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作者:见月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386.8万

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

书名: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作者:见月明 字数:4212 更新时间:2024-11-04 16:50:14

对马皇后的行为,陈景恪很是不以为然。

小姑娘才几岁,就这么着急教她不要外戚干政,她能听得懂吗?

而且万一给她教出心理阴影来了,反倒是不好。

看来私下有必要和她好好交流一下。

不过眼下还是先将这个问题回答了再说。

“华夏数千年历史,太后出过不知道多少。”

“只是以前的太后,就仅仅只是太后,无法干涉朝政。”

“秦宣太后是第一个执掌朝政的太后,开创了先河。”

“为后世的太后们打了个样……从她之后,太后干政之事屡见不鲜。”

“而且后来者干政的手段,也基本都是在模仿她。”

“所以,她对华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马皇后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夏商周两千年历史,不可能没有出过太后。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宣太后会成为第一个干政的太后,之前就从未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徐妙锦也盯着他,等待着答案。

小孩子缺乏主见,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不论是父兄,还是皇帝皇后,乃至太孙,都对陈景恪赞不绝口。

关键是,陈景恪确实非常有才华,对得起所有的赞誉。

在她心里陈景恪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值得敬重。

她还经常听朱雄英提起,陈景恪讲课特别厉害,每次都能发前所未有之言。

所以,她心中还是有些小雀跃的。

莫非这就开始讲课了吗?

陈景恪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先要知道,太后凭借什么来实现对朝政干涉的。”

徐妙锦理所当然的道:“因为她是太后呀。”

陈景恪摇摇头:“不不不,虽然太后的身份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是她能干政的凭仗。”

马皇后见她一脸茫然,就说道:

“靠的是人心,若没有人心支持,皇帝都能成为傀儡,更何况是太后。”

徐妙锦恍然大悟,说道:“我懂了,所以太后才会提拔娘家人,用外戚来实现干政,对吗?”

马皇后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夸赞道:“咱们妙锦真聪明,就是如此。”

“太后一介女流,想要掌权比男人更难,能依靠的就是娘家人。”

“殊不知,这么做就是在害娘家人。”

“历史上真正聪明的皇后和太后,都会主动约束娘家人。”

“不是她们薄情寡义,而是为了保护娘家人。”

这话可谓是她的心声了。

她虽然没有直系亲属了,但马家还是有很多亲族在的。

大明建立,按照规矩来说,给家族的人授官封侯是很正常的。

老朱多心疼媳妇啊,就提议从马家选几个优秀的子弟封官。

但被马皇后给严词拒绝。

争霸天下的时候,马家的人不出来支持朱元璋。

现在大明立国了,就不配享受好处。

而且没有功劳贸然封官,也会引起功臣集团的不满。

到时候就是害了马家。

最后只给马家的人赏赐了财物,不允许封官。

徐妙锦猛点头,说道:“我知道,太后早晚要还政于皇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掌权就会提拔自己信任的人。”

“到时太后的娘家人,就会成为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陈景恪都震惊了,这是一个八岁孩子能懂的道理?

难怪上辈子朱棣那货,都忍不住想老牛啃嫩草。

这样蕙质兰心的姑娘,谁会不喜欢?

这么好的媳妇,竟然便宜朱雄英了,难受。

但凡我再年轻个三五岁,怎么都轮不到他。

罪过罪过,陈景恪连忙心中默念,这想法太对不起福清了。

做人要专一。

满脑子跑了一会儿火车,他才说道:“娘娘一语见地,太后能掌权,重在得人。”

“宣太后能成为第一个执政太后,全是因为一个人,为她创造了条件。”

马皇后想了一下,道:“秦昭襄王?因为他年幼,才给了宣太后执政的机会。”

陈景恪摇摇头,道:“不,是另一个人,一个您绝对想不到的人。”

这时,屋外传来一个声音:“什么绝对想不到的人?”

话音刚落,一个人影龙行虎步的走进来,正是朱元璋。

后面还跟着朱雄英。

“参见陛下,参见太孙。”

众人纷纷行礼。

朱雄英悄悄的挪到徐妙锦身边,露出讨好的笑容。

他自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懒得揭穿他而已。

换在别的家庭,他这么做大概率要被指责。

但朱家,懂的都懂。

朱元璋坐下后,笑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马皇后就将方才的话题说了一遍:“刚才正聊到,谁才是为宣太后主政创造条件的那个人。”

朱元璋笑道:“那肯定是秦惠文王啊,若没有他的宠信,也就不会有宣太后。”

马皇后却并不赞同:“秦惠文王时期,宣太后只是宠妃,连王后都不是。”

“秦惠文王薨逝之后,宣太后都被赶到儿子的封地去了……”

“若非秦武王逞强举鼎而亡,后面也就没她们娘俩的事儿了。”

朱元璋想想,确实如此:“既不是秦惠文王,也不是秦昭襄王,那总不能是秦武王吧?”

“小子,别卖关子了,快说是谁。”

陈景恪这才揭晓答案:“是商鞅。”

众人都很惊讶,怎么都没想到,会是商鞅。

朱元璋问道:“商鞅当政的时候,宣太后还没嫁到秦国吧?”

“你不会是想说,他留下了什么后手吧?”

