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惊魂录
作者:战地黄花 | 分类:游戏 | 字数:101.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季 第一卷 千年古刹_引子
引子
在这个世上,一种风气的盛行,必然会带动于此风气相关职业的兴起。
自从厚葬的风俗兴起之后,盗墓之风也开始风起云涌。
盗墓行为可谓是渊源古远,厚葬风气盛行后,盗墓也变得日益猖獗。
盗墓不是一个好的行当,但却还有那么多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要就是这行当来钱快。
高收入自然带来高风险,盗墓是一个能让人迅速发迹,也能让人快速堕入地狱的职业。
盗墓因其手法不同,可分为发丘郎将、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四大门派,这四大门派在当今是人尽皆知,无人不晓。
然在这些门派里,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盗墓流派。
如果按地域划分的话,有河南派、河北派、山东派、南派、北派、中间派……
如果按技术划分,又分为工具派、风水派、峦头派、天星风水派……
因流派不同,故对盗墓的叫法也有不同。
有的地方把盗墓叫做倒斗,有的地方叫做摸金,还有的地方叫做发丘、考古,更有的地方叫做掘冢。
而盗墓一词只是当下最普遍最通俗和广义的叫法。
但不管哪一种叫法,最终的目的都是盗墓,都是为了盗取死人身边那些丰厚的随葬品。
管你怎么叫都无所谓,都挡不住进入死人坟墓里,摸走身边的随葬品。
在不同的盗墓流派中,每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每一派也都有各自独特的秘密。
派系与派系之间大多井水不犯河水。比如河南派和河北派系互不干扰,南派和北派毫无瓜葛。
除非是碰到难倒的斗,方才出现多方合力,但这样的墓葬毕竟是少数,也不多见。
我所居住的这个地方也有一支盗墓流派,它既不属于南派,也不属于北派,不属于东派,也不属于西派,而是并不出名的中间派。
中间派这个叫法并不为人所知,因为派系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不南不北。
因此,道上的人称我们为中间派,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叫发丘郎官。
这一官职源于秦代。而到了后来的后来,出现了发丘中郎将。
虽为古代军官职称,却一直都干着倒斗的勾当。其名与摸金校尉相齐,是专门以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为目的的。
此官最早为三国曹操所设,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曾仿效曹操设立发丘中郎将一职,由建安王休仁担任,专司盗墓,以充军饷。
虽然我们中间派叫发丘郎,但是我们发丘郎这一派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一致,都有固定的切口。
什么鸡鸣不摸金、定盘子挂千金、海子卦响,勾抓踢杆子、倒斗灌大顶等,几无差别。
我们这派最擅长以风水星象寻找古墓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从不做绝。
古有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们这派的人做事都不喜欢做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些说辞真有点往我们这派的祖宗脸上贴金,别人不夸咱,还不允许自卖自夸了么,谁让我们这派脸皮厚呢!
据我的祖上说,我们虽与摸金校尉的技术手段一致,但摸金校尉与我们发丘郎官则互看不顺眼。
究其本因,是因为我们发丘郎官是不忌讳与官家合作的,所以摸金校尉认为我们与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时坏人尸骸,损人风水,对行内传统规矩多有违背,故而相看两厌。
其实,这是个极大的误区。
我们并不像摸金校尉说的那般猥琐,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发丘郎与官家合作,摸金校尉心存嫉妒而诋毁罢了。
在我们这一派的眼里,摸金校尉们因循守旧,泥古不化,冥顽不灵,空有精悍的手艺只为衣食谋,有时不讲仁义道德,不知将本派精髓发扬光大,极其受到同行鄙视,故而摸金校尉以自私著称。
这并不是恶语中伤。
因为地域渊源问题,发丘郎官便在行里成了中间派,所以,对于盗墓的称呼也有所不同。
