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碑与白旅人
作者:红绿灯拖更侠 | 分类: | 字数:45.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启示录(5)
大夔历1573年,汾州鸣国,拙政园。
偌大的园林里见不到半个下人,四十年前种植的新竹如今已有手腕般的粗细,不再是赏心悦目的形状,野蛮杂乱的生长着,撑破了临水而建的亭台楼榭,那些青色的砖瓦就散落在清澈的池水深处,静静的,再也没人去打捞。
一切都像末日之后的残破,落魄。在建成伊始的时间里,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无数的文人政客秉着巨大的虔诚和荣誉,来到这片水土做客,为自己能成为楚武王熊通的座上客而自豪无比。
夜晚的微风掠过此地,宁静的水面被风惊扰,连带着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深绿波浪。
古朴的建筑们死去了,没有人维护和修缮,可荷花仍然生机勃勃的繁衍,栖息,在这座宅邸的每个角落都遍布足迹。
古筝的清幽乐声从宅邸的深处传来,陈天明的视线从荷花丛抬起,瞳子漆黑如墨。
“熊通...这么些年下来,很累了吧。”
他摇摇头,亡国天子的灵魂在此刻附身,疲惫不已。
少年从水池旁起身,慢悠悠的在园子里散步,时而赏竹,时而望月,脸上的表情稚嫩如孩童。
夜已经很深了,可他没有点起油灯来为自己照明,因为他很熟悉这里,这里是他渡过童年的避暑山庄,在楚武王还未将此地收为住宅时,拙政园的名字叫做大弘寺。
可是很多年过去了,黄墙乌瓦都已剥落腐朽,灯油已然凝固,少年人的黑发却依然如墨般纤尘不染,这里不再有缕缕飘升的香烟,主持的念经,看门小黄狗的呼噜,他作为一个孩子的心也再也找不回来了。
他们都消散去了。
连那个替他照顾这座宅邸的男人也死去了,堂堂正正的作为楚人的王而死。
时过境迁,已经不再有人认识这位堂堂的亡国天子,他觉得自己的肩膀轻盈而僵硬,月光的冷色是那么残酷。
陈天明想要大醉一场,想要举酒高歌,放声大笑,把自己沉在大弘寺的池水里,再也不醒来。
古筝的声音清晰而遥远,他在恍惚间已经走到了奏响乐器的主人面前,拙政园的远香堂中,家具布局端庄对称,这里意外的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陈设,只是值钱的瓷器都被掳走了,只剩下些沉重的木箱丸柜。
一袭白纱悬挂在厅堂的中间,隔开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视线接触。陈天明在隐约中可以瞥见主人端坐的身形,削瘦而艳丽。
隔着轻纱的帷幕,二人久久都不说话。主人低头弹筝,玉一般透明的手起落,起落,极为专注。而客人也不惊扰她,只是静静的品着乐声,握拳紧如磐石。
一曲终了,尾音凄凉,女人长叹一口气。
“楚国已经为了旧皇室的荣誉献上了一切,这还不足够偿还我们的罪么?”
“你知道我是谁?”
“我的爷爷留下遗诏,他走后,每一任的熊氏之主都要固守臣子之位,服侍大夔。我们一族知道您没有死去,却不知道您何时才会回来,接管神州已经遍地疮痍的大地。”她微微颔首,拔出怀剑。“我的奶奶没能等到您,我的母亲也没有。如今我才上位不过尔尔几年,论能力远远比不上我的父辈们,这个世界上也不再有楚国的名号,只有一个一触即溃的鸣国。”
“嗯。”
“我的爷爷是个愚忠的将军,他不是一个好的国君,所以他才会为这座园子取名为拙政,意思是他不会玩弄政治,一切幕后的商议都交给了奶奶。”
“是啊,熊通的脑子只有在战场上才好使,私下里就是个榆木脑袋,当年你奶奶喜欢上他,直到女方提了亲他才恍然大悟,那年我们十一岁,都是帮小孩子家家。”月光下,黑发公子的笑容温润如玉,没有半分危险的含义。
可是女人的声音一点都不有改变,她锐利的清冷声音依然如出鞘的短剑。
“您和我的爷爷曾经是朋友,对么?”
“嗯...过去曾经是很好的朋友,很好很好。我们在寿春郢的定湖门下玩耍,穿过一片又一片巨大的月光倒影,无拘无束,没有什么能绑架我们。”他笑笑,席地而坐,没有什么顾虑。“我们玩累了就爬上城墙,找个角落躺在一起睡觉,怀里掏出今天悄悄出城摘的野浆果,彼此分着吃,你爷爷运气最差,经常是他吃的中了毒,双眼一白就倒下去,惹的你奶奶又急又气,哭着抱住他就往家里跑,也不怕家里的大人责骂。”
女人的声音顿了顿,语气软了下来。
“看来您真的和我的爷爷是好朋友...我的印象里,爷爷不是这样的人。”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强硬冷漠的大家长。他不和小辈们商量对错,在他称王的楚国下,很多人都吃的饱饭,种的起稻谷。可是也因为他,很多人都死在了杭嘉湖的平原,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他...他太遥远了,也太模糊。在爷爷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他亲自到史官的房间内折断了所有笔杆,不许人去记载他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