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妾跳入火海,暴虐凉王哭疯了
作者:奇点叁陆玖 | 分类: | 字数:52.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9章 ,/.
听到聂星宇的声音,李玉染放心不少,不是鞑子就好。
结果聂星宇下一句话,让她觉得,还不如鞑子来攻太行山!
“太原城被围,徐将军发强军令,所有将士速速赶回太原守城。”
聂星宇急速说完,又加一句:“徐将军说,太行山三十六寨的义士若出兵守城,他可除去三十六寨的罪名,招安为武将。”
李玉染疑惑:“他怎么知道洪校尉在太行山?
又怎么知道太行山有兵马能打鞑子?”
聂星宇还未答话,就听他后面的一个斥候道:
“我等奉命监视来攻太行山的鞑子,昨日一战,皆看在眼里,太行山气势如虹,一举击杀所有来犯鞑子。
此战已经传遍太原,徐将军称赞不已……”
李玉染打断他,问聂星宇:“昨天是你们躲在黑风寨的树林里?”
聂星宇点点头,下马将她拉到一旁,低声道:
“对不起李大哥,昨天我本来想出来见你的,但其他人不许。
我又怕他们回报时,给洪大哥安个勾结山匪的罪名,所以率先回城禀报。
鞑子三万铁蹄已到太原城外,徐将军广发英豪令,不管是山匪还是马贼,他都愿意招安共御外敌。
太山行的侠士都有大本事,李大哥请你劝他们,同去太原共击鞑子。”
李玉染对徐将军没有弃城而逃这一点,还是很赞赏的。
据她所知,北方连失数城,就是因为鞑子一打来,守城主将就弃城而逃,留下百姓被鞑子俘去为奴或是屠杀。
她哪知道,徐将军不弃城的最重要原因是,已经接到凌牧萧秘信,再坚守十天,他的大军就能赶到。
也因此,李玉染余生无数次都在后悔这一天,她为什么没有假装没听到聂星宇的喊声,头也不回地跑路呢?
而不是又一次心软,和聂心宇一起回到黑风寨,将余将军要招安太行山三十六寨的消息告诉蓝松。
洪阳先一步带着太原府兵,和他在太行山收买的奴隶,凑了三百人先回太原城。
他让李玉染留下等着三十六寨商量出结果,他悄悄对李玉染道:
“不管三十六寨是愿意招安,共同御敌。
还是不愿意招安,坚守太行山不出。你都别再回太原了,速速南下去。”
李玉染点头应下,本想让洪阳带走一架投石机,结果洪阳不要,还叮嘱她:
“别让徐将军知道这是你弄出来的武器,否则他定会将你留在军中。
若再知道你是女子,肯定让你做他的女人,到时候你脱身就更难了。
趁你的名声不显,快快离开,就说这投石机是太行山的不传之秘。”
洪阳这是真心为她打算,若换个心机叵测之人,说不定会拿她跟徐将军换军功,再不济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也是一大助力。
洪阳越是对她真诚,她越是觉得愧疚。咬牙道:
“我跟大哥同去太原,等太原城平安之后,我再南下。”
洪阳推她走:“太原城平安了,北方还有失地要收复,鞑子除不尽,就永远有战事。
你不能跟在大哥身边一辈子啊!快走,让斥候打探到你的本事,就真的走不了了。”
李玉染送别洪阳,回去旁听翁老召开的议会,除了雷咧对她的态度依旧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剩下的寨主对她都很客气。
想着跟她打好关系,能便宜点多订几架投石机。
对于是否要招安,是否要出兵去解太原之围。
现场吵的不可开交,整体分成三队,一队想招安,从山匪变成武官,那滋味还是挺美妙的。
并且对儿孙后代也好啊,总不能子子孙孙都顶着山匪的名头吧!
一队只想苟在太行山,鞑子来太行山,咱们就打,不来咱们就别管了。
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太原城跟咱们有什么关系?鞑子和太原府兵杀个你死我活,对咱们更有利。
一队是保持中立,表示听翁老的,让招安咱就招安当官,不招安咱就接着当山匪。
其中还有一个刺头则表示,凭什么被太原府兵招安?
