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来自未来
作者:低不就 | 分类:都市 | 字数:143.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八十章 深海水库的由来
《重磅!浩海投资以676亿港币的价格出售了港岛的保利能源、保利建设与保利金融三家集团公司!》
《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以26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港岛三家集团公司!》
《牛!一进一出,浩海投资转手之间就赚取几百亿利润!》
《保利能源公司被中国资本收购后,火速拿下港岛的淡水供应!》
《供水量增长百分之两百,从明年开始保利能源公司要向港岛地区年供水3亿立方米!》
合约还没有正式签署,港岛的媒体已经在疯狂报道这次收购事件了,该事件也迅速成为了全港岛的热门话题。
港媒这样报道也没有错,经过重组之后,获利最大的就是望北集团了,浩海投资以这个价格出售三家能源公司确实是获利几百亿港币。
三家集团公司中市值最低的是保利建设,净值还不到十亿港币,林枫转走了工商银行托盘银行获得土地与房产物业之后市值也不大,所以保利金融的净值也不多。
唯独保利能源集团的市值最大,但也被林枫把旗下的可转土地都转到了望北集团旗下,整体净值大约在三百亿港币左右,剩下的就是还有五百亿港币的贷款了。
这次发行企业债的主任务就放在了望北集团身上,望北集团一家就承担了百分之八十的发行任务。
剩下的企业债保利建设要发行一亿美元,保利能源发行五亿美元,保利金融发行十亿美元,总共是八十亿美元的企业债。
这三家集团公司由于债券收益高发行数量又少,所以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发行完毕了,但望北集团的企业债发行却遇到了大困难。
“困难竟然这么大?难道你们没有公布望北集团的资产状况吗?”林枫眉头紧锁地问道,十余天过去了,望北集团竟然只发行出去了十多亿美元的债券。
林珊说道,“怎么没有公布,而且是普华、永道与勤德三家会计事务所的资产审计报告,公布的总资产净值是1200港币。”
林枫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发行这么少的原因就是投资人不看好港岛的未来,所以他们对于望北集团的资产全部在土地与房产物业上并不放心。
“还差多少?”
“五十一亿美元,现在只发行出去了十三亿美元,这还是我动用了关系的结果。”
林珊也很无奈,最近港岛移民人数很多,国际资本对港岛的未来都充满了疑虑,真正敢在这时候投钱的人并不多。
“要不咱们自己偷偷买一些?”
林珊无语道,“你又想做掩耳盗铃的事情吗?这种事上瘾是吧?”
林枫苦笑道,“我这不是发愁吗?你都不能解决的事情,我就更没注意了。”
林珊道,“你要是好好动动脑子,肯定能够解决的,只是不不想动脑子,只想做甩手掌柜而已。”
“怎么这么说,要不你提醒我一下?”
“我不知道怎么提醒你,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有办法!”林珊很笃定地说道,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但她就是相信林枫能够做到这一点。
林枫愁的使劲揉搓自己的脸,最后索性说道,“不想了,咱们去深海水库,看看专家们给咱们的新建议是什么!”
港岛是个靠海的岛屿港口,境内没有什么大的河流湖泊,降水分配也相当不均,严重缺乏淡水资源。
早期的港岛并没有多少居民,靠山间溪水和少数水井已经足以满足本地的饮水需要。
不过自从《南京条约》以来,涌入港岛的人数越来越多,于是很快,淡水资源的矛盾就显现了出来。
作为应对,港英政府在境内兴建了若干储水塘,但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一旦遇到天旱,就会产生严重的“水荒”。
如1902年,港岛就遭遇大旱,不得不每日限制供水1小时。1929年的水荒,6个池塘有5个干涸,政府被迫实行七级制水,就是所有人都必须去供水站定额取水。
到了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矛盾更显突出,50年代末,华南又经历春旱。
一些港岛的亲中派就觉得,靠着内地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何不利用呢?
于是就提出了向内地购买水资源的建议,而内地立刻对此表示欢迎,说我们愿意为港岛同胞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但是,当时的港英政府对中国可是非常忌惮的,生怕一旦从内地引水,将从此成为政治上的包袱,从此受制于中国。
所以从一开始,港英政府就把这件事视为政治事件,而不是单纯的商业事件,当时的港督柏立基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为解燃眉之急,暂时从中国取水。
不过,为了防止落下口实,英国政府坚持付钱买水,而不接受中国的免费提供。
而同时,又坚持以“港岛当局”,而不是港府的名义签订协议,总而言之,就是内心把这当做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但表面上却又拼命淡化其政治色彩。
为了支援港岛,中国于1959年底开始兴建深海水库,并于次年3月5日蓄水。建成之后,根据协议,每年向香港供水50亿加仑,即2275万立方米。
至于价格,由于英政府坚持付费,因此定了一个象征性的价钱,即每千加仑仅收人民币1毛,便宜得不能再便宜,聊胜于无而已。
但这些工程尚未完成,1962年秋到1963年初夏期间,港岛便又发生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水荒,不得不再次宣布“制水”。
每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只能供应4个小时,除了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之外,各行各业因为缺水停工,更是损失惨重。
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月光光,照港岛,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无水荒”,便是1963年大水荒的生动写照。
意识到淡水问题已经成为香港发展的命脉所在,港英政府不得不再次求助于内地,向粤省提出供水请求。
粤省予以热情回应,不但同意深海水库增加60亿加仑对香港的供水,还允许港岛派出轮船到珠江口采集淡水,运回港岛。
只不过,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港岛的困难,于是,为了长远着想,双方便开始探讨从东江引水,补给港岛的方案。
当时中央政府对这个问题也是极其重视,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中国提出,可以从东江修筑一条运河水道,分级引水至深海水库,从而增加对香港的供水量。
而这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费用,可以完全由中国自己承担,港府不出一分钱,而每年的水价也只需以正常合理的价格支付。
看到这里就可知道咱们是多么的仁义至尽了,可换来的是什么?
换来的是港独们的攻击,他们把内地每年向港岛的供水恩惠,贬低为是以钱买货的商业交易,甚至还叫嚣“买得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