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宋
作者:任鸟飞 | 分类:历史 | 字数:173.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是为了那二两葡萄干
…
洪武二十五年,金秋八月。
李存当众留下一道遗诏放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并下了一道正式的圣旨:
“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若朕此次御驾亲征,战死沙场,便由皇太子李标继朕皇位。太子继位后,取出朕留在匾后遗诏,朕之遗言皆在此诏中。”
李存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李标和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全都嚎啕恸哭挽留李存。
一些人还明确表示:“征讨西域,完全可以遣一员大将率兵而去,就像之前伐金、伐高丽、伐西夏、伐蒙古诸部、伐大理、伐中南半岛上的诸国、伐日本那样,陛下贵为大乾天子,一人之身干系天下安危,岂可以身犯险焉?”
李存没说,我不亲自去,怎么安排我那些还没有封地的儿子,怎么用铁路打通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怎么带走大乾王朝的所有隐患?
李存只是挥挥手,说了句:“朕意已决。”,然后就让文武百官全部散去了。
等到乾清宫中只剩下李存和李标父子二人,李存又拿出一个锦囊给了李标,交代道:“若是有一日我儿遇到难以解决困难,不妨打开这个锦囊看看,或许能解我儿难题也不一定,当然,朕希望我儿永远也不要有打开这个锦囊的一天……”
……
八月十六,晴空万里。
李存带着自己的万余妃嫔、数千皇子、皇女,在十万虎贲军的保护下,登上了前往西京长安的火车。
是。
李存此行是御驾亲征。
可事实上,李存这个大乾王朝的皇帝,已经不可能再亲临一线战场了,所谓的御驾亲征,也只不过是让李存离战场稍稍近一点罢了。
就这样,此次随李存出征的岳飞、吴玠、韩世忠、赵立、李彦仙等将,都没敢让李存直接就去原来西夏的都城兴庆府暂住,而是先请李存在西京长安城先住上一段时间,等他们横扫了整个西域,给李存找到新的安逸的住处,再请李存移驾兴庆府,而等到西域全都平定了,他们才会请李存去西域暂住。
可以说,别看出发前李存说得挺好,还战死沙场什么的,实际上就算前线战事不利,也波及不到李存。
这么说吧,万一前线有个闪失,李存坐上火车,一两天就回南京应天府了。
那没有火车的地方呢?
没有火车的地方,李存也不去啊。
先不说,十分清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李存,完全没有喜欢自虐的毛病,非得以身涉险。
只说,到了李存现在这种身份,就算李存想离危险进点,随行的文武百官也不可能让啊。
这万一李存让敌人来个斩首什么的,那李存不纯粹是给前线的将士捣乱嘛。
李存可不想当朱祁镇,成为一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架上的笑柄。
对李存而言,这次的御驾亲征,其实更多的像是,他在南京应天府住得太久,有点没意思了,所以换个地方住住,顺便领略一下大乾王朝的大好河山。
嗯……有点后世旅居生活的意思。
不过,不同是,李存的旅居,可是出动了二百列火车、二十万匹战马、十万护卫,还将自己想带的人和东西全都带了出来,而且沿路都有人提前安排好李存及李存的随行人员的食宿问题。
有人可能想问,李存这么搞,会不会有些劳民伤财?