我们中间派把盗墓叫做发丘,也称作挖地窖、刨红薯。
然而为了跟摸金校尉那一派接轨,有时我们派也把盗墓称为倒斗。
语言一致,更能方便明白切口,方便倒斗。
盗墓行里的人都知道,中间派又被称为楝喳子。这源于古老传下来的一句俚语——南爬子,北侉子,中间盗墓楝喳子。
楝喳子是灰喜鹊的俗名,民间传说,灰喜鹊是不祥的鸟类,所以人们一直都害怕见到这种鸟,所以自古延续下来,人们也不想见到中间派。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我们不是什么好鸟,因为我们本来就不是鸟。
所以,中间派的身份也一直都很隐秘,多数都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或者开一间古玩店以经营古玩做幌子,实施盗墓。
当然也有隐于朝野,在考古队里当个考古队长的,无形当中就隐去了发丘郎的名讳。这也是我们这一派不如划江而分的南北两派出名的主要原因。
中间派的发丘郎由于不南不北、不蛮不侉,在社会的演替中,注重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了各家手法特长。
只要是墓葬,中间派都会去盗掘,但所盗之墓主要还是以汉墓居多,因为汉代厚葬风气盛行,不但好挖,而且随葬品数量惊人。
盗不同的墓,使用的工具也不相同。
诸位有所不知,在所有朝代的墓葬中,盗掘汉墓是最容易的。汉墓大多数深埋地下十来米(当然崖墓也有,毕竟少数),用普通铲子就能挖开,很轻松。
因为汉墓多为墓坑,用扁铲或者定向爆破是最容易盗掘的,进展顺利的话,一个晚上就能直达主墓室,挖出随葬品。
然而最难盗的是唐朝以后的墓,那叫个一个结实呀,比他娘的坦克还牛X!我家祖上就盗掘过,不是一般的难盗。
唐墓是用墓砖建造的,砖与砖之间有粘合,墓室结构考究,穹窿弧形顶,类似现在欧洲的拜占庭式建筑。
越是后期王朝的墓葬,越难盗掘。
明清墓大多数都是“硬骨头”,非常难啃,因其多为砖石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能抗住七八级大地震。
有的明墓为了防盗掘,甚至采用了“七辐七券”式结构。其墓顶的砌砖厚达两米多,固若金汤,简直就像个地下碉堡。
不论是采用发丘门,还是摸金法,亦或是搬山道,乃至卸岭术,都十分难搞,即便用非常之术,也未必能盗掘成功。
不过,有一点要说的就是,明墓距地面不深,一般不超过六米。若想盗掘,也可用特殊方法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而汉墓就不一样了,一般距地表大约十来米,西周墓则更深,如此墓葬若要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比如,使用定向爆破的手法。
要说找墓,最难找得,当属中古时代的大墓,尤其是西汉墓、西周墓。
因历史久远,标志难寻,这些墓葬早已没了标识。
盗掘这样的墓葬,须得依靠风水术。
古人大都希望葬在风水宝地,而寻找这等墓葬,需用阴阳风水来确定墓葬位置,再探明墓室形状方位,做好准备后,用定向爆破这种特殊方法,一夜之间完成盗掘,取得墓中随葬品,绝对不在话下。
若要盗掘大型青铜冥器,尤以西周墓为最佳。
但往往墓中的凶险是难以预料的,本来一夜之间能盗走的冥器,却因遇上种种机关陷阱而险象环生,甚至搭上性命。
比如墓葬中的伏弩流火,铁索悬石,积沙积石等危险机关,甚至还有封存在墓葬中不散的阴魂。
俗话说: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对盗墓的人来说,那叫山人自有妙计。
我们这派盗墓有一套固定的盗墓法则,大多能够避开机关陷阱。
比如,一般机关都设在墓道必经之处,但我们确定墓葬形制和位置之后,按照奇门遁甲的八门,从墓室的西北角生门,沿着主墓室上面开始下挖,进入墓室后会直接走向棺椁的位置,然后在“左肩右脚”找东西,再到耳室搜罗,这样就能稳妥的避开机关陷阱,全身而退。
至于其它位置,要看时间长短了。
时间长就带走几件值钱的,时间短就弃之不顾,总得可怜可怜后来的同行或者考古的那些专家们吧,毕竟他们也不容易,尤其是考古专家,给他们留点“残羹冷炙”他们就兴高采烈了,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会研究出一大堆东西来,要是不留一点,人家会埋怨你做得太绝。
说到这,我要说一下我们这派祖师的盗墓原则。
那就是,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多给别人留后路,而不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
故而,这盗墓也是一门哲学,也如同做人一样,不能太绝!
祖师的规矩不可违逆,否则,定然贻害无穷!
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