不如趁鞑子和太原府兵两败俱伤之际,咱们去占了太原城,战山为王有什么意思,战城裂土为王才不负男儿大志!
呃,这个刺头就是雷咧,李玉染不觉得他勇,反而觉得他脑瓜子不太聪明的亚子。
若没有投石机,加上她和蓝松顺利杀了首领,三千鞑子就够你们三十六寨苦头吃了。
特别是你的寨子,死伤惨重。现在凑三百兵力都难,你还想占太原?
她翻个白眼,暗暗摇头,这个表情把雷咧给气的鼻孔喷火,指着她骂:
“小矮子,你是什么意思?瞧不起老子是不是?”
在场众人皆吓一跳,忙打圆场,因为他们都从秦距口中听说,李逍杀雷鸣,是因为雷鸣骂他小矮子。
生怕李逍一怒之下,又把雷咧给杀了。
结果李逍一点也不生气,还笑道:“怎么敢啊!
我当然佩服雷大当家心怀大志。那你就去占领太原嘛,知道路线吗?要不要我给你领路?”
第189章 ,/.
雷咧脸涨的通红:“老子是说,等鞑子和太原府兵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再去占领太原城,又不是说现在就去。”
李玉染挑眉笑道:“你觉得鞑子攻破太原城,会不打太行山?
现在有太原城在前面挡着,鞑子最多派几千兵力来。
等太原城一破,数万铁蹄直取太行山,你还占太原城为王,能在太行山占个坟头,保个全尸就不错了!”
雷咧大怒,站起来要打她,被旁人拉住。
李玉染的话让翁老等人陷入沉思,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并且,召安为官,对于翁老来说,诱惑太大了!
如果能从他手上,将太行山三十六寨由匪变为官,那他将成为名留千古!
当即翁老拍案决定,应徐将军之召,太山行出兵援太原城,由蓝松领兵,各寨青壮皆入征。
然后李玉染就发现一个漏洞,那就是洪阳忘了留一个引荐人。
现在她成了在场唯一个官方人员,必须由她来做引荐人。
这个倒还有补救的办法,就是让蓝松到了太原城,先找到洪阳或聂星宇。
但另一个让她不得不随军的理由是蓝松给的,他要带着投石机同去,而投石机的拆卸和组装,蓝松还不熟悉,需要她在一旁指点。
战场上分秒必争,若因投石机的问题导致太行山兄弟死伤惨重,蓝松这个首领就责任重大,他也没脸再回太行山。
见李逍依旧在犹豫,蓝松决定来软的,用恳求的眼神看着她道:
“你不是说很喜欢我和并肩作战吗?之前都是我在你背后,这一回就当是换你帮我。
我初次领兵,若不能让众人信服,一统太行山就成了笑话。”
他这么说,李玉染若再不同意,就太不够朋友了。
就算咱是卖投石机的,也要有点售后意识。
反正已经在太原耽误了这么久,再耽误几天也没什么关系。
就这样,她再次换回太原府兵的打扮,拿着府兵腰牌,充做召安山匪的引荐官。
看着蓝松点兵,她则召集人手拆卸打包投石机,这确实是个技术活,若由着下面人胡来,很容易损坏零件,到了战场上,坏一个零件就没法使用。
兵贵神速,蓝松还担心北边的马贼比他们的速度快,成了第一个应召的帮派,被徐将军器重。既然已经确定要招安,那就要做第一。
他和李玉染先带着骑兵赶往太原城报到,步兵和押运投石机的奴隶在后方。
星夜兼程,当他们再次来到梧镇的时候,看着遍地焦土,没参与此战的寨主们怒不可遏。
鞑子真是太无人性了!真是把汉人当两脚羊啊!
本来是为了名与利才同意召安的寨主们,这会觉得,就算不召安为官,他们也要去猎杀鞑子!
梧镇的百姓每年还要给太行山送些保护费,这也算是他们的地盘,岂容外族在些胡为!
每路过一个被屠杀焚烧的县镇,寨主们的怒火就增多一份,没想到太行山外已经成了这样一片焦土炼狱!
