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修真,我要当生活玩家
作者:nrikus | 分类: | 字数:81.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6章 上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这时候提起,可见在徐家人的心里,谷芽已经不再是普通晚辈,而是可以坐在一起主事的人。她闻言也不禁细算了一下,发现徐桂今年18了,确实是一个可以成亲的年纪了。比她还小的满秋都已经成婚了。
谷芽就说:“我哪里懂这些,二叔替堂哥挑的,肯定千好万好。”
徐二叔往后一仰:“嗨,侄女,你这话就不对了,二叔是替你二哥考虑,要是门第再高些,人家还未必肯呢,可是要听侄女儿的大名,那是再没有推脱的。”
谷芽一听,倒是没想太多就说:“哦,那二叔心里有人选?是哪几家?”
席间,徐老头倒是也提了一嘴:“是了,阿桂现在娶亲,过几年就能做大掌柜了。”
庆娘用胳膊肘怼了一下丈夫,等饭用完,她着急的往前踱步,手背直拍:“你说你急什么,张家掌柜那可是要把闺女嫁过来,以后当铺还不是咱们阿桂主事。”
她觉得但凡嫁女儿,老丈人日后就向着女婿了,阿桂这样好,那张家掌柜也算有眼光。这样的城里岳父肯定能帮上儿子。
徐二想的却是另外两家,都是村里的姑娘,其中一家是族叔的闺女,徐觅荷,她爹是族里能说得上话的嫡系,和他们家这样的旁支天差地别,尤其如今家里大部分寄在名下的出息都是这位族叔的地。另一户则是重绣莹,听到这名字,庆娘也纳闷起来。
“听说重秀才这病仍旧没好,家里都吃垮了。”
“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
徐二靠在架子床上,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病不好怕什么,咱们家不是有个包治百病的大丫头么,有什么病,让她瞧瞧,那重家秀才虽说不太行,可他病好,又是村里头一个教书匠,要我说,还是读书人厉害。”
谷芽听二叔这么说,心想这一年没回来,说不定就发生了不少事情。她打听了一下,就听得自家亲娘说:“去年咱隔壁的芳引养了个族里的小子。如今徐木膝下可算有个儿子了。”
她说着为芳引高兴,等谷芽问道:“男娃?族里舍得?”
满娘嗤笑一声:“怎么舍不得,她家里光景还不错,只是跟咱们家不好比,在村里也算可以了。你这趟回来,少不了要去各处族里头打个招呼,你到时候别忘记了。”
谷芽就说:“晓得嘞。”她心里也犯嘀咕,回道观的时候,就顺道去了几家族叔那儿瞧瞧。众人也都热情招呼她留下来吃饭,去里长家的时候,他家闺女今年嫁给了族里的一户死了老婆的富户。里长家儿媳妇也是许久没见她。眼神直愣愣的看着谷芽。像是吃了一惊。
她笑道:“婶子,怎么看呆了?”
里长儿媳妇连忙掩饰的抹了把鬓角,笑道:“听说你如今已经做了女冠,外出云游了。怎的这么久都不晓得回家,你爹娘在家不操心你呢?”
她一开口,又是面上好听,实际刺耳的“大实话。”谷芽就说:“爹娘在山竹村住的好好的,我有什么可烦心的?再说村里大伙都是惜贫悯弱的善人,不说夜不拾遗,风气也不错了。你说是不是啊婶子?”她看向对方,里长家的儿媳妇对上那双墨色一般的双瞳,心口骤然一颤。
等徐谷芽走远了,她才捂着胸口说:“这大丫头出去一趟,看着比县衙的官儿还吓人哩。”
二人走了几步路,谷芽就让她回去了,自己沿着山路往上。竟然还碰到几个往道观去上香的香客。那人见她一身道袍,就拉着她说:“道长,你可知道这后山的药王观?可灵验了。
“对了,好些香客说一到下雨天,道观山里的雾湖就有一层水雾,隐约能看座岛屿,天晴就看不到了,稀奇的很,听说有个秀才去雾湖拜了拜,立刻考上举人了,这几日我看着马上要下雨了,得找时间拜拜。
谷芽就:“哦?了一声,猜到那里估计是地陆龟。地陆龟喜欢自由自在,喜欢水,没想到这湖泊成了它的底盘,还多了个名字。
她继续边走边和香客聊:“怎么个灵验法,我听说那道观如今道长都外出云游了,还开着呢?”
