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作者:见月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386.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31章 良种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码头,得知太子到来,船员们有多激动可想而知。
朱雄英没有着急去看良种,而是先安抚了大家。
在这里他说话就保守了很多,没有说什么树碑立传之类的。
只说大家的功绩朝廷看到了,不日就会有奖赏下来,不会让诸位白辛苦的。
即便如此,也让一群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之后他们才去船舱里,查看了带回来的各种物资。
首先看的自然就是良种。
不得不说,前世网友戏称华夏是种菜民族,是有一定根源的。
就比如陈永和他们,外出探险带回最多的就是各种植物的种子,还有一些可以扦插的树枝。
这次他们总共带回了十几种蔬菜粮食种子,其他的可食用植物也有十几种。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红薯、土豆、玉米、南瓜等。
最先被拿出来的,也是这几种。
红薯有七个,普遍都是家常吃饭用的瓷碗大小。
能看得出来,这肯定是特意挑选最大个的带回来的。
土豆有三十三个,有点出乎陈景恪意料的是,这玩意儿最大的才和鸡蛋差不多。
比起前世常见的小了好几圈。
不过他也能想到,土豆应该是经过培育才高产的。
反倒是红薯,和前世见过的品种区别不大,这才是值得奇怪的地方。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薯类大多天生高产,红薯也不例外。
这玩意儿一出场就以高产著称。
前世人类培育,更多也是往抗虫抗病害方面努力,产量方面提升其实并不大。
土豆不一样,这东西最初的产量并不高。
传入欧洲也并不是直接就成为主粮的,而是经过上百年的选育才有了高产品种。
然后成为餐桌上的主食。
现在他看到的土豆,还是比较原始的那种,算不上良种。
别的玉米、南瓜等种子,和前世也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这也不奇怪,这些东西同样经过印第安人几千年培育,种子早就成熟了。
除非人类进入科技时代,利用科技点亮高产属性。
光靠人工选育,已经很难出现大幅度增产了。
这一点上,和水稻其实差不多。
明清时期水稻理论亩产已经可以达到四百斤,这是杂交水稻出现之前,选育能达到的巅峰了。
陈永和知道他们最关心什么,指着红薯说道:
“就是这种薯,亩产可达千斤,我们亲眼见过。”
朱雄英伸手拿起一块,主角入手沉甸甸的。
尽管心中还是有怀疑,可亲自接触到实物,还是让他非常的高兴。
“好,好,好,有了此物,大明百姓再也不怕饥馑了。”
“不过……怎么只有七个?”
陈永和连忙解释道:“回来的时候我们带了两百多个,分别装在三艘船上。”
“只是此物不耐储存,大多都腐坏了,这七个是仅剩下的。”
陈景恪插话道:“薯类一般都可以用块茎繁育,秧藤还能扦插,想来此物也是如此。”
“别看只有七个,培育好了能种好些地呢。”
陈永和连忙说道:“对对对,就是如此。”
“薯块有小点的地方,就是这里,切下来埋在土里就能发芽。”
“藤条可以扦插,极易存活。”
朱雄英露出释然之色,小心的打量着手中的薯块,说道:
“原来如此,不知此物何时种植?生长习性如何?”
陈永和讲解道:“土民说此物可在四月和八月种植,不过八月种植的产量要低一些。”
朱雄英眼睛一亮,高兴的道:“那正好,现在刚入八月,正好种植一茬。”
“产量低一些也无妨,多产一颗薯块,明年就多一枚种子。”
“你了解过如何种植此物吗?”
陈永和迟疑了一下才说道:“了解过,但并未亲自种植过……”
朱雄英一摆手说道:“没关系,我会找最有经验的老农来协助你,务必将此物种出来。”
陈永和自然不敢不答应:“是,草民遵命。”
陈景恪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没说话,这玩意儿他可太知道怎么种植了。
别说这个,玉米、南瓜之类的,他都知道。
毕竟上辈子没少种。
但这一世他也是第一次见,自然不能表现的很熟络,只能假装不知道。
不过问题不大,红薯是真的很好活。
只要季节对,高低都能见点产量。
而且不要小瞧这个时代的农业专家,一法通万法通。
了解了一种作物的基本习性,他们就能摸索着给种出来。
之后陈永和又介绍了一些红薯的缺点。
没办法作为主食,吃多了烧心、胃酸,还容易产生浊气(屁多)。
所以只能作为辅粮使用。
朱雄英并未失望,亩产千斤还要啥自行车啊?
