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大秦,秦始皇令我封神

作者:梧桐知蕙 | 分类: | 字数:56.2万

第105章 抬什么杠?

书名:穿越大秦,秦始皇令我封神 作者:梧桐知蕙 字数:2174 更新时间:2025-02-12 04:07:10

【“好,宋朝当时的风气确实如此,重文轻武是基调。

但就算古今风气不同,他批评卫青就批评吧,但为什么要用“舐痔”一词去侮辱呢?

司马迁都没这么说,人家就是说了个“上踞厕而视之”。

苏轼这么侮辱一个民族英雄合适吗?

还是有人认为他说得对?

认为汉武帝和卫青就是苏轼嘴里的那样?

但如果真的认为苏轼说的对,为什么又说我是站在制高点给他开设道德法庭?

请认真思考,这句话代表了什么?

表达了你们已经承认了苏轼这个事办得确实不道德,就算想站到制高点也站不上去。

把事实揭开就是这样,说明你们也认为苏轼这事道德有亏了,认为他不对。

那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还能抬什么杠?”】

『我说你们惹这哥干什么,他之前较劲是真把《史记》从头到尾翻一遍的』

『汉武帝和卫青真的罪不至此,凭什么被这样说啊』

『寸哥逻辑是真的硬,看得我目瞪口呆』

『主要他反应也好快啊,一瞬间就找到bug开始反击了』

『适合去辩论,却偏偏是个诗人』

以往都是他们各种怼别人,如今他们都承认的文豪被人这么怼,天幕之下的文人却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本以为这是后世武将对他们的偏见,却没想到这位后世竟然还是一位诗人。

下意识的,他们很想知道这个后世的诗词水平如何。

甚至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不如苏轼,才拿这件事说事。

看到这里,宋朝的武将都长吁一口气,将心中的闷气吐出。

之前宋朝的武将地位卑微,又不喜与人争论,经常在朝中抬不起头。

果然对骂这种事情,还是他们文人比较擅长。

望着天幕中喋喋不休的男生,他们难得的觉得这位后世文人很是可爱。

至于其他清醒被连番怼的文人也是畅快不已,天幕上的人就像他们的嘴替,说出了他们心中所想。

重文轻武确实是宋朝的风气,可他们也心里清楚。

靖康之耻,究其根本还是军事力量不强。

就算他们写再多诗文,也改变不了。

能改变这种局面的,只有像岳将军那种武将。

大秦,隰华殿。

在之前汉武帝和唐太宗的辩论中,站唐太宗的李左车和姬假都看不过去了。

这啥玩意儿,后世的风气也未免太过歪了。

刚拿下赤塔,继续往北打的蒙恬和扶苏也握紧了手中的剑。

怎么办,有点想把手中的武器对准后世了。

他们拼死拼活往外打,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家里安安心心胡言乱语的。

之前扶苏也在方思怡的教导下背过苏轼的诗,对他的文才也是欣赏不已。

而之前提到的《承天寺夜游》,有一段时间方思怡天天念叨。

特别是在工部几人在晚上从梦中醒来,接到紧急订单回去加班时。

“怀民亦未寝”总是在此刻被方思怡说起。

好奇问询过后,扶苏得知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事情,还一度为他们的兄弟情感到震惊。

没想到这样的文章,居然与污蔑前人的文章出自同一本书。

【“但最奇怪的地方就在这了。

我只是把他自己写过的文章摆了出来,只是不赞同他的言论,只是说了个事实,只是这个事实涉及到了苏轼的口德问题。

事确实有这么个事,文章也是苏轼自己写的。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边承认苏轼道德上有亏,一边又不让人讲事实。

还有,我这叫站在制高点吗?

连拼命维护他的人,都认为这件事他办得不道德。

我这还站什么制高点?

我一点都不高,是他这段话的道德水平太低了,把我衬托高了。

制高点这话还是你们有些人自己说的。

说实话,我就算不批评苏轼这件事,只是把苏轼这件事摆出来都会有人骂。

因为谁摆谁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谁摆谁就是开设道德法庭。

就算这件事是他们自己承认的事实。

正常的苏轼读者粉丝能接受他的不完美,大众也能接受苏轼的不完美。

可是就是有些人,一边嘴里说着能接受苏轼的不完美,一边又不让人说关于苏轼不完美的事实。”】

『讲实话本来就是人苏轼自己写的文章,又不是博主杜撰的,没必要上纲上线的』

『不是人家的私事为什么要拿网上说,好无聊』

『救命啊,这本来就是科普直播,给人答疑解惑了解历史的,当然要说这些事情啊』

『确实,博主也没说啥』

『他不是一直在说卫青是民族英雄,用这个压苏轼的话嘛』

『说民族英雄就是高了?就算不是民族英雄,卫青也没做什么值得让人这么骂吧』

『真的骂得太难听了,放到渣浪都可能被吞的程度』

明朝,有许多文人也都拜读过苏轼的文章,对他钦慕不已。

只是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特意去拿他之前写过的文章说事。

如今被单拎出来,倒是让人颇为不耻。

之前疯狂抨击朱祁镇土木堡之变的文人感到无语。

这种话用来骂他们的叫门天子,或者那个完颜构还行。

汉武帝.....真不至于。

在靖康之耻的照耀下,土木堡之变好像都逊色了许多。

虽然宋朝那几个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他们的战神也不差。

如果不是他,明朝怎么会沦落到和宋作对比。

秉承着要骂就要一视同仁 ,他又加了一些斥责宋君的话语。

这么一看,他们那位明景帝实在是太伟大了。

要不是他和于少保力挽狂澜,明就不会有那样还算悲壮的结局。

那位文人看了一眼手中未完成的文章,又洋洋洒洒写下一大段。

大秦,方思怡搓了搓手。

看着她的动作,嬴政向她投去一个眼神。

这个博主方思怡关注好几年了,特别牛。

很多时候他都在做历史科普,但是他的文才也不差,据说还被放到语文考试上了。

以方思怡对他的了解....

“政哥等着看吧,他后面肯定还有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