当然不会。
因为李存此行的所有花费,包括远征军的军饷,全都是李存自己出的,跟大乾王朝的财政,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且,李存一行,包括远征军的将士,所过之处,哪怕是想要一针、一线,都必须给钱购买。
——不只是在国内,就算是到了国外,也必须如此,这是李存下得死命令,不论是谁,胆敢违反,都会从严从重处罚。
再者说,远征军的将士的军饷(包括李存随行人员的俸禄)全都是极高的,他们又有远征补助,打胜仗以后还有额外奖赏,并且是立即就发的那种,因此他们根本就不差钱。
这也就谈不上什么劳民伤财了。
事实正好相反,远征军和李存的行在所过之处,其实还能给该地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
毫不夸张的说,所有地方政府,都巴不得远征军和李存的行在能在他们管辖的地区过,最好是能在他们管辖的地区多待上一段时间,那样的话,他们治下的民众就赚翻了,经济也会暴增,这可是求都求不到的大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李存虽然没有亲自上前线,但李存却将自己的那些想要封地、想当诸侯王的儿子全都给送到了战场上。
李存跟自己的这些想要封地、想当诸侯王的儿子说得很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们若想要封地、若想封王,就自己去赚,不然的话,就绝了这个心思,回大乾本土从政、从商亦或混吃等死去罢。”
没有人敢质疑李存的决定。
这除了因为在李存之前的帝王大一统,几乎全都是止乎中原,四夷不治,只有李存,四海内外,殊方异类,尽为王土,奇勋伟迹,亘古所无,人又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武功熠耀,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让人无所不服。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是为了那二两葡萄干
还因为之前那些获得封地、当上诸侯王的皇子,都是立过大功的皇子。
——倒也不是说,所有获得封地、当上诸侯王的皇子都是因为战功才获得封地、当上诸侯王的,有些是因为治理一方治理的好或是经济搞得好亦或者是有别的什么功劳,总之,想要封地、想当上诸侯王,就必须得拿出来成绩。
也就是说,除了李标以外的所有皇子都一样。
在这件事上,李存说得很直白:
“若是你没有可取之处,不能服众,朕就是给你封地、让你当诸侯王,你也早晚有一天会被人赶下台,甚至被人诛杀,恁地时,你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大乾本土从政、从商亦或是混吃等死,至少可以富贵一生。”
所以,李存的那些想要封地、想封王的儿子,必须得努力证明他们自己的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这些皇子走得是哪条路,想要到达获得封地、成为诸侯王的那一步,都不会容易,他们必须得经过不懈地努力,甚至是经历一场生死,才能获得这个资格。
用李存的原话来说就是:轻易得到的东西,没有人会去珍惜的。
而且,还不是你想要哪,或者是你打下了哪,就给你哪。
——获得资格以后,还得分批抓阄,抓到哪,就获得哪,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就更别提挑肥拣瘦了。
抛开李存坚持这么做,代表自己对自己的儿子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说,这里面其实也有天命的缘故。
若是放在后世,有些狂人可能会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在这个封建社会,人们还是很相信命运的,尤其是这种当皇帝、当诸侯王的事。
要知道,这种大事,可不是说你多有能力、多勤奋、多会钻营就一定能成功的。
因为想要成这样的大事,人力真是太渺小了,只有天助,才有可能办到。
否则,战场上随便来一支流失,或者是随便感染一场风寒,有可能就会要了一个人的命。
总而言之,虽然李存给自己的儿子准备了很多封地,又准备继续打下更多的封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李存的儿子,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理想的封地——他们要想获得好的封地,努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其实,这也为以后李存的子孙后代彼此之间发生战争埋下了伏笔。
毕竟,有人就是不认命,有人就是贪婪希望获得更好、甚至是更多的封地,还有人纯粹就是有大一统的野心。
对此,李存心里跟明镜似的。
已经有太多太多太多的实例证明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么说吧,从周武王分封天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几乎是分封制最后必然的结果。
李存在大乾王朝本土以外的地方搞得分封制,最后估计也跑不了这样的宿命。
当然,由于李存分封的诸侯国远比周武王分封得多,分封的疆域也远不是周朝可以比的,所以,李存最后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统一成一个国家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是最后它们合并成几十个或者是几百个大小不一的国家。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少不了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事情发生。
