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诸天:我宋青书转职成无敌反派

作者:盲眼侠 | 分类: | 字数:73.6万

第九十六章 失去的另一半,在哪(求追读、求月票)

书名:诸天:我宋青书转职成无敌反派 作者:盲眼侠 字数:3090 更新时间:2025-02-13 01:58:49

京都,紫禁城,御书房内。

宋青书将最后一份折子批阅完毕,揉揉眼睛,起身伸了一个懒腰,不料这时门外太监急匆匆来报。

“禀皇上,国师大人他,于辰时三刻,羽化登仙了。”

国师大人,张三丰?

是了,祖师老人家有一百多高龄,是该飞升圆满了。

当初他前往武当派祭拜莫声谷,祖师闭关未出,但给了他一张布帛,其中殷切嘱托,让宋青书一直铭记于心。

后来建立新朝后,他便将祖师尊为国师,受到无数人的敬仰。

可这么多年,祖师一直在武当山隐居不问世事,几番拜见都没有如愿,直到如今听闻祖师仙逝的噩耗,让人不胜唏嘘。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就连被尊为老神仙的祖师也不例外。

而他虽贵为九五之尊,依然无法超脱这生老病死的天道铁律。

宋青书如今却有些明白,为何古代的皇帝一直追求求仙问药、访仙山,见名士,屈尊拜求超脱之法?

大好之世,真是时不我待啊。

国家大事动辄五年十年,作为掌控至高权力的皇帝,当然希望在任内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做更多有为之事,遗泽后世子孙。

而这时间便是卡在所有帝王眼前最大的障碍,他们等不起如此大的时间跨度,必然急于求成,以至于行事冒进,给王朝带来不良的影响。

想到几十年后,自己也会成为一抔黄土,宋青书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突然间,书房外雷声大作。

宋青书神色微变,背着手急忙走出御书房,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乌云黑沉,狂风呼啸,宛如世界末日一般。

“皇上,外面风大,您还是回房内等候消息吧。”大太监上前劝道。

宋青书却突然脸色大变,沉声喝退众人,“都给朕退下去,没有朕的命令,敢进入御书房区域者,诛九族!”

顿时,众多宫女太监连忙躬身退走。

很快,御书房院外就剩下宋青书一人。

原来,他突然发现自己体内有异动,似乎有什么东西要脱离出去。

他生怕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为避免引起恐慌,便屏退了左右。

宋青书当即调动周身内力,这一动却是出了大乱子,内力顿时不受控制挣脱而出,凝练如同实质一般朝他的眉心而去。

一道金银色光芒从宋青书眉眼出现,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院子。

“这光芒是……”

宋青书一直没有摸清楚,这些年他的内力没有增长,一直保持原先的水平,而那眉心的光芒也是突如其来,他完全捉摸不透。

在祖师仙逝的日子,他的身体出现这样的异相,难道是其中有何关联?

不等宋青书思考,陡然间,天空中露出一个圆洞,无数白光从其中激射而出,照耀的皇城如同白昼。

就好像天被开了一个口子,十分骇人。

宋青书眉头一皱,接着身体就不由自主颤抖起来,在那白光的笼罩下,大脑似乎要撕裂一般,灵魂和躯体分隔开来。

在他还没有反应之时,大脑猛地的一疼,只觉自己的灵魂被分成了两半,一半依旧存在体内,另一半却被那道白光带进了洞里去。

这种痛感持续数分钟后,宋青书痛得满头大汗,黄袍湿透,终于才结束。

紧接着,那个白洞消失无踪,天空恢复了原有的阴沉。

“那白光,到底是何物?”

宋青书抬头看着天空,又检查体内,内力还在,武功依旧很强,可他总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东西。

到底是什么东西?

宋青书想了半天,却是依旧没有丝毫印象,只觉得脑子里空落落的。

数日后,那日异相被文官吹成大喜之兆,便不了了之。

这日,宋青书在御书房接见少林寺的高僧。

当初少林寺被元军攻破后,扫地老僧便带着空闻方丈等人辗转各地躲避兵灾,待天下大定后方才回到少室山,此次进京则是见一见昔日的旧人。

扫地老僧白须飘飘,更加年迈,双眼依旧深邃而明亮。

“少林寺昔日遭受兵灾多年,如今天下传檄而定,却不知你们佛门经典还留存有多少?”

空闻见状,面色失落道:“十不存一,诸多少林寺武功秘籍毁于战火。”

宋青书也有些惋惜,道:“如此一来,少林寺佛门正宗武功岂不是后继无人?”