再说了,对于没饭吃的老百姓来说,这些缺点又算的了什么。
之后,他们又参观了其他种子。
对剩下的东西,朱雄英最感兴趣的就是玉米了。
这么大的颗粒,就注定产量不会太低。
仔细询问,发现并非如此。
玉米的产量也就一二百斤的样子,比起小麦之类的没有什么优势,更比不上水稻了。
陈景恪心中暗道,那是你们不知道玉米的赛道在哪。
这玩意儿的优势有两个。
其一秸秆高大,不论是作为动物饲料还是其它用途,都要超过别的粮食作物。
其二特别适合山区、丘陵等土地种植。
即便是在碎片化、贫瘠土地上,产量依然不会大幅度减产。
对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华夏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
清朝粮食增产,玉米的功劳很大。
但这么做也带来一个严重后果,水土流失加剧。
边边角角但凡有点土壤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了。
局部地区几万年才形成的薄薄一层土壤,短短百年就流失的七七八八。
所以清朝老照片上,背景都是光秃秃的,见不到多少绿色。
当然了,将水土流失都归结于垦荒种植也不准确。
还有个因素是燃料。
砍柴烧火这四个字,背后是一座座青山被砍伐一空的现状。
还有就是气候变迁,小冰河期到来。
总之吧,种种因素因素加起来,才造成了水土大面积流失的情况。
言归正传。
尽管对产量有所失望,不过朱雄英也没有就此对玉米失去兴趣。
不管怎么说,多一种粮食作物总是好的。
说不定它就具备某种优势了呢。
南瓜朱雄英也很喜欢,没别的原因,不挑地还高产。
能当菜吃,还能熬汤,饿极了还能当主粮果腹。
说白了,只要是高产的作物,他都喜欢。
陈景恪早就知道这些东西,除了最初的惊喜,之后反倒是正常了。
良种固然重要,但对目前的大明来说,却也不是刚需。
现在大明的粮食是够吃的,自从南洋开发以后,更是出现了富余。
良种的到来,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比起粮食,更让他关注的是另外一种东西。
金鸡纳树。
陈永和有些感慨的说道:“……最危险的一次,我们有二十几个人感染了疟疾。”
“带去的药物也用光了,只能向当地土民求助。”
“他们很热情,看过病情之后,就拿出了这种树的树皮。”
“煮水喝下去,病果然好了。”
“回来的时候,我特意讨要了一些种子。”
朱雄英一听是治疗疟疾的,就不再关心了。
经过陈景恪的纠正,确认了黄蒿才是传说中的青蒿,大明已经有针对疟疾的办法了。
再加上藿香正气水,南方的高温潮湿气候,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致命。
现在再多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影响也不大。
说白了,依然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陈景恪却不一样,作为医生他很清楚青蒿汤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易保存。
还有个缺点是单株含药量比较低,需要大剂量效果才好。
在神州大地这些缺点影响还不大,毕竟到处都是青蒿,有需要了去割一点回来就行。
可是对于出海的人,或者本地不产青蒿的人来说,就不方便了。
青蒿素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等到科技提高,能将其单独提取出来之后。
金鸡纳树不一样,这玩意儿疗效不如青蒿素,可单位体积内含药量是超过青蒿的。
关键这玩意儿的树皮保存非常方便。
真得病了,把树皮扔锅里煮一煮就有效果。
虽然金鸡纳树的树皮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喝多了副作用大。
但少剂量服用,用来治疗疟疾,是没问题的。
所以,在得知他带回了金鸡纳树的树种,陈景恪就问他讨要了过来。
对此大家并没有多想。
毕竟他本身就是神医,对药物好奇是很正常的。
看完植物的种子,又看了一些其他东西。
比如动物的皮毛。
那边确实有一些独有的动物。
他们也试图带一些回来,只是全死在路上了。
这很正常,毕竟是探险队,人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其他动物,就算不饿死,也会沦为口粮。
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器具,其中以黑曜石的器具最多。
这些都是印第安人最常使用的。
陈景恪细细观看,也不得不赞叹一声,确实有独到之处。
印第安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黑曜石科技发展的相当的优秀。
比如黑曜石刀具,锋利无比。
除了韧性不足,别的并不比金属武器差。
还有黑曜石的箭矢、长矛、短矛……
在小规模冲突的时候,还真不好说谁能赢。
当然,大兵团作战他们必然不行。
还有各种精美饰品……
这玩意儿要是被佛教徒看到,绝逼会当成佛器供起来。
只能说,印第安人可惜了。
先天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真不是智慧方面的问题。
观看过后,朱雄英令锦衣卫将所有的种子都打包带走,别的器物挑选一部分有特色的带走了。
其他的都留给了这些人。
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白拿的,虽然暂时没有办法给予他们封赏。
朱雄英还是以太子的身份,对他们进行了赏赐。
临走的时候,陈景恪看了看这两艘破破烂烂的海船,心中一动说道:
“这两艘船,还有上面的一些物品,我出市场十倍的价格买了。”
陈永和惊讶不已:“啊这……这如何使得?”
他还以为陈景恪是变着花样奖励他们,心中非常的感动。
陈景恪却直言道:“我准备建立一座博物……纪念馆。”
“就是建一个地方,把这两艘船以及你们用过的所有物品,都保存在那里面供所有人参观。”
“以此来纪念你们的伟大壮举。”
他不解释还好,越解释陈永和等人就越感动。
树碑立传不敢想,真要是建个地方,把他们用过的东西保存展览。
那也是一项荣耀。
陈永和等人再次激动的跪下叩首。
安抚了他们几句之后,他们一行人才离开。
至于陈永和他们,后续自然会有官吏来接待他们。
都是华夏的英雄,可不能屈待了。
回程的路上,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
“你真准备为他们树碑立传,还要建立那个什么纪念馆吗?”
陈景恪反问道:“难道他们不值得吗?”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值得,但恐怕很难。”
陈景恪叹道:“我知道,以发现新大陆的名义,为他们树碑立传确实很难。”
“但是别忘了良种。”
“如果薯块真的能亩产千斤,必然是天下震动。”
“别说是为他们树碑立传,封侯都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也是,以良种的名义,一切都简单了。”
“不过你真的相信那薯类……这名字真拗口,改给取个正经名字。”
陈景恪笑道:“要不你给取一个?这也是一段佳话。”
朱雄英有些意动,不过最终还是摇头说道:
“皇爷爷皇祖母和我爹都在,哪轮得到我取名字,先请示他们再说吧。”
“对了,你真的相信那东西能亩产千斤?”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薯类向来高产,我相信此物也不例外。”
“而且细心培育,我觉得产量远不止千斤。”
朱雄英振奋的道:“你都如此说,那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走,回宫,向皇爷爷和我爹报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