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宋骑之金戈铁马

作者:缥缈峰下一粒沙 | 分类: | 字数:24万

第70章 担忧

书名:宋骑之金戈铁马 作者:缥缈峰下一粒沙 字数:2437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2:26

黄岗山围城战已经打了四天。

金军的攻势越加猛烈,而义从军也不甘示弱与其拼死战斗。

完颜宗望以为夜袭营垒一战后,义从军会彻底失去抵抗的意志。

可结果却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

义从军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却越加能打。

围城战第二日,完颜宗辅派出一千兵攻城。

可大战一天一夜,城门没破,还被范离埋伏在二道防线的五百散兵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金军损失了整整五百多人,再加上第一天激战金军损失的兵力,金军已经失去了将近一千三百人。

围城战第三日,金军进攻的步伐彻底被范离打乱。

义从军没日没夜的敲锣打鼓,偷袭营垒,让金军无时无刻不在高度戒备的状态。

每次偷袭,义从军虽然人数不多,但经历了第一次夜袭战后,没人敢放松警惕。

谁也不知道,山上的义从军到底还有多少,还有没有大规模夜袭的能力。

就算是完颜宗望,也不敢肯定义从军没有这个能力。

因为他越加看不懂范离的战术策略,虚虚实实,进退自如。

吃了那么大的亏,居然还敢伏击金军。

所以两军在第三日的交战中,大多以试探虚实为主,并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战。

而到了围城战的第四天。

完颜宗辅彻底失去了耐心,竟一次派出重兵三千人。

打算以绝对优势一举攻破黄岗山。

这其中还有不少下马步战的铁浮屠,人数大概在三百左右。

这一战打的异常激烈,金军也第一次攻上了城头。

双方在城门上爆发了一场血腥的城墙争夺战。

可不管金军爬上城墙多少人,最后都会被赶下城去。

因为他们要面对的,除了近千名的义从军将士,还有上万的城中百姓拼死抵抗。

城中不管男女老幼,都被守城主将张叔夜动员了起来。

能扔石头的扔石头,能拿的动武器的都上城墙与凶悍的金兵拼杀。

铁浮屠怎样?

再强悍也挡不住数十把三棱长枪的全力捅刺。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黄岗城中百姓有一个算一个,都有与金人换命的决心!

就连腿上有伤的范昭也悍不畏死的冲上城头与金兵血战。

金军畏惧了,他们不是畏惧范离的诡计多端和义从军的强悍。

他们畏惧的是,一城的百姓都想跟他们同归于尽!

多少金兵就是这样被义从军弄死的,上了城墙刀还没挥出去,就被一群百姓按倒在地。

也不管其他金兵怎么砍杀,就是不松手。

而义从军就是在这样群情激愤的战斗下,毫不犹豫的将金兵剁成肉泥!

甚至有些金兵刚上城墙,就被一群百姓合力举起扔下了城墙,摔个半死。

持续两个时辰的城墙攻防战,最终以金军失败而告终。

可就在金兵向山下撤退时,被围剿的满山跑,由范离所带领的游击队又杀了出来。

是能咬一口是一口,每个游击队将士都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的心态与之战斗。

撤退演变成了溃逃,数千人的大溃逃造成的踩踏伤亡,远比交战损失的还要多。

当金兵都逃下山去后,山路上布满了残缺的尸体。

而义从军游击队,也在追到山脚后,再次撤回了山里。

完颜宗望听着探子的军报,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短短三天的时间,他深刻感觉到了山上那个年轻对手正在飞速成长。

在激烈的战斗中找寻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做出改变。

是错误的决定,他不会有任何犹豫。

是正确的,他会坚持到底。

其战术战法,一天一个样,吃亏了就改,打胜了也不冒然涉险。

范离那灵活的战术思想,冷静到可怕的心性,让完颜宗望感觉到了危机感,是对未来的危机。

试想一下,如果宋国出了这样的一位帅才。

而且他足够幸运,登上了历史这个大舞台,那金国的未来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宋国国力强盛,金国能够获得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宋国自身的腐朽衰败所致。

如果宋国朝廷重新洗牌,出了个明君振臂一呼,任用贤能力主抗金。

那金国可就危险了。

这一点,身为大元帅的完颜宗望非常清楚。

金国发于弱小,灭亡了辽国,才一举跻身强国之列。

就是如此,金国与宋国在国力上也是有些不小的差距。

所以完颜宗望心里急,担忧宋国会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与金军抗衡的人才。

可这只是他自己的考虑,山上的范离可没有想这么多。

如今范离想得,只有望眼欲穿的青州军,还有多坚持一些时日。

整整四天的血战,已经让义从军成了强弩之末。

范离也放弃了外围阵地,待金军退下山去后,游击队便撤回了城里。

他手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以及手弩箭矢,支撑他将游击战继续打下去。

黄岗山兵器坊,总共也就生产了不到五万支的弩箭,这是数月产量的总和。

从葫芦口一路打到现在,军械库里最多也就还有不到五千支的弩箭了,

这是李嗣道一根一根查过之后得出来的数字。

三棱刺也几乎消耗殆尽,布面铁甲更不用提了,一直都不够用。

三棱长枪也不是万能的,与金军如此激烈的交战,遇到重甲兵来回捅刺,弯折损毁是必然的。

范离也想打造更好的武器,可山上什么都缺。

三棱刺其中一个优点就是易造省料,要不然他也不会想着只制造这一种武器。

“山上还剩多少兵了?”

范离瘫坐在城墙上,系着断开的甲扣。

“算你带回来的,差不多还有两千多点吧。”

张叔夜坐在他的身边,细想了一下,给出了回答。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将,此刻也和范离无异,满身的血一脸疲惫。

但一双老眼却炯炯有神,看起来很是精神。

他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畅快的战斗了,城墙血战最危险时。

不禁让这位老将回想起,年轻时的峥嵘岁月。

“最多三天,三天后,我就真没辙了。”

范离在心里算了算。

从葫芦口之战开始到现在,前前后后义从军补充了三次兵员将近四千人的兵力。

打到如今,竟然折损了两千多人,而且这两千人,几乎都是他费尽心力训练出来的新军精锐。

就是如此装备精良的新军,都和金军战损比达到了一换一。

可想而知,金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可怕。

在这样下去,最多三日,黄岗山必破。

“我去眯一会,一有情况马上通知我。”

范离也不再去想了,站起身就摇摇晃晃的下城墙下去了。

长时间的战斗几乎把他掏空了,连续三天他都没怎么睡过觉了。

而张叔夜看他摇摇晃晃疲惫的背影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样目送他下了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