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作者:比拉夫大王 | 分类:都市 | 字数:169.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21章 种肥同播
这台机器通体被涂成红色,这也是时风厂现在使用的vi色,大家基本上一看到这种红色,就知道是时风厂的农机;整体造型和播种机看起了有几分相似,但在出料口上却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茅兆平很是好奇,连忙询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兄弟,这台机器是做啥子滴?以前好像没见过啊!”
“肯定没见过么,这是我们厂刚刚研发出来的,还没有确定最终型号,更没有开始大规模生产,现在摆出来,只是给大家看一看,让大家提前有所了解,免得将来正式开始出售了,大家还不知道是咋回事!”工作人员解释道。
“嗨,你说了这么半天,咋还是没说这是啥机器?是不是更先进的播种机?”旁边有人脾气比较急,马上就追问道。
工作人员扫了一眼他胸口的卡牌,“哦,是吴老板啊,吴老板你不用着急,我这就给你们讲,这是一台种肥同播机!我们以前种玉米的时候,都要先撒肥料再播种,最少也要在田里走两遍,现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你们看这两个槽口,种子从这个槽口进去,肥料从这个槽口进去,然后出料的时候一排种子,一排化肥,化肥正好在种子周围,一次性就能完成施肥、播种两项工作!跟以前相比,可是省了大功夫了!”
“能不能到地里给我们演示下?”吴顺昌来了兴趣,他这些年带着村里的亲朋好友组了一支全机械化的麦客队伍,每到农忙时节就带着机器到处招揽生意,因为他做事细致、收费公道,所以树立了很好的名声,往往每年种植季还没有开始,沿线的客户就把他的时间给订满了。
因为他长期在时风厂购买各种农机及配件,现如今也成了时风厂的大客户,厂里每年年底开会的时候都会给他发邀请函,吴顺昌也是每年必到,因为时风厂会在会上宣布明年的销售价格、优惠政策、新型机器等重要消息,提前弄清楚了可以帮他更好地规划明年的发展策略。
“对对对,我们也想看下。”茅兆平也出声附和,然后跟吴顺昌交换了名片,每年年底的会议,对这些代理商和大客户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互相拓展人脉、交流经验,有时候偶尔一句话就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既然摆出来了,那就肯定有演示环节吗!”工作人员伸手往后一指,“后面试验田里正在播冬小麦,用的就是这种种肥同播一体机,你们顺着指示牌过去就能看到了!”
吴顺昌和茅兆平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到地方一看只见果然有两台机器在地里播种,可以清晰地瞅见一排种子、一排肥料均匀地洒在地里然后盖好,跑过去挖开一看,每个坑窝里的麦种和化肥数量几乎完全一样。
“不对吧?种子跟肥料这么近?不怕把种子烧坏了?而且将来还要追肥,追肥的时候又咋办?”吴顺昌和茅兆平看过之后,同时发出疑问,这种播种方式和他们习惯的老办法截然不同。
以前都是满地撒肥料,撒完了再播种,等出苗后再追撒一遍肥料,如此才能满足农作物生产所需,要是只撒一遍肥料,庄稼的长势肯定不好,今年也就没指望能有个好收成了。
而现在时风厂的这种新机器则是把肥料和种子放到一起,按照吴顺昌和茅兆平以往的经验,肥料一下放这么多,而且和种子紧挨着,肯定会把种子烧坏,时风厂这么牛逼的农机厂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很快工作人员就给他们解释了,“你说的其实也没错,要是使用我们现在用的化肥,不管是速效肥还是复合肥,确实有可能把种子给烧坏了!但是你再看,我们现在撒的化肥跟你们之前用的有啥区别?”
“咦,好像确实不一样哈!”吴顺昌连忙从坑窝里拿起几颗化肥放在手心仔细研究,只见这些颗粒比他之前用过的尿素、复合肥都要大,而且外面似乎好像还包了一层什么东西。
“这是焦工最近研发的缓释肥,外面包的这一层是保护膜,可以延缓化肥有效成分释放的速度!”工作人员继续给他们解释道,“我们以前用的化肥都是满地撒,也满地挥发,随着水到处流,好多有效成分就这么浪费了,所以过段时间等庄稼到了生长期的时候还要追肥,不然就长不好!但是肥料用多了吧,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营养物质流失,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年化肥施用量越来越高了?”
“是啊,原先可能一袋子化肥庄稼就能长得很不错了,现在起码得一袋子半。”关于这一点,吴顺昌和茅兆平也是深有体会。
“这就是过度施肥带来的坏处,过多、过频的使用化学肥料,特别是钾肥与铵态氮类肥的使用,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而这种缓释肥则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壤板结的速度,如果再结合不同种类农作物轮耕、添加农家有机肥等方法,甚至可以让板结的土壤重新恢复......”工作人员继续给他们介绍。
然后指着吴顺昌手心的颗粒继续说道,“这一层薄膜你们看着似乎挺光滑,但上面其实是有很多看不见的小孔,里面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这些小孔缓慢地释放出来,滋养植物的根部,促进幼苗生长;因为释放速度缓慢,所以不用担心幼苗会被肥料烧死,因为有薄膜的保护,所以释放养分的时间特别长,可以一直持续到小麦生长期,根本不需要追肥就能让小麦获得丰收!”
“冬小麦的生长周期在七到八个月之间,而我们这款缓释肥的释放周期正好也是七到八个月,正好可以完全覆盖冬小麦生长的全过程,能够全程提供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所以才有了这款种肥一体播种机,你要是继续用以前的速效肥或者复合肥,那肯定不行!”
