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作者:今日清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54.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8章 全网破防事件
第88章 全网破防事件
【全网破防事件,鼠辈竟然是我自己。#当代网友破防的瞬间】
【注意看,这位网友只是看了几集三国演义,就感叹道,蜀汉有蜀汉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风骨,东吴有东吴的鼠辈。
结果有网友告诉,你所在的地方,在三国时期,就属于东吴。
……】
秦国。
秦始皇看的天幕,他呵呵直笑。
三国时期,他在天幕上看过黄天当立的张角,也看到过把出师表翻烂的刘禅,更是佩服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今天更是看到了,十万大军竟然打不过八万军的孙权?,
然而秦始皇没有想到,到了现在,天幕居然又再一次说起了三国时期的东吴。
蜀汉的浪漫,秦始皇可以理解。
相比男女之间说的浪漫,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浪漫,更多的是交心。
至于曹魏风骨,秦始皇并没有看到,他也很想知道这是什么?
至于说东吴鼠辈,秦始皇表示赞同,十万大军连800人都打不过,这样的军队要他还能干嘛?
如果这样的军队是他的军队,只怕早就死在攻打六国的路上。
东汉末年。
孙权对天幕上的视频,很是不满。
他们江东虽然不能说人杰地灵,可也不至于说成鼠辈。
他觉得这后世之人,现在并不只是在污蔑他们,更多的是诽谤。
他觉得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肯定能打的那张辽满地找牙。
说完之后,孙权又仔细研究起来地图,寻找找到哪条路才能更快的回到江东?摆脱张辽的追捕。
至于这合肥,不要也罢。
同时。
查查看的天幕上的信息,呵呵直笑。
同时曹操也没有想到,这张辽竟如此的凶猛。
800人就敢去夜袭孙权的十万万大军,不只是如此,竟还立下赫赫战功。
曹操觉得,这种人才应当封赏。
同时,曹操觉得,
如张辽一样迅猛的人,才是曹魏的特色,也是曹魏的风骨。
明朝。
朱元璋看到天幕上的信息,有些破防。
他开国以来所在的国都金陵城,就是那东吴的国都。
按照这样算的话,那岂不是说他也是鼠辈?
想到考虑已久的迁都,朱元璋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过国都迁到哪里,这个还需要太子去仔细考察。
《九空:孙坚—江东猛虎,孙策—江东小霸王,孙权—江东鼠辈[奸笑]。》
《猫猫:刘备——仁德爱民的仁义之君。曹操——图谋天下的傲世奸雄。孙权——猛虎他儿小霸王他弟。》
孙权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有些怒火攻心。
虽然他的父亲孙坚是了不起的英雄,而他的哥哥孙策,也是一方霸主。
可是也不能因为这样,衬托他是‘鼠辈’。
孙权认为,自己虽然比不过那些英雄,也比不过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可也不至于被如此嘲笑。
还有那刘备,假仁假义的家伙,竟然被后世如此推崇,实在是不应该。
还有那曹操,远东无君、无父之人,又怎能配上如此的评价?
《腐儒:项羽:狗孙权败坏我8000江东子弟的名声[发怒]。》
秦末。
本来看到天幕上笑呵呵的项羽,没想到后世被称为东吴鼠辈的孙权,竟然跟他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在项羽看来,这简直是耻辱。
他项羽8000江东子弟,就敢争夺天下,并且攻下了很多城池
而那孙权,有着十万人的军队,连那小小的合肥城都攻打不下。
在项羽看来,小小的合肥城,并不需要如此多的人马。
只需要给他几千人马,他就能攻下这合肥城。
《大雷音寺扛把子:曹魏喜人妻,东吴爱萝莉。蜀汉全是……[看]。》
看到这条评论,各朝的百姓有点破防。
这是三国?他们从来还没有想到,三国竟然是这样的。
不过细细想了一会,他们又觉得这条评论总结的非常到位。
魏国的曹操,从各种记载中,都知道他好人妻。
东吴是不是如评论上所说?他们并不知道。
只是蜀国,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兄弟情义,还不就是如天幕上所说!
《温柔的风:咋说呢……我和我同学说白起牛逼坑杀40万赵军,我俩邯郸的。》
《我的家乡是云南:感情诸葛亮把我祖先抓了七次。》
《二十五:正宗满族人,感觉岳飞牛逼[流泪]。》
《遥遥领先:[捂脸]我一满族人最喜欢大明[尬笑][尬笑][尬笑]。》
《疯批理子:以前一直以为西域是外国,现在才知道原来新疆就是西域,可是我家就是新疆的。》
《李一:中原河南:你猜他们打那么多仗,战场在哪里[看]。》
各朝的百姓,看到这几条评论,他们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他们发现,还真如后世所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你各个朝代不断的融合,才有了人口庞大的华夏。
不管是秦始皇命白起坑杀40万的邯郸,还是三国时期七擒孟获的诸葛亮。
亦或者历史上其他的名人,都是华夏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他们能够被历史所记载,也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足够的贡献,
在有共同文化的基础上,不管伱是华夏哪个种族,深深的认同彼此,都将是华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过看到河南是战场的时候,历朝历代的中原人,满脸的幸泪。
他们也很是怀疑,为什么得中原者得天下?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整个中原也不至于十室九空。
《炫酷蟑螂:河南的确赢麻了,但高考也考麻了[流泪]。》
看到这个评论,各朝各代的百姓都有些不理解。
河南已经麻了,他们可以理解,毕竟从古至今,河南都是重要的地方。
然而说到高考也考麻了,各朝各代的百姓就不理解了。
虽然从隋朝开始,就有了科举制度。
只是说这对于各朝的百姓来说,离得还是太遥远。
毕竟他们只是分在温饱线上,还没有那个余钱,供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同时各朝的百姓,也期望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那样话,他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私塾,让他们的孩子也能够读文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