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诸天:我宋青书转职成无敌反派

作者:盲眼侠 | 分类: | 字数:73.6万

第九十九章 结庐在嘉兴、而无车马喧

书名:诸天:我宋青书转职成无敌反派 作者:盲眼侠 字数:3190 更新时间:2025-02-09 01:58:54

铁枪庙休整一夜后,次日凌晨,宋青书带着三头黑狼,携杨过出了破庙,一路疾行去了嘉兴城。

此乃江南古城,吴越之风颇为兴盛,随处可见采莲的大脚女子,撑船的老夫子以及茶馆里的茶夫子,带有浓浓的江南民俗风情。

热闹的市井之间,许多人见了宋青书用木板拖动的黑狼尸体,纷纷啧啧赞叹,有上来询问的,杨过便仰起头说是自己师父的杰作。

根据自古的传统,幼童是不会说谎话的,于是众人便将崇敬的目光看向宋青书。

有许多富商想买回去做狼皮大衣的,宋青书最终将三只黑狼打包出售,以一百两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商客。

这黑狼皮毛黝黑,虽是野种,但血统纯正,倒是值了不少银子。

出手完黑狼后,宋青书带着杨过在嘉兴城里找了湖边一处僻静的院子,出了六十两租了三个月,暂时在嘉兴城里安定了下来。

短暂定居嘉兴城,宋青书是深思熟虑过的。

此时他还未恢复全部的武功,内力也不甚深厚,若是冒险行走江湖,势必风险极大,更不用说身边带个顽童了。

暂隐嘉兴城,他才能空出时间来练功,恢复到以前鼎盛时期的状态,少说也得三年之功。

另外,嘉兴城乃是南宋重要水路城市,风土人情俱佳,浸淫此地几年,他才能完全融入南宋这个文化昌盛、兵锋迟钝的国度。

此地南来北往商客众多,商业茂盛,各种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堂,亦或者是异族入侵,这里消息极为灵通,最为方便宋青书探听自己想要消息。

湖边两颗大柳树的遮映下,宋青书推开一座略为古旧的小院,江南独有的翘脚屋檐和榫卯勾连结构,让这栋木制建筑显得挺拔秀丽。

院中一颗石榴树,苍翠遒劲,枝繁叶茂,杨过玩性大起,在树上摸爬,又去井边打来井水,用瓤子舀起一瓢递了过来。

“师父,这井水好凉啊,你尝一尝!”

宋青书接过瓤子喝了一口,抹抹嘴巴,方才叮嘱道:

“过儿,以后我们就住下来了,你的功课却不能落下,以后晨间练武,晚间习字,万万不可懈怠。”

杨过撇起嘴巴,摇晃着脑袋,道:“还要习字啊,跟私塾里的老夫子一样摇头晃脑,好不容易学来的知识啊,都摇出去啦。”

宋青书不禁莞尔,眼里露出几分郑重,道:“大丈夫不仅要练武强身,还得习字学文,能文能武,上马能安民,下马能治理,此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过儿,你可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杨过眉眼悻悻,见师尊你不愿意我就打死你的眼神,撇了撇嘴巴,说道:“我可太愿意了。”随即转身进了屋内,继续疯闹跑动。

“到底是顽童天性。”宋青书摇摇头,喃喃道。

如今,他身边有了这个徒儿,倒像是开始了幼崽养成的任务,其间趣味和烦恼,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不过他并不觉得麻烦,倒是颇感兴趣,看着自己手中的孩童,在他的引导下成长为优秀的人,也不失为一种成就。

要么说,爹娘是最伟大的,盖因他们担负着人类繁衍和传承的重担。

简单收拾一番后,两人便在嘉兴城住了下来。

此处院子位于湖畔隐秘处,很少有人走动,宋青书也是乐得清静,时常在湖边垂钓看景,别有一番趣味。

而杨过自从进了嘉兴城,疯玩几天后,便完全失去了自由之身。

在宋青书的安排下,杨过每天天未白就起身,在湖畔扎马步打熬身子,宋青书以各种熬打法子,让杨过每天都有新的体验,时常累的四肢瘫软、体力不支。

然而这还没完,过了午间,杨过就要读书练字,背诵各种经文心法。

宋青书将前世自己记忆中的各种佛门道门内功心法,以及无数经典经书,默写出来让杨过记住,死记硬背也必须记住。

杨过年幼顽劣,对这些枯燥的文字实在提不起兴趣,可在宋青书的严厉监督下,只得屈服淫威,顺从学习。

但他却不知,这许多心法口诀以及经文,乃是多少人一生都渴求、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东西。