“懂了,这就好比我以前弄果树苗的时候,给苗木旁边绑个塑料瓶,然后扎个小洞,水就可以从小洞里流出来,果树苗一直到长成能拿出去卖都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茅兆平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对,你这个例子举得好!就是这个道理!”工作人员听了眼睛一亮,赶紧把这段说辞记下来,打算回去修改修改拿来给下一波参观者解说,这个例子非常浅显易懂,他们肯定一听就能明白。
吴顺昌马上意识到,如果这项技术可以推广,那么他的机械化麦客队伍就得赶紧更换装备,因为拖拉机在地里跑一趟就能同时解决施肥、播种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剩下一个了,“我滴个乖乖,现在都这么厉害了?给这么小的化肥粒外面包膜,这得下多大的功夫啊?这化肥一定很贵吧?”
“嗯,现在确实不便宜,比普通化肥贵得多,一般老百姓还用不起,只能先供应试验田或者一些比较值钱的经济作物使用!”工作人员倒也没否认这一点,“但是这比最早已经好太多了,最早的时候连花农都用不起我们的化肥,现在价格降了好几次,只要是利润稍微高一点儿的经济作物种植户,也都慢慢地可以接受了!照这个速度下去,再过几年,种庄稼的也能用了!”
“所以这台机器普通人暂时还用不上,我们现在造出来主要是供应公司自己的试验田用!不过你们先熟悉下也没坏处,提前知道了,等过几年缓释肥的价格降下去之后,就能在全国铺开了,你们比别人早知道这些,到时候肯定能多赚不少钱!”时风厂并不急着马上就开始销售这款种肥一体播种机,他们现在拿出来,只是给诸多代理商、大客户提前留个印象。
同时他们也不害怕其它农机生产企业来偷师,因为这项技术可不只是机械的问题,还需要了解缓释肥的性能,而除了惠农之外,其它农机生产商可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能有专门研究缓释肥的兄弟公司进行配合。
“能让我试下不?”吴顺昌喜欢琢磨各种农机,现在看到一款全新的农机,那肯定想上手操作一番。
“既然拿出来了,肯定要让你们试么?这机器跟普通播种机的操作有些区别,我来慢慢教你!”驾驶员给吴顺昌腾了位置,吴顺昌上车按照他的教导,开始慢慢尝试着启动、播种、前进、后退等操作。
操作这款种肥一体播种机确实比普通播种机要复杂一些,毕竟多了一项功能么,需要控制株距、行距、速度还要种子、化肥的用量等等,远没有之前那么简单;不过吴顺昌这些年开过的农机实在是太多了,要论各种农机的操作技术,那怕放眼全国,他也是第一流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还是很快就上手了,已经可以不用驾驶员的指导,自己就操作着机器在地里跑了几个来回。
“让我也试试!”播种机回来,还没等停稳,茅兆平就跳了上去,他在旁边看了半天,早就想上去操作一番了。
“用这种化肥产量能提高多少?”吴顺昌下来后马上问道,这种机器如果真的能推广,对他来说是好事,而且还是大好事,因为一次性就能解决撒肥料和播种两项工作,大大节省了麦客队伍的工作时间,同样的时间就能多播几亩地,而他们的收入可是按照播种面积的大小来计算的。
按照刚才的速度,一亩地连播种带施肥大概需要二十分钟,一个小时就是三亩地,要是统筹安排得好,一天时间从早干到晚,能播五十亩的地,按照现在一亩地十块的行情计算,那就是五百块的收入!
这生意能做啊!比现在赚得多多了,吴顺昌稍微算了下,就看到了这种机器对自己生意的影响,那么问题就只剩下一个了,这种化肥到底能不能让农民接受。
“之前用这种办法种的玉米已经收了,平均一亩地能增产一百五十到二百斤之间,小麦实验虽然还没完成,但是按照我们估算,增产的比例也不会低,要是能把价格打下去,肯定有人抢着要!”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个乐观的答复。
“你们这些样机就一直放在厂里?我要是想提前学技术,你们包不包教?”有了他这句话就够了,吴顺昌已经做出决定,先提前把种肥一体播种机的操作技术、常见维修技术都学会了,这样等缓释肥铺开之后,他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开着这种播种机到处揽生意了!
趁着第一年机器还没有铺开刚好可以挣笔快钱,那时候市面上这种机器肯定不会很多,一亩地收多少钱他们说了算;等第二年机器越来越多的时候,价格肯定会被打下去,吴顺昌这是准备喝头汤了。
“你们只要想学,随时可以过来!”工作人员爽快地答应下来,都是老客户了,吴顺昌每年都会来时风厂购买农机,这点优待还是要给的。
其实看到这些老客户很快就接受了种肥一体机,时风厂的工作人员也很高兴,因为这对他们也是一件大好事,种肥一体机和缓释肥是相辅相成的,一旦获得成功,两家公司都能获得巨大的销量。
接下来一段时间,两家公司都有工作要完成,化肥厂尽量降低缓释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时风厂同样需要降低一体机的成本,同时还得增加产品的可靠性、耐操性,以便将来农户使用。
而就在时风厂开会的同时,焦高亮则带着缓释肥研究小组的成员,带着新研发出来的样品一路南下,抵达某个重要实验中心,这批样品将在这里接受新一轮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