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敦煌
作者:吕晓文 | 分类:游戏 | 字数:4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章 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有这样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另一位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城曲》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位诗人的诗,使远在内地的人也熟悉了玉门关和阳关的名字。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今天游览的,就是闻名遐迩的玉门关。
河仓城,距玉门关10公里,因为比小方盘城大,所以又称为大方盘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仓城西面大约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则是深不可测的沼泽地。
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多的土台上。因临近疏勒河,所以称为河仓城。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蔽。不来到跟前,是很难发现这座仓城的。由此可见,古人选择这块地方修军需仓库,确费了一番苦心,是经过周密勘察和设计的。戈壁滩还建有好几座守卫仓城的烽燧,就像是城堡的眼目,在那里警惕地瞭望。
伦敦藏唐代的文书《敦煌录》有河仓城储军粮的记载,因此人们认为它就是河仓城。据考证,这座城建于汉代,是一座储备粮草的仓库,目前在甘肃仅发现这一处。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筑南北方向土墙两堵,把整个城隔成了3部分。南、北残壁上留有小洞。大概是通风设备。每部分均开南门,外围东、西、北三面加筑了两道围墙,第一道围墙断壁尚存。第二道围墙仅存北面土墩痕迹。
根据英国人斯坦因和我国历史、考古学家阎文儒先后在此处挖掘的汉简及西晋碣石所记载的文字来考证,河仓城自汉代到魏晋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的重要军需仓库。把守玉门关、阳关、长城、烽燧以及西进东归的官兵将士全部从此库中领取粮食、衣物、草料供给,以保证他们有旺盛的战斗力。因之,河仓城是古代中国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古老的、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
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途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是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
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途建起了长城,并将“亭”(烽隧)、“障”(较大的城堡和烽火台)修至盐泽(今罗布泊)故国。这便是汉长城。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没有砖石,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面铺上土、砂砾石再夹上芦苇层层夯筑而成。用这种办法分段修筑后又相连为墙。长城内的低洼地都铺盖着细沙,称为“天田”,用来观察脚印,这也是一种防御措施。
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多就筑有烽隧一座。烽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同时也为丝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每座烽隧都有士兵把守,遇到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报警的方式主要是“举燔苣,燃积薪”。玉门关一带芦苇遍布。用芦苇捆扎成束者名叫“苣”,堆成方形或圆形的芦苇叫“积薪”。“苣”的长短不一,长的达2.4米,短的为60厘米。还发现了8厘米长的“引火苣”。敦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存的“积薪”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全国之最。有一座烽隧周围存放的积薪多达十五堆,排列十分整齐,天长日久,凝结在一起,坚如化石。
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数都是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都有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女墙又叫“埤堄”,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拦护作用,是在城墙壁上再设的另一道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汉简”最早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我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稍后我们可以在玉门关遗址附近看到那段保存较为完整的汉长城遗址。
在有史可考的战国、秦时期,敦煌地区相继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据。这几个强大的民族都曾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过辉煌,他们在强盛时期占据敦煌,最终被汉人部分融合或者驱逐向西向北逃亡。
直到公元前111年汉代设河西四郡,敦煌才正式并入西汉版图。敦煌作为汉朝边关要塞上最重要的城市,这一门户让羡慕中原繁华的商贸队伍和使节连绵不绝。两关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出入口,玉门关则是北路的出入口。
玉门关顾名思义是和田玉进出的关卡,一开始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向中原运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玉门关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自魏晋以后,因安西通往新疆东部重镇哈密的道路日见重要,玉门关址东移至今瓜州双塔堡附近。宋朝以后,中国和西方的陆道交通逐渐衰落,玉门关就被废弃。
玉门关旧址俗称小方盘城,小方盘城是不是玉门关?近年来,历史考古专家对此提出质疑。但见仁见智,大家各执一词,有的认为小方盘城太小,够不上一个海关的规模;有的认为此城为“玉门都尉府”,关城应在向西20公里的马圈湾;有的则认为该城是东汉玉门都尉所辖玉门关,西汉所置的玉门关应该向西设在长城的终点。不过,在未找到确切的关城遗址之前,小方盘城就暂定为玉门关。据说小方盘城就是因为前面我们所讲的玉石镶门的故事才改叫玉门关的。
千百年来由于没有新的考证,所以人们认为现在的小方盘遗址就是所谓的玉门关,现在玉门关旅游景区就设在这里,许多人更加相信小方盘城附近即汉代玉门关址所在地。
玉门关地下曾出土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包括文具、织锦、狩猎工具、生活用品和武器等。目前国内出土的第四块汉纸就是在这里发现的。这块纸的生产要比蔡伦造纸早一百多年。更重要的是大量汉简,有诏书、奏记、檄文、律令、药方等。这一大批出土文物为研究汉代近百年的边塞屯戍、生活、文化、外交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玉门关与内地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加上极度荒凉的边色,常常让一些远戍和远征者不免产生对人世的感慨,甚至带些悲凉。他们把这里视为远离中土的生死界地,“关到玉门中土尽”、“唯思生入玉门关”,正反映了这种情感。
关城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有630多平方米。它没有山海关的高大壮实,也没有嘉峪关的雄伟厚重,更没有居庸关的巍峨气派,它甚至会让各位觉得完全不符合最初的想象,但是,就是这个看上去快要风干的土垒,见证了多少历史沧桑。
从玉门关出关,到现在的哈密后,沿天山南麓一直向西,经过西域的许多城邦,然后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通向大秦(古罗马帝国)。古代战士赴西域作战和一些使者、僧侣出国都取道于此。
早在汉武帝时,张骞两度出使西域都是从玉门关出行的。
汉武帝为了改善与外族的关系,与远居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和亲,先后将江都王建之女细君和楚王戊之孙女解忧嫁给乌孙王,也是取道于玉门关。
东汉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出使西域也是途径玉门关。
公元二世纪,就在这玉门关道上,波斯王子安世经此东往洛阳。三国时,我国第一个西去求法的僧人朱士行也由玉门关远行。
北门外横过古长城,西门外现在是一片广阔的盐碱土和芦苇沼泽。其它地面全为流沙所覆盖。
关于玉门关,还有另一个版本的动人传说。刚才提到过的马迷途,传说在古时候,是西域路上一个驿站,经常有商队从边陲于田运玉器到中原地区,商队都要经过这个驿站。“马迷途”驿站周围的地形十分复杂,当年那里植被繁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输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趁晚间凉快时赶路。然而商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故此驿站称为“马迷途”。
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真的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马夫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大雁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
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马夫叫道:“咕噜咕噜,给我食物,咕噜咕噜,能出迷途”。小马夫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台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
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道:“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大雁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马夫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商主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商主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口干舌燥,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小马夫听罢急忙转告给了商主,商主听后慌了手脚,忙问小马夫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小马夫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
商主马上照小马夫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到达小方盘城后,商主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此后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就不再迷路了。小方盘城也就此改名为“玉门关”。
这个朴实的传说似乎也说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顾个人利益和吝惜财富,有付出才能更好地通向进取的目标。
关于玉门关有太多的历史传说与典故,有太多的墨客骚人的感叹与唏嘘。然而这里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与喧嚣,有的只是衰草迷离、孤鸿掠影、沙丘比邻和野风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