有些佛道内功心法,更是不传之秘,学会其中一样便能笑傲江湖了。

而这经文密藏,更是官府典藏馆的重中之宝,其中内容,唯有馆阁大学士才有资格翻看,天文地理水利农产等无所不包,囊括万千。

可想而知,宋青书对杨过有多么重视,甚至不惜将整个藏经阁搬来给他阅看,江湖诸多内功心法,十八般武器招式,唯有极为出彩的,才有资格入他的法眼,而今全拿来给杨过借鉴。

在这样大力的培养下,除非是个愚蠢笨蛋,否则多少都会有所成就。

可杨过却不懂宋青书的良苦用心,整日被折磨的精疲力尽不说,还得坐在书桌上背书写字,到了天色擦黑才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如此过去三个月,杨过只觉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严师教导之下,让他对宋青书多少有了些怨言。

当初他离开牛家村独自去闯荡,就是不想身边有个约束自己的人,没想到为武功着了迷,一个不慎落入了宋青书的陷阱之中。

有宋一朝极为重视师徒之礼,若是徒弟不肖,师父可打可骂,这是法律命令提倡的律法,而若是徒弟敢忤逆师尊,便是大逆不道了。

故而,杨过算是被锁住了,想反悔也是来不及,只得闷着头学下去。

三个月后,租期即满,宋青书又租了半年,留下的钱财却是无多了。

这些时日师徒两人颇为拮据,每七天有一次肉食外,日常饮食清淡,除外衣食开销外,宋青书只是惯例买了些毛笔和草纸。

尽管日子如此清闲,但手中的钱财无多,他必须想办法开源了,如此坐吃山空也不是长久之计。

以宋青书的手段,积攒泼天的财富倒不是难事,可荣华富贵对他来说早已是浮云。

杨过正值思想塑造的关键时刻,更不可过于接触钱财铜臭,容易养成贪婪娇气的性子。

故而,这些日子宋青书谨守一个平常人的生活,既不过多奢华糜烂,也不过于穷困卑微,清闲度日,以诗书了慰,倒是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味道。

这几日,宋青书买了一把刻刀和一些便于雕刻的黄杨木料,随即在院门外的柳树下,对着湖畔沉浸在雕刻之中。

黄杨木雕闻名天下,但技艺精深者甚少。

故而优秀的黄杨木雕作品收藏价值极高,在懂行的人眼里,乃是最好的收藏品。

黄杨木坚韧光洁,文理细腻,年代越久越深,古朴美观,精致大气,其雕刻手艺十分讲究。

宋青书在坊市中无意间观看木雕工匠雕刻,心有所感,起了玩性,便一连几日去观览。

他学的也很快,领悟力极强,在人家还没赶他走时,就将黄杨木雕诸如圆雕、镂雕、浮雕等技艺尽数学了过来。

这下,宋青书便有了制作木雕的想法,一来练一练性子,修身养性,二来雕刻的工艺品可放出去售卖,权当补贴家用。

从早到晚,天边铺满了彩霞,宋青书呼出一口浊气,这才停了手。

刻刀一片滚烫,他是一刻钟都没有停下,完全沉浸其中去了。

放眼望去,他的周边尽是雕刻好的成品,崖柏老寿星、莲花双鱼壁、生肖龙盘、佛缘鱼雕,楼阁画船等等,皆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背完书的杨过走出院子,见了满地好玩意儿,当即大叫一声,拿起一个摆件,说道:

“师父,你雕的好好看啊,这鱼真像,看的我都饿了。”

宋青书笑着摸了一下杨过的脑袋,大手一挥,好不容易奢侈了一把,说道:

“今晚我们便吃鱼。”

杨过蹦蹦跳跳,极为高兴,玩弄着摆件,爱不释手。

“师父,这玩意儿好看,一定有人买。”杨过不禁说道。

宋青书点头道:“正有此意,明天你便休息一日,随我去坊市摆摊售卖这些木雕。”

“真的啊!”

杨过喜出望外,说话间,口水流了一地,他想到了冰糖葫芦、油饼、肉包子和嘉兴肉粽,肉质丰富,汁水四溢,色香俱全。

许多食物在脑子闪回,馋的他不住的流口水,看着手里的木鱼都想咬一口上去。

宋青书见杨过这副模样,不由得有些心疼,是不是对他太过苛求了,毕竟这还是个孩童,与自己的心性大不相同,若是一味苛求,只怕容易产生叛逆之心。

想及此,宋青书眼睛一转,说道:“过儿,你这些日子表现不错,为师很欣慰,以后每月你便休息两天,须知学娱结合的道理。”

杨过闻言,大为感动,欢呼道:“师父,你真是个大好人。”

宋青书不禁莞尔,随即收拾东西,带着杨过进了院子,两人收拾停当,便出门去采买食物,回来做了一大桌美食。

摆在院子外的柳树下,师徒二人伴着皎洁的月光和清亮的湖水,美美地享受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