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578.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
“与乱相终始,无定虑而好逞其意计者。”————————【读通鉴论·卷九】
麋贞在此时表现出商人的精明,她既为夫家、又为娘家、更为自己盘算过后,笃定的认为吴苋是最适合做自己王辅妻子的人。她丢下一块糕点让黄狗轻嗅浅舐,若有所指的开口道:“妹妹尚未订亲吧?”
吴苋脸色一红,脚尖划着地面:“以前是有,但出了变故,所以谈不成了。”
麋贞松了口气,笑容更甚了:“那你看我家季子如何?”
吴苋不愿背后说人短长,敷衍般的说了几句,忽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脸腾地红了:“这、怎忽然说起这个了?”
麋贞面露一丝怀念之色,早两年她也是这样羞谈嫁娶,如今成了有夫之妇,面皮也厚些了:“怎么说不得?难道你家叔伯、阿兄,都没有为你早做料想?”
王辅在长安的声名与其兄相比犹如天壤,吴苋几次远远地见到王辅,对方的眼神竟与街头纨绔有几分相仿,故而给她的影响也不如何好。
吴苋正想着该怎么回绝对方这一番‘好意’,听对方提到叔伯兄弟,正好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推辞:“叔父听相者说我面相大贵,正要打点关节让我入宫。若非今年,想必就是明年了。”说着,她握住麋贞的手,依依不舍:“以后再见可就难了,我本还想着抱一抱你的孩子呢。”
“哪来的孩子,休得胡说。”麋贞脸色一红,挣开对方的手,对吴苋的推辞不以为然,入宫做采女也没什么,只要不是做妃嫔或是许配给别家,王辅若真是喜欢,凭他一句话求过来就是了,那时吴氏更无拒绝的理由。
麋贞如是想到,心里也就不再着急催问,顺着话往下答道:“……做采女无非是几年的功夫,又不是见不到了。”
吴苋拿脚尖碰了碰黄狗的小腿,不知在想些什么。
闺中平静的日子似乎与外间的纷纭没有干系,长安的一部人女眷、亲贵仍在过着他们认为的太平日子。而远在西陲的雍凉正刮起何等样的风沙却无人问津,直到雍州刺史、领建威将军钟繇向长安传来的一封奏报,这才彻底唤醒了人们脑海中对羌胡叛军寇略三辅的那一段遗忘已久、回顾犹新的记忆。
在消息流传出去、震惊关中的前几天,司空赵温、太尉董承、尚书令吴硕、侍中杨琦这四个重臣就此事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钟元常的奏报上称,凉州韩遂奉袁绍所赐官爵印绶,用伪帝‘兴平’年号,携诸羌举兵造反。如今叛军已攻破武威、杀其太守,正南下汉阳。”赵温将奏疏搁在桌案上,又点了点另一份与其同时呈报的奏疏:“这是汉阳太守射文固的告急奏报,所述如一。”
一旁有尚书郎规矩的拿过两份奏疏,轮流传递下去,几人略扫几眼,不用看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杨琦仔细看着钟繇的奏疏,轻声道:“此事宜速呈关东,请天子悉知并筹划定计。”
说完,杨琦便将探询的目光投向赵温。
“报送天子,自是应有之意。”赵温不动声色的喝了口茶,淡淡说道:“天子东征前,曾道我等凡事要先有主张,不可一味的转呈转送。而况关东往来费时旬月,贻误战机,是故在此前我等就该有所应对。”
董承欣喜若狂,这等候已久的消息不仅可以压下当前的舆论,更能让他改变被动的处境。一想到忍耐这么多天,终于事情开始沿着他们预测的方向进行时,董承嘴角便忍不住上扬。
正在皱眉与杨琦议论的赵温忽然往身旁看了一眼,有些奇怪的说道:“太尉近来是有何喜事么?”
董承一惊,刚要说话,却听杨琦不冷不热的说道:“新纳美妾,焉能不喜?”
“杨公说话可得有实据。”董承很有底气的说道:“如若不信,大可带一干人等往我府上探看。”
杨琦还未说话,赵温便开口打起了圆场,说道:“好了,此事就让他过去吧。眼下以御敌为先,我等就不要再起什么口舌了。”
吴硕也跟着转圜道:“赵公说的是,如今还是该讨论如何御敌,韩遂起羌胡兵马十万,雍州只有安集将军与护羌校尉所部万余可堪一战。如何策应调遣,我等得先做防范,再待天子诏旨。”
只要临时推出一个人统兵御敌,皇帝为了局势稳定,就不大可能会临阵换帅。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杨琦本不敢说,但有了赵温‘先定策后待命’的提议后,他再无顾忌:“皇甫公督雍凉诸州军事,功高勋重,自然是首要之选。”
“善。”董承赞同道,话锋一转,又说:“皇甫嵩久战宿将,大可临阵用兵,我早年也屡经战事,如今更是以太尉之职,运筹调度,是再合适不过了。”
赵温略摇了摇头,说道:“董公莫忘了,东征之前陛下已更定制度,太尉今后专管粮草调运、驿道维护与邮传、军屯等务,不涉其他军事。此战若是以太尉之职总其成,恐怕会名不正,言不顺。”
“若非是我,难道赵公、杨公更能指兵么?”董承轻傲的笑道:“或者是兵部尚书?我看此事也无需再议,由太尉府的名义,再加上兵部,发调兵符节给皇甫嵩、钟繇——”
“兵者大事,你我几人若是擅自决定,未免遭人非议,日后天子怪罪又该如何是好?”赵温稳妥的建议道:“我看还是召集众卿,以众议为是。”
杨琦也在一边附和。
董承心想,此战必得是皇甫嵩在外领兵,长安有一人筹划军事,论身份、资历、权位,这个位置其实非他不可,有众议推举,更能显得他是临危受命。于是乎他便答应了,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次日的集议上,御史中丞桓典、卫尉耿祉、少府张昶,光禄勋杨彪,大鸿胪周奂,执金吾司马防乃至于城门校尉伏完等九卿竟然一致推举了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与董承同样有着外戚的尊贵身份,从北军中候到卫将军的掌兵资历,以及拥有虽不及宰相实权,但足以影响皇帝决策的隐性权力。
看着王辅搀扶着身体瘦弱的卫将军王斌一步步走来,董承仍不肯相信这个向来低调软弱的老人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