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作者:白马啸秋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461.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
李倧担心明军介入,不敢直闯皮岛,只派出使者携带金银去见林庆业,请求他交还沈器远和李德仁两个所谓的“叛贼”。林庆业本来是朝鲜将领,被逼才前往明境,他对李倧的懦弱和无能早就看不惯了。收了金银,却直接下令将使者打了出去。
两封塘报分别是林庆业和李德仁所写。
林庆业的塘报上写了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他给周显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最后,是他擅自出兵的请罪书。用词恳切,但周显看到的却是兴奋。目前,他已承认李德仁为新的朝鲜王,并出兵向汉城。
另一封类似于国书,是李德仁所写。他随沈器远一起逃出汉城,同样是李倧追杀的目标。他要想活命,只能寻求大明承认他为新的朝鲜王。信中言语谦卑,各种泣血请求,看的人头皮发麻。
周显看完,沉默了好半晌道:“林庆业现在是我大明的总兵,他的选择就是大明的选择。派人带着这两封塘报去京师,尽力谋求朝廷承认李德仁为朝鲜王。同时,趁还未结冰海禁,将郑芝龙送来的剩下五万石粮草尽数运往皮岛。另外,再运一批军械去皮岛。兵力上我们不能支援林庆业,但这方面可以多给他一些。”
顾炎武眼神发愣,“军门,您这就决定了?”
周显道:“在决议将金尚宪送回朝鲜之前,我便有与朝鲜开战的打算。只不过限于大明的宗主国身份和之前的协议,我不好直接翻脸。这次李倧囚杀朝鲜国内的斥和派,向满清求援,已经触发了大明的底线。这次他亲自送来了一个这么好的理由,我们怎能错过?”
顾炎武十分担心的问道:“我们出兵,满清定然不会坐视不理。现在皮岛总兵力也就一万余人,林总兵他能挡得住吗?”
周显笑道:“忠清,你说丙子胡乱,满清已经擒了李倧。为何只是逼迫他称藩,接着便带着掳掠而来的几十万朝鲜百姓以及金银尽数撤回辽东?”
看顾炎武皱眉沉思,周显继续说道:“因为朝鲜苦寒穷困,他们驻兵那里,不仅得不到什么,反而容易激起朝鲜人的激烈反抗,得不偿失。他们不愿意在朝鲜投入大量兵力,但又不想朝鲜从东南方向协助大明牵制他们。所以他只会打击朝鲜,而不会完全吞并朝鲜,因为那不符合满清的利益。”
顾炎武点了点头,认同了周显所说的。
周显道:“趁着朝鲜还有大量心向大明的人在,我就是要将满清彻底拖入朝鲜战局,以尽量减轻辽南我军的压力。皮岛虽然只有万余兵卒,但满清没有水师,如果形势危急,他们可以随时撤到海上。而且朝鲜多山多林,又可以招募大量朝鲜人入军。比着以前受限于和朝鲜王的特殊关系,仅能活动于皮岛一地。开战之后,林庆业他们的活动范围反而更大了。清军或许能击败他,但想彻底剿灭,哪有那么容易?朝鲜的山林会让他们吃尽苦头。”
顾炎武又给周显讲了另外的一些事情。
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吉木重伤,无法率部绕远前去曹县。只能由高奇带着前往,而且因为之前损失惨重,骑兵数量有原先的三千降到了两千。
另一点是,为了避免与郑芝龙的船队起冲突,登莱的船队没有直接前往福建,而是停留在了海门县(南通)的吕四场。地点是沈廷扬选的,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的北侧,之前是他运送粮草北去的一个中转站。所有粮食都是由江船运抵吕四场,然后在那里再装上海船运往北方。
最多再有不到一个月,北侧海域就会开始结冰,而南侧则会稍晚一点。而且在那边即使结冰,解冻的时间也会短上很多。到时候不能运粮,这些船便可以直接运货出海,从而到南洋地区进行海贸。
周显拿来地图看了下,奇怪的看向顾炎武道:“忠清,吕四场可是在长江北岸。目前孙可望占据扬州,那里安全吗?”
顾炎武道:“军门莫要担心。孙可望虽然占据着扬州,但在长江对岸的镇江却聚集了朝廷的十数万大军与之对峙。这个时候,他是没有精力来关注吕四场这一隅之地的。况且他若想进抵吕四场,必先攻破海门县。如若形势危急,我们大可以将船队撤往崇明。”
周显更加奇怪,“你的意思是海门县还没被孙可望拿下?”
顾炎武道:“是曾任绍兴府司理的陈子龙的功劳。当时他因母服丧在家,得闻孙贼突袭了扬州。和好友夏允彝、徐孚远等人带着临时征调而来的千余人渡江进入扬州境内抗敌。但孙贼收降了漕兵,实力大增,他们不能敌,最后逃进了海门县。当时扬州太乱,孙可望忙着进攻其他的地方,对于海门县这个偏远的穷县没有多大兴趣,他们这才得以保全。”
周显对于陈子龙的印象并不深,但对于夏允彝却十分熟悉,因为后者有一个好儿子夏完淳。而夏允彝本身也十分有才能,他曾任长乐县县令,是当年吏部亲点的七个政绩突出的优秀知县之一。只不过后来他丁忧返乡,等他再复出之时,京师已破。在南京被破之后不久,自溺而死。
周显皱眉道:“既然在长江之北有这么一个据点,官军之前为何不增兵海门?如若趁孙可望立足未稳,从水陆两路夹击,绝对可以将孙可望驱逐出扬州。”
顾炎武苦笑道:“镇江官军兵力虽多,但派系复杂,仅掌兵的便有朱大典、马士英、黄得功、刘良佐、方国安、郑鸿逵等人。他们为保全实力,彼此推诿,都想利用孙可望消耗对方,而自己摘取果实。兵部尚书史可法虽然以都督身份前往镇江,但他不能协调诸将共同对外。守则有足,攻则不足。自增兵镇江之后,只有朱大典联结黄得功、郑鸿逵两人,以三万之兵渡江北进。但在损失加重后,便行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