扫地老僧道了声佛号,说道:“当初陛下于少林寺发现佛门至高内功洗髓心经,这才让我佛门绝学没有断绝,这些年,我与空闻以洗髓心经培养门中佛子,略有成效。”

听到此话,宋青书露出疑惑,道:“洗髓心经,我并未学得此功法,高僧是不是弄错了?”

扫地老僧闻言,抬起眼睛看了眼宋青书,见其目光真诚,不似说谎,心中微动。

“陛下,真的忘记当初你在达摩洞发现洗髓心经,并且老衲亲自辅助你修炼此功法的事情了?”

宋青书怔愣了一下,猛地回想起那日,缘何自己感觉大脑空荡荡的原因。

他似乎失去了一部分珍贵的记忆,还有那,存在扫地老僧记忆中的洗髓心经。

那么他失去一部分灵魂的事情也是真实,通过那道白色洞口,到底通往哪呢?

如此一来,他为主体,还是那部分魂体是分身,或者两者颠倒?

当真是庄周晓梦迷蝴蝶,让人捉摸不清。

无论如何,追究这些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宋青书将心底疑惑压了下去。

世界上再没有比穿越这件事更神异的,他作为一个穿越客,再奇怪的事情也不会让他感到惊讶。

宋青书回过神来,摆摆手道:“无论有没有此事,我都不想过问,高僧,我们还是来谈谈你们少林寺侵占田亩的事情吧。”

此话一出,御书房内,传来两声“阿弥陀佛。”

……

……

……

时当南宋理宗年间,地处江南嘉兴。

自古吴越之地,侬语柔媚,越女清秀,乃是鱼米富庶之乡。

节近中秋,满月如盘,时人正欢聚佳节。

元宵灯会以及夜市灯火如潮,游人如织,一度康平盛世之气象。

然而鲜花着锦之下,贫无立锥者不在少数。

嘉兴郊外,牛家村,一栋茅草屋内。

荆钗布裙的妇人躺在茅草席上喘着粗气,大口出气,小口进气,肺管似插了根针,不住干咳着。

席边,一幼一少守在床边。

那稚童拉着妇人之手,不住摇晃,滴着热泪,不住问:

“妈,妈,你怎么了,你生病了吗?”

那少年身材笔挺,双目如电,一身破旧布衣掩饰不住轩昂气度,见稚童伤心不止,却是默不作声。

“青书哥,你能救救我妈吗,你要救了我妈,以后我就再不调皮啦,都听你的话。”

稚童转过头来拉着少年的手,身子清瘦,衣衫破旧,抹着眼泪的模样,让人生怜。

少年喟叹道:“你母亲乃是气喘,此病难医,我也没有什么办法。”

稚童闻言,神情满是失落。

几日前,他母子上山挖野菜,发现这个人昏厥过去,母亲心善带回家照顾,如今已是大好了。

原是看在这人谈吐不凡,气度非常,想必是有见识的本事人,不料也是个光吃不干活的闲人懒汉。

想到平日母亲对这人颇为礼遇,心中便有些吃味,如今更是流着泪控诉道:

“你吃我家,喝我家,却不救我妈,你是个大坏蛋!”

席上妇女喘着气,咬着牙说道:“过儿,不许无礼。”

接着,又看向眼前的少年,忍着疼痛说道:“宋兄弟,我的病难治,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临走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过儿,你……”

少年面有愧色,正色道:“嫂嫂放心,我受杨家恩惠,此恩不敢相忘,我会照顾好杨过,将他教养成人。”

稚童闻言,反过来拉着妇人的手,说道:“妈,我不要跟着外人,你快好起来,过儿一定乖乖的不捣蛋,听你的话。”

妇人抚摸着稚童的脑袋,目光不舍,叮嘱道:“过儿好好跟着你宋大哥学本领,记住,要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千万……不能学坏了。”

话说完,妇人再无半点力气,躺在席上有气出没气进了。

半夜子时,妇人撒手而去。

岂不料阖家团圆佳节,却是亲人相隔阴阳之日,其间悲苦少有人可以感同身受。

在村中老人的帮助下,少年将妇人葬在后山下。

因家贫拮据,丧事只得简办,一抔黄土和一块木牌草草了事。

堂堂北丐高徒,年轻时也是个极为温娴侠义的美人,死后却只一片草席勉强裹身,连薄棺材都没有一副。

正值中秋佳节,来到理宗年间的宋青书,只感身世浮萍,世事无常,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