那人疑惑了一声:“那道长走的时候,不是收了两个徒弟在道馆呢?”
谷芽听了这话,脑子里有些不好的猜想,她寻思自己什么时候收过徒弟?难不成是李久收的?正奇怪呢,等到了山上,经过两座山峰连接的桥梁。视线从水雾弥散的绿意景象中,看到杏花纷纷扬扬,门口香客来往络绎不绝。
虽说比她在的时候显得寥落了许多,但这是正常的。
毕竟道观又不是卖场,不年不节很少有人特地来上香。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她就看到两个穿着道袍模样的少年正在对着香客说话,看到谷芽的时候,她也愣了一下,突然想起自己之前让胡三一家来道观这边住,葫芦巷赁的房子就退了,如今胡三还若是不上工,就来香铺时常看看。齐娘子带着胡栓在道馆里。
这样说来,道观里面确实住着人,眼看四周景物和她走的时候别无二致,就竹架逐渐褪下青绿。见到她,齐娘喜得不行。拉着那两个道童过来给她看,还有些不好意思:“之前听他们说以前得了仙师的恩惠,后来又走了这百来里的路,好不容易找到道观,胡三便让他们暂时留下来,有时候又怕有山贼过来偷东西。”
齐娘子也有些忐忑。谷芽就说:“没事,我和 师傅在外地也管不了道观的事情,多靠你们费心了。对了...我记得你叫罗硅。你哥哥叫罗稷。”
罗硅拱手道:“当日多谢仙师救命,我和哥哥原本在县城落脚,把牛卖了,剩下的银两大约也不够开销,好在遇上了齐娘子和胡相公他们,如今我在道馆里做些杂事应付香客。我哥哥在城里找杂工做活。也算能支应。”
谷芽没想到他年纪不大,说话却极为有条理,她指着旁边的经堂说:“那经堂的典籍,你若是有闲心,趁着我在道观的日子就顺便教你了。日后等香客过来,你便同他们讲经?”
“如此罗硅谢过仙长了!”罗硅眼睛里闪过一丝犹豫和兴奋。由于是他不识字,曾经在家的时候也只会帮着爹娘做些伙计,村庄遭打劫后,他们兄弟两居无定所。好不容易能安定下来,原以为这道观是什么仙人住所,见了仙长才知道,这竟是她所住的道观。他想认字,那些认得字的人无论到哪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可他又觉得自己一个盐民,哪里来的这样的运气?
朝廷管控盐,主要是靠盐引,需要盐商往驻地边防等地运输粮草,只有运送一定的粮草才能获得定量的盐引,再去产盐地提货,如今产盐还是比较粗糙的晒盐,煮盐之法。前一种考验天气,稍有不好,盐商提货的时间紧急,他们这些盐民就要加班加点的干活。
所以哪怕盐价贵,贵的却不是盐本身,而是运输成本。
谷芽知道如果是修士,靠储物袋或者折叠符就能轻易运送盐粮,这关税收起来就是一笔糊涂账,且看朝廷忍耐度了。仙门和世家对凡间许多金银财宝态度都是暧昧的,一方面没有人不爱财,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做的太过火,只要下面有受宗门庇护的商户,自然排着队给他们送金银珠宝。就不需要自己动手经营了。
谷芽往后山看了眼,按照她吩咐的,胡三夫妇一直开着食堂,虽说都是不值钱的清粥小菜,但是偶尔也有小乞儿过来吃饭,他们都不拦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放过了。
这些吃的喝的放在道观也只是九牛一毛,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