陈景恪很清楚他们为何会这么想,不站在历史角度分析,还真无法将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这就要从太后的出身和制度,两个方面来解释了……”

“咱们先说说太后的出身问题……”

“太后想要掌权,就要任用自己信任的人。”

“其实说白了,就是娘家人,常人口中所言的外戚。”

“没有外戚执掌要害部门,执行她的意志,就算她有再大的本领都没用。”

“宣太后也是靠着‘四贵’,才成功掌控国家大权。”

“就连武则天,都要重用武三思等人,就是这个原因。”

“但先秦时期列国频繁联姻,一国之主的后宫,大多都是他国贵女。”

“能当上王后、太后的,基本都是他国公主、贵女。”“所以,外戚也是他国的贵族乃至王族。”

“这些人,在本国有权有势,很少有愿意到外国去任职的。”

“就算他们想去,也会受到那个国家的贵族的集体攻击。”

众人不禁点头,这个角度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

不过朱元璋却提出了质疑:“那宣太后为何可以任命自己的兄长和弟弟。”

陈景恪说道:“这个问题问题的好,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先秦制度和商鞅了。”

“商鞅变法之前,各国阶级固化,职位多为世袭。”

“大司马的儿孙才有资格当大司马,大司空的子孙才有机会当司空。”

“平民的子孙当平民,奴隶的子孙永远都是奴隶。”

“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坑还是世袭的。”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最后依然要回到鲁国做官?”

“因为他本就是鲁国贵族之后,可以享受到家族留下的政治资源。”

“在别的国家,他就是外来的萝卜。”

“别的国家就算是采纳了他的政治主张,也没有多出来的坑安置他这个萝卜。”

“噗。”朱雄英没忍住,笑出声来。

众人也心下莞尔,将孔夫子比作萝卜,也是没谁了。

还好在场的人都不是儒家门徒,否则少不了一场嘴仗。

陈景恪继续说道:“高度固化的社会,贵族的权力不仅仅来自于君王,更来自于血脉传承。”

“大家只要按照祖上留下的规矩,按部就班过日子就好。”

“太后没有办法提拔重用自己信任的人,自然也就无法执掌朝政。”

“商鞅变法,打破了血脉传承制度,用人以贤以能,并全面施行耕战制度。”

“从此只要有能力,能为秦国立下军功,就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公卿。”

“商鞅虽然死了,他的制度却被保留了下来。”

“而这,就给宣太后提拔自己的兄弟,提供了制度条件。”

“进而为她执掌朝政,创造了机会。”

众人恍然大悟,马皇后更是连连说道:

“好好好,景恪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核心,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朱元璋也不禁颔首,说道:“有道理,难怪你经常说,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的。”

“商鞅和宣太后是没有见过面,但前者确实成就了后者。”

马皇后附和道:“真相有时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若非景恪今日所言。”

“我怎么都想不到,会是商鞅成全了宣太后执政。”

徐妙锦也很兴奋,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似乎冒出了小星星。

虽然很多东西她都听不懂,但不妨碍她知道,陈景恪说了很了不起的结论。

真的如太孙所说的那般,陈伴读太厉害了。

连陛下和娘娘都被镇住了呢。

朱雄英则吃味不已,陈景恪这个家伙,以后看我怎么收拾伱。

之后几人又讨论了历朝历代,太后干政的问题。

重点谈的就是吕雉和武则天,没办法,这俩人是太后干政的代表性人物了。

对这两个人,朱元璋和马皇后是很批判的。

又何止是他们,史学家对两人也是批判的体无完肤。

武则天的名声好转,还要得益于伟人对她的评价。

当时妇女解放,需要提高女性地位。

武则天这位唯一的女皇,太容易作为标杆了。

于是,她的名声才开始好转。

曾经,陈景恪受史书的影响,对吕雉非常厌恶,对武则天则非常喜欢。

后来长大了,自己看史书去了解两人的经历。

态度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武则天当政,国内政治动荡百姓遭殃,对外几乎没有赢过。

后突厥就是她养出来的。

相反,吕雉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大汉建立,吕家是出过大力气的。

刘邦好几次被项羽击败,只身前去投靠吕泽等人。

靠着吕氏兄弟的支持,一次次恢复元气。

吕家完全可以看做是刘邦的政治伙伴。

吕雉当政时期,政局相当的稳定。

对内休养生息,百姓不说安居乐业,至少也能活得下去。

对外缓和与匈奴的关系,争取到了发育时间。

要说难受,那也只有刘姓皇室成员难受。

站在百姓的角度,吕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可惜,史书是贵族史,用来记录帝王将相之事的书籍。

吕家最后被清算,家族相关事迹被抹去。

后人只能从只言片字里,来寻找真相。

既然谈起了此事,陈景恪就难免为吕雉说了几句好话。

毕竟老刘在人品方面,确实拿不出手。

尤其是对待吕雉,他连男人都算不上。

吕雉可不是那种三从四德的小白兔,而是一只噬人的猛虎。

刘邦死,这头老虎失去了约束她的闸笼。

之前所受的种种委屈,自然要全部发泄出来。

然后就有了人彘,有了刘氏宗亲被收拾的局面。

陈景恪没有给她翻案的打算。

虽然前世大家经常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可还有句话叫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彘之事实在太过于非人了。

所以,陈景恪对她还是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

有功,也有过。

末了,他还加了一句:

“是汉高祖先对不起吕后,在疼爱妻子这一方面,他给陛下你提鞋都不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对吕后的恶最后都报应在了子孙身上,怪不了别人。”

“如果他能和陛下疼爱娘娘一样疼爱吕后,也不至于有后面的事情。”

本来对于陈景恪为吕雉说话,老朱还心有不满。

这种毒妇,你也能洗的吗?

但听到最后那一番评价,态度顿时就变了。

“哈哈……景恪就会说实话,在疼媳妇这方面,咱不输任何人。”

马皇后翻了个白眼,但心中却非常高兴。

和吕雉比起来,她简直太幸福了。

一旁的朱雄英也大为认同,说道:“景恪这话说的对,夫妻本就是一体,自当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说完,眼睛还偷偷观察徐妙锦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