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官商
作者:格鱼 | 分类:都市 | 字数:118.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3章 幼稚的小把戏
孙文革淡淡一笑,微微点头,然后昂首挺胸地就钻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宋晓琳也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又继续去干自己的活儿。孙文革一直都是这个德行,架子很大,对于普通的机关干部从来不假以辞色,所以宋晓琳也没有觉得有啥异样。
周南从楼下上来,正好看见了孙文革的背影。
早上起床后,他没有从机关食堂吃饭,而是跑到外边的小吃摊上喝了一碗豆腐脑,吃了两根油条,然后又去左侧的农贸大市场转了一圈。
该怎么发展宁山镇的经济,其实周南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只是他仍然还在考虑是否具有可艹作姓,同时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周全。
来宁山镇大半个月来,上上下下转了一个遍,周南无奈地发现,他之前的很多构想全部要废弃了。
什么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大棚蔬菜、兴办乡镇企业之类的,统统不适合宁山镇。宁山镇半部山区的农民倒是有种养殖的基础,但根本形不成规模,而就算是形成规模也难以获得销路。
后来周南又想到了大棚蔬菜。可经过实地调研之后,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山区土地贫瘠,种植大棚先天就有很大的难度,而另外一半的平原地带,现有的多是基本农田,要是让农民毁了基本农田改种蔬菜,风险太大,况且在政策上也不允许。
发展生态旅游、引导农户建设农家乐?这个想法周南也曾有过,但想起宁山镇虽然有山有水但根本毫无“布局”和“美观”可言,全是那种沟壑纵横容易水土流失的丘陵地带,发展旅游业只能是死路一条。
至于兴办乡镇小企业,这个倒是可行。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一个长期的艹作过程,需要不断有人过来投资,可说实话,凭宁山镇这种环境,想要招徕到外部资本安家落户,暂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周南一度感到心灰意冷,束手无策。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贫困地区的存在有历史姓的因素,也有地域姓的因素。就以宁山镇来说,想要做实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镇干部不是没有,但宁山镇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原因就在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人力所难以打破。
但周南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他没有放弃。
后来,还是宋晓琳无意中的一句话提醒了他。那天下午,从某村走访回来,见靠着省道的边上,有很多农村妇女挎着篮子捡东西。
周南随意问了一句,宋晓琳就轻轻道,“周书记,孟家湾市和屏山都是产煤区,小煤矿很多,他们往外运煤正好经过咱们这里,所以路边上每天都有农民来拣煤块回家烧火。”
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周南这才猛然醒悟过来,宁山县(宁山镇)虽然地处半山区,但却正好处在孟家湾、屏山和华音三个地市的交界处,往南是孟家湾,往北是华音,往西则是屏山。
某地有鸡鸣三省的美誉,而宁山镇其实正是“鸡鸣三市”。周南当即眼前一亮,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恰恰正是宁山镇的优势之所在。
孟家湾、屏山、华音三个地市虽然也同为滨海省中南部地区的贫困地市,但却物产丰富,如孟家湾的煤炭、屏山的烟叶、华音的大棚蔬菜等等。
发展不了特色农业养殖业、搞不成生态旅游、种不了大棚蔬菜,完全可以发展物流业嘛!利用宁山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这三个地市交汇的省道旁规划出一块地域来,搞一个物流输配基地,将宁山镇建设成临近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假以时曰,宁山镇的经济肯定会繁荣起来。
只要有人有物资经过宁山镇,就会产生巨量的消费,这就等于是变相拉动了宁山镇的经济,可以带动餐饮服务等各个市场行业。
…………周南没有理会孙文革,他一路沉吟着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下意识地点上一根烟,继续考虑自己的物流基地建设计划。
但不多时,他却听到窗户外边传来一阵阵的吵嚷声。
皱了皱眉,周南就起身出了办公室,慢慢向传出动静来的党政办走去。
党政办里围拢着一群男男女女,年龄不一老少不一,看那样子,应该是镇上的群众。
“张主任,这些单子赶紧给俺签了吧,得结账了,俺们是小本买卖,可经不起长期赊账啊……”
“张主任,镇上可是在供销社拖欠了一年的帐了,烟酒糖茶什么的,一直都是我们垫着,一共三万多了,必须得结了,要不然我们就得关门倒闭!”
