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泳
作者:马书军 | 分类:都市 | 字数:1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四章
“五年,从没,也不再想走出这大山。”
“和家人联系过没?”
“没有,也不想。”
“你以什么为生?”
“几年前,当我游荡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原始一片,就决定在这里隐姓埋名,老死余生。那时这里有一个林站护林点,就一个护林员,年轻,忍不住寂寞,问了我的事,就和我商量,让我替他护林,每月给我五百块钱,我说钱不钱的无所谓,管吃就行。”
马杰感慨万分,无言以对,心想,白雪如果刚才在场搞个直播,一定又能弄个几十万。
翻箱倒柜,忙里忙外,黄wenge张罗了一桌子菜,一条咸鱼,一盘腊肉,一碗炒鸡蛋,一盘炖鸡,四荤,一碗野韭菜,一包花生米,一碟蒜泥,一包萝卜干,四素。
马杰感慨万分,虽然碗盘不够,但四荤四素,八个菜,虽然简陋,但绝对正宗标准的家乡待客之道。
黄wenge又从床下翻出一瓶酒,“兄弟别见怪,老哥我条件有限,这酒还是过年时人家护林员送我的。”
扭开瓶盖,没有酒杯,马杰直接对瓶,“咕咚,咕咚”两口,小半瓶下肚,直感五脏六腑火烧一般。挑块腊肉,然后诚恳的对黄wenge说,“和我妈妈做的一个味道。”
又啃过一个鸡腿,马杰问,“老哥今后有啥打算?”
“没有。”
“所谓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再回故乡,何以面对父老乡亲?”黄wenge的话显露着无奈。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故乡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梦。”
“有时想起家乡了,我便遥望北方,忍不住落泪。那是我的故乡,回不去的故乡。”
马杰不再说话,知道他不是不想听,而是不敢听。那些信息会勾起他年少时那些美好的回忆,曾经鱼跃龙门,意气风发,如今物是人非,孤独和衰老只会让他更加痛心。
马杰想,有些东西或许只有时间或者遗忘才能治好。
酒干菜净,直到白剑平和平头找来,马杰才和黄wenge告别。
一路上,马杰告诉两人,这顿饭,是马杰近年来吃过的最好的最有味的一顿饭。
两天后,回到市里,白雪说这两天她看了几个本家亲戚和同学,今天几个朋友安排参观民族村。
同行的除了马杰,白雪,还有白雪的闺蜜孙小丽和其老公贾明月,杜新红和其老公张浩宇,另外还有一个宋军和其妻子卫思雨。
孙小丽,杜新红,宋军,和白雪四人高中同学,听白雪介绍,孙小丽,杜新红两人高中毕业不久就结了婚。宋军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在政府上班,听说还是一个小领导,宋军的妻子卫思雨也公务员,两人在一个单位上班。几个人中,孙小丽的老公贾明月岁数最大,比马杰们要大五六岁。
马杰发现,全国游玩大同小异,无非吃喝玩乐。
由于人多,开了两辆车,男的坐一辆,女的坐一辆。
可能都年轻人,也可能一行人又把马杰当成了白雪的男朋友,因此一路欢歌笑语。
很快,就到了景区。在入口,白雪要去买票,宋军忙拦住说,“到咱这地盘,还用买票。”然后掏出电话,四处一通乱打,终于景区跑来一个人,将车引了进去。马杰想,这可能是这个国家的通病,不在钱多少,关键是面子问题。
进了景区,一通乱转,马杰发现这里看点居然不少。
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
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当地民族文化的缩影,
彝寨,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
民居吊角楼,错落有致;一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
几个男的可能以前都来过,转了一会兴趣就大减,懒散的跟在后面,而马杰第一次来,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就乱闯乱撞,哪稀奇好玩去哪,逛个不亦乐乎。而几个女的,专挑民族服装店进,兴趣比马杰还高涨。
不觉已日落西山,景区比白天更热闹了。几个人来到宋军安排好的酒店。
一凡洗漱之后,来到餐厅吃饭,坐下之后,马杰被一桌子菜惊的目瞪口呆,坛酒,猪、鸡、鱼、鸭肉、牛肉一大桌,还有一盘油炸蚂蚱,还有好几个马杰叫不上来名字的菜。
马杰想这地方人就是会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这里人喝酒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豪爽,这杯酒就当为兄弟接风。”马杰还没看完菜,宋军已端起一杯酒,在马杰面前一敬,然后一饮而尽。
马杰不知道这里礼数,慌的忙端起面前的酒杯要喝,宋军拦住说,你不用喝完,我们一圈敬完你喝完就行了。
马杰疑惑,喝了一口,端着剩下的酒,看着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