他们不敢想象,如果太原城失守,太行山将会变成什么样?
等赶到太原城下的时候,李玉染才发现自己完全是多余的,哪里还需要她这个引荐官!
离得老远就有斥候赶来询问,一听是应召而来的,立即问明兵力,当问到军名的时候,蓝松灵机一动道:
“太行山军。”
那斥候又问:“太行山军擅守山关还是守水路?”
蓝松给他一个白眼,李玉染忙道:“擅守山。”
那斥候立即给一道军令:
“太行山军守悬瓮山西南关口,绝不可放一个鞑子过此关!”
随即便给蓝松一个令牌、一张太原军旗和一张极粗糙的舆图,让他速速带兵前去。
此关已经被鞑子强攻数日,我军死伤无数,急需兵力援助。
同样,如果太行山军擅水攻,还有汾河渡口等着援军。
李玉染突然明白洪阳面对她的心情,不禁学着洪阳苦口婆心地劝蓝松:
“在军中收敛一下你的性子,不能像在太行山一样肆意。”
蓝松无语地摊手道:
“是那人太蠢!我都叫太行山军了,他还问擅守山关还是水路?”
李玉染笑道:“军中常有这样例行式问话的存在。
我还见过,人家征兵的站在他面前,他还问性别。”学着蓝松的姿势,无语地摊手摇头。
结果蓝松定定地看着她道:“如果还有你这样的兵,人家确实要问一声啊!”
这下换李玉染无语,瞪着他道:
“也许世上还有一个叫太行山的河呢!人家问一下你擅不擅水怎么了?”
蓝松突然咧嘴一笑,凑到她耳边道:“你终于笑了。我发现你到了太原城就很紧张,是不是你男人在这里?”
李逍一副吓一跳的表情:“他要在这里,我早就掘地三尺躲起来了。
咱们是来打仗的,能不能别提他。”
蓝松用一种很淡定,但明显又很在意的语气道:
“你男人到底是谁?是官还是商?你怎么这么爱他?”
李逍咬牙道:“你再说这个话题,我就调头走人!
你哪只眼睛看出来我爱他了?我就是躲他才跑这么远的。”
“哪谁知道呢,我看戏本子上说,美人都爱和男人玩,我逃你追。
我逃逃逃,你追追追的戏码。
不逃个三五回,两人都不算相爱。
你这么美,说不定也在跟你男人玩这个。”
李逍气的仰倒:“你正经书不看,净看这些邪书!
你再胡说,我真不管你了!”
蓝松突然深情地看着她,语气认真地问:
“如果我立了军功,成了将军,能不能和你男人抢你?”
我是山匪,你不愿意留下来我能理解。
我若成了将军,你是否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呢?
李玉染用很肯定地语气回答他:“不能!
我就是为了不当被人抢来抢去的物件,才走上一条凶险之路。
如果你尊重我,以后再不要说这样的话。”
蓝松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蓝大当家,不对,快看看你的军令,你现在是什么官职?”
蓝松把军令抛给她,李逍展开一看,失笑道:
“官挺高啊!正六品昭武校尉,嗯,比我大哥那个校尉有档次!
敢问蓝校尉,咱们是速速赶到悬瓮山西南关口,还是等投石机送来再去?”
蓝松不加思索地道:“先赶去看看,别本校尉的人马还没到,关口就被鞑子破了。”
李逍想打听一下洪阳去了哪,结果路上也没碰到一个斥候。
当一行人赶到悬瓮山西南关口时,不足百个太原府兵,正带着几百个衣衫褴褛的罪奴,与一支百人小队的鞑子激战。
一看有援军赶至,那太原府兵队长大喜喊道:“援军来了!”
见只有一个府兵,带着一群明显是才召安或临时抓的青壮,这队长又担忧起来。
这支军队别跟之前赶来的几支杂军一样,连一天都抵不住。
就连他们这些太原府老兵,来时三百人,如今只留下几十人了。
这支鞑子小队只是前锋,后面的鞑子大军即将兵临关外。
结果让这队长大开眼界,只见那个不知官阶的府兵举起令牌高喊道:
“大夏太原府昭武校尉在此,将士们,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