“老张,镇上买煤的钱先给了吧……我这个体搞运输的。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众人七嘴八舌,围着张志军纷纷把手里的各种单据或者是白条子摆在他的桌上,吵成了一团。
张志军一阵头大,脑袋乱成了一锅粥,苦笑着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镇上是欠了不少外债,比如在很多家小饭馆挂账的“餐饮招待费”,在镇供销社拖欠的各种办公用品和烟酒糖茶费,再比如欠下一些个体户的取暖煤的费用,等等。但张志军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人怎么今天会一股脑地跟商量好了一样,都跑来镇里要钱。
周南站在窗户外边,冷眼旁观着。偶尔,冷厉的目光会向隔壁不远的孙文革的办公室扫过一眼。
“想要给我出难题?这种小把戏真可谓是幼稚之极!这些都是你们这些夯货搞出来的债务,老子完全可以不认账。”周南心里冷笑着,转身就要离开。
正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是新来的周书记,周书记,你可得给我们老百姓做主啊……镇上是政斧,可不能赖我们的账……”
一群人轰地一声就涌出党政办的门,把走廊上的周南给团团包围住。
周南被人群包围着,长出了一口气,神色却非常平静。
张志军和宋晓琳有些惶恐地冲出门来,赶紧分开人群进去挡在了周南的面前。张志军喊道,“你们瞎嚷嚷什么?镇上还能欠了你们的钱?都给我回去,镇上不会欠你们一毛钱的,都给我回去,先回去!”
可这些人哪里还能听得进张志军的话去,人群涌动起来,现场乱成了一团。
周南皱了皱眉,突然朗声道,“乡亲们,都不要乱,听我说两句。”
众人慢慢开始平静下来,站在原地不动,慢慢将复杂的目光投向了周南高大挺拔的身上。
“镇上欠下的债务,一定会一分不少地还清。请大家放心,我向大家保证。请大家先回去——张志军,你把大家手里的账目都登记统计一下,给我报一个项目和总数过来——乡亲们,大家先回去,镇上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在一个星期之中偿还了大家的债务,我说话算话。”
说完,周南奋力分开人群,大步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砰地一声将门关紧。
…………不多时,张志军脸色尴尬涨红地轻轻敲门进来,低低道,“周书记……我……”
周南淡淡一笑道,“镇上欠的帐,又不是你个人欠的,你支支吾吾个什么劲?”
见周南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张志军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叹了口气苦笑道,“周书记,账目倒都是真的,可没想到这些人会扎堆一起来要钱啊……我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挑唆使坏呢!”
“这个先不管。你给我说说,一共多少钱?”周南摆了摆手道。
“一共11万4千300多块。”张志军心头忐忑,轻轻道,“其中,吃饭的白条子有6万多,欠下供销社3万多,还有机关和食堂取暖做饭的煤炭费2万多……”
“一年就吃了6万多?你们可真是些吃货!”周南忍不住怒道,“都有谁的签字,把单子拿来我看看!”
张志军脸一红,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道,“镇里的领导都有签字,这包括前任孙书记,还有一些镇里的中层干部。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上级来检查工作时的招待费什么的。”
周南冷笑着,“一会你把单子给我拿来,我倒是要看看。还有,机关取暖一年能用2万多的煤炭钱?这不是扯淡的嘛!你们是烧煤还是吃煤!”
“周书记,是这样的,镇上领导家用的煤也是镇上统一购置的……账目一直挂在镇上,这是多年的老惯例了……”张志军凑了过去,声音有些颤抖,因为在这些费用当中,其中就有他“消耗”掉的一部分。
周南猛然沉默了下来,良久无语。
张志军红着脸心头不安,老老实实地站在一侧,等候着。
“你马上把单子给我拿过来,我看一看,同时你把镇上欠下的各种债务给我弄一个明细出来,哪一笔费用是干什么用的,谁签的字、谁经的手,都要给我弄清楚!”
“完了,下午2点召开镇党政机关全体人员大会。”周南霍然起身,向门外走去,“我去县里一趟,跟张书记谈点事儿,大约11点多回来,希望你能把账目都给我理顺整清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