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逃荒后,恶毒后娘被反派崽崽团宠

作者:易小谷 | 分类: | 字数:41.8万

第114章 花钱就是这么豪横

书名:逃荒后,恶毒后娘被反派崽崽团宠 作者:易小谷 字数:2197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3:48

宋娥亲自执壶,倒了几杯茶,茶水看上去黑乎乎的,还有些挂杯的感觉。

她看了眼姜小花几人,似乎想到了什么,歉然一笑。

“差点忘了,入冬后才换了熟茶,用茶饼熬煮的。”

“滋味和口感浓郁了些。”

“几位南方来的客人恐怕不习惯,我叫他们再换过别的。”

姜小花已经端起一盏茶,“无妨,我们喝的惯,不必另外费心。”

李元之也道,“冬天喝熟茶饼正合适,暖胃,助消化。”

他向姜小花笑说,“京城的产的茶饼极有名,尝尝。”

众人先一起饮茶。

茶水外表看着像那苦药汤子,入口却没有什么苦味。

口感厚重圆润,咽下去后,只觉得回甘生津,茶香温暖宜人。

姜小花颔首赞叹,“果然是适合冬季饮用的好茶。”

“只是这么好的东西,又是京城名品,怎么南方却少见?”

宋娥很乐意为客人解惑,“京城是大业国与北戎、西域各国茶马交易的起始地。”

“这些地方常年苦寒,土地贫瘠,不产茶,却离不开茶。”

“茶饼、茶砖又方便运输保存,所以除了供给本地之外。”

“其余的大部分,还在制作中就被那些异国商人订购一空了。”

姜小花恍然,“原来是这样。”

她心中暗忖,既然京城有这么多异域商人。

以后打开原料通道、拓展销售渠道,她可以双管齐下。

姜小花又喝了口茶,很是喜欢,决定回头也要买些,放在自己家喝。

她笑着对自家四个崽说,“都饿了吧,桌上有点心,随便吃。”

早起出发时,路边卖小吃早点的还没出摊。

所以他们一家到现在还没吃东西。

四个小豆丁其实早就饿了。

他们刚才在宝光阁时,都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既没有喝茶水,也没有动那桌上的点心。

只因为早上出门时,大哥叮嘱过,娘亲与人谈生意时,不插话,不贪嘴。

珠宝铺子是招待有钱人的地方,那里的掌柜必定也眼高于顶。

他们必须给娘亲撑足了面子,绝不能让别人轻视了去。

此时换到牙行里,桌上摆了四大盘点心。

在得到了姜小花的首肯后,四小只还是没敢放纵。

刘勇瞟了眼坐在对面的宋娥,小声道,“随便吃,会不会太失礼啊?”

姜小花笑了,“你们这位宋姨不是说了吗?”

“咱们是大客户,特殊待遇。”

“宋姨”这个称呼,让宋娥感觉暖心又亲切。

她含笑将四盘点心往孩子们跟前推了推,“尽管吃,吃完了不够,宋姨再找他们给续上!”

话虽然都说到这了。

可终究是在别人的地盘,孩子们都比平常拘谨许多。

刘勇这个当大哥的没开始吃,弟弟妹妹们也都瞅着他,不敢伸手。

姜小花不动声色,歪身在刘勇耳边悄声道,“咱要买他们的东西。”

“他们就能从中收取佣金获利。”

“所以这些吃的喝的,其实应该算是从咱们自己出的,不用客气。”

刘勇恍然,眼神顿时坚定起来。

他带头拿起一只酥皮水晶饼,大口咬下,“你们三个别愣着了,吃啊。”

刘光刘明和小苗苗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看见大哥都吃了,早已经饥肠辘辘的他们也不再迟疑,纷纷拿了点心吃。

酥皮水晶饼、鸡油红豆卷、花生酥、杏仁米糕。

虽然不似在宝光阁看的点心那样外形精致,但味道可都没的说。

孩子们自己狼吞虎咽,还不忘自家俩大人。

“娘亲,你吃这个花生酥,配茶可好吃了!”

“李先生不爱吃太甜的,这个米糕好吃!”

反正是自家出的,不吃白不吃,反正盘子里的这些绝对不能剩下!

宋娥拿来了两本厚厚的册子。

“委托敝店出售房屋都在这儿了。”

“姜娘子可亲自过目挑选,也可提出需求,由我来推荐。”

姜小花吃着小闺女塞给她的点心,开始步入正题。

“这么多,我懒的看,你比我更了解这里面的内容,还是交给你吧。”

她抿了口茶水,沉吟道,“嗯……就是我们这一家人住。”

“房子要在城东,考虑到预算,我不挑地段,周边环境只要安静、干净就行。”

“房间不用太大,院子也不用太大,一进的小院就行。”

“孩子们总会长大,不能一直挤在一起,至少也要有六个卧房。”

“主要还是房间的布局,一定要够用。”

宋娥听见六件卧房,忍不住看了眼姜小花和李元之,露出些许诧异之色。

在场连大带小总共就六个人。

难道两口子还要分房睡?

但宋娥很有分寸,自知这不是自己该操心的问题。

转瞬便收敛了神色,专心的翻看册子。

“我记得,有几处院子或符合姜娘子的需求。”

姜小花这一路倒是早就习惯了别人的疑问。

她坦然笑道,“我是个寡妇。”

“这位李先生是教孩子们读书的先生,并不是我的夫婿。”

宋娥一怔,寻常女子这么年轻就做了寡妇,提起来难免闪闪躲躲。

或怕这个身份引人侧目,或怕外人对自己做出不好的联想。

可眼前这位姜娘子,如此洒脱,笑容如此灿烂。

宋娥心中更多了几分敬佩,笑着说,“原来如此。”

“姜娘子见识之高,果然不同寻常女子。”

“难怪能把孩子们教养的如此优秀。”

在这方面,姜小花丝毫不打算谦虚。

她笑着看一眼自家四小只,说,“他们是很好,个个儿都很争气。”

四个小豆丁被夸了,不由得停止了腰板,脸上还沾着点心渣。

宋娥推荐的小院一共有六处,全部符合姜小花的基本要求。

册子上登记的有房屋地址、构造图。

姜小花翻看了一遍,排除了三个,留下三个却举棋不定。

“这个有两间大屋,其中一间三进的套间。”

“三个男孩子起居读书,倒是不错。”

“这个呢,多了两间小耳房,好像也可以……”

宋娥笑着说,“只是这样看,自然不好决定。”

“不如我现在带几位现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