不好,偏生选朱允熞来做这个监国。
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