对于这个必然的结果,李存看得很透彻。
在李存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也就是,不管是谁,在李存还活着的时候,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谁都不许更改李存定下的分封结果,让李存闹心,否则,谁要是敢不听话,李存就亲自出手灭谁。
而到了李存死以后,那李存只能是哪管它洪水滔天。
如果那时李存还泉下有知的话,最多也就是希望,肉能一直烂在锅里就好。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也就是在李存御驾亲征的半个月前。
岳飞、吴玠、韩世忠、赵立、李彦仙等将就已经率领远征军兵出玉门关进入西域了。
远征军路过的城市的民众,早就听说过大乾王朝横扫整个东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事迹,不敢与之为敌。
其实,他们也不愿意跟乾军打仗,毕竟,西域这里的很多部落都是被迫臣服于高昌回鹘的。
现在来了个能打爆高昌回鹘的大杀神,他们反而更希望借助乾军强大的战斗力将高昌回鹘给推翻。
这样,这些西域的小部族、小势力才有机会重新独立。
换而言之,本质上是高昌回鹘内部没有形成文化上的统一,各个小部落、小势力只是臣服于高昌回鹘的武力,它们之间并没有完成文明的融合。
所以,西域各个小部落、小势力的可汗、酋长听说乾军是去攻打高昌回鹘的,不是来打他们的,不仅不阻拦,还主动给乾军带路,有些甚至死乞白赖地请求加入乾军帮乾军去打高昌回鹘,想要跟着乾军分一勺羹。
——高昌回鹘境内有汉人、突厥、大仲云、小仲云、样磨(即咽面)、葛逻禄、格多(吐蕃的一支)等众多民族,他们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相反,经常争斗,这也就不怪,有些小部族、小势力愿意投强盛的大乾王朝帮乾军打高昌回鹘了。
这对乾军来说,肯定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好事。
要知道,西域这里面积极大,地形又复杂多变,若是没有熟悉地形的人作为向导,乾军想要找到高昌回鹘的王成,也就是高昌城,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所以,岳飞等人欣然地收编了这些西域的小部族、小势力,让他们给乾军带路。
回鹘人以高昌城为冬都,北庭城为夏都。
天山以北的回鹘人,多从事游牧,天山以南的回鹘人则从事农业。
多数回鹘人信仰佛教,因此高昌城中有众多佛寺。
早年,高昌回鹘与赵宋王朝和大辽帝国都有密切的交往。
后来,大乾王朝崛起,灭掉了赵宋王朝和大辽帝国以后,尤其是在大乾王朝灭掉西夏和吐蕃以后,高昌回鹘的王毕勒哥,曾多次派使团带着大批珍贵物品到大乾王朝的都城朝见和贡献。
李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年毕勒哥派遣使臣向李存敬献佛牙、琥珀盏以及琉璃器(玻璃器皿)一事。
看见回鹘人将自己贩卖出去的玻璃器皿又献给自己,李存当时真有点哭笑不得。
除了献宝以外,回鹘人也不知道是从哪打听到的李存喜好女色,反正,每次毕勒哥派使臣前来朝见李存,都会给李存献上五十名鹘美人。
那些回鹘美人,要么风情万种,要么婀娜多姿,要么灵动出尘,要么优雅唯美,要么仙气飘飘,让李存知道了,当初刘彻、李世民等人肯定不是为了那二两葡萄干才去征战西域的。
李存曾看在毕勒哥挺会做人的份上,亲自给毕勒哥写信,让他率领高昌回鹘投降,接受大乾王朝的拆迁。
可毕勒哥根本就不接李存这茬,只是一味的请求李存放过高昌回鹘,表示高昌回鹘愿意成为大乾王朝的藩属国,绝对服从大乾王朝的统治。
李存可是清楚的知道,历史上,耶律大石西征时,经过高昌回鹘,向毕勒哥借道,毕勒哥不仅同意,并且盛情款待了耶律大石,然后还主动献马、驼、羊,而且表示愿质子孙为附庸。后来,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毕勒哥真就率领高昌回鹘加入西辽。
结果,到了自己这里,毕勒哥却推三阻四的,这难免让已经横扫了半个世界的李存感到不爽。
于是才有了乾军远征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攻打高昌回鹘。
在那些西域的小部族、小势力的带领下,乾军的大部队很轻易的就兵临高昌城下。
毕勒哥站在城头上看着城下那一排排漆黑的红衣大炮,头皮发麻。
高昌回鹘占据着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因此,毕勒哥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他知道,比高昌回鹘强大得多的大辽帝国、跟大乾王朝一块联手灭掉大辽帝国的金国、凶狠的西夏王朝、辉煌一时的吐蕃诸部,都是被这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给灭掉的。
如今,这红衣大炮顶到了高昌回鹘的头顶上。
战斗力还远不如辽国、金国、西夏,甚至是都不如已经分崩离析的吐蕃的高昌回鹘,难道真的有一战之力吗?
扪心自问过后,毕勒哥苦笑不已。
这个答案,显而易见。
事实上,毕勒哥早就知道大乾王朝不可忤逆,忤逆必亡。
只不过,之前毕勒哥一直抱有侥幸罢了。
如今,乾军即将开始攻城,如果毕勒哥继续幻想着侥幸,那么,对于高昌回鹘而言,所面临的,必定就是灭顶之灾。
想通了这些,在乾军开炮之前,毕勒哥选择开城投降……
岳飞治军森严,对高昌城中的居民秋毫无犯,他只是将高昌回鹘的王室和宗室全都“请”到了大乾西京长安城去面见李存。
在这之后,乾军开始横扫西域。
与此同时,自有大乾王朝的文官接手高昌城,同愿意投降大乾王朝的高昌回鹘的官员一块治理高昌城,并组织西域的民众同大乾王朝来的民夫一块修建从玉门关到高昌城的铁路……
就这样,李存的御驾亲征,首战告捷,汉人横扫亚欧非的远征,正式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