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宋骑之金戈铁马

作者:缥缈峰下一粒沙 | 分类: | 字数:24万

第28章 招募人才

书名:宋骑之金戈铁马 作者:缥缈峰下一粒沙 字数:2730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2:26

时间匆匆而过,而黄岗山也进入了蒸蒸日上的快车道。

刘明亮带着刘家人组建了一支工程队,一时间招募了不少会木匠活的村民。

除了建造纸坊外,刘家工程队还接到了一个大单。

那就是在黄岗山上盖房子。

这是范离的意思,黄岗山上人越来越多,总不能一直住在山洞里。

所以他这段时间除了为伤兵们治病,就是绘制图纸。

因为之前费了好大力气制作了地势图,如今规划山寨更显得心应手了。

而且他还把防御工程考虑了进去,整个规划图,基本是按着青州城布局来制定的。

居民区在右,议事办公的地方在左,而工厂区依然在后山。

因为那里够宽阔,只要稍加开辟便会得到大量可用地。

而后山工厂区,范离圈定的很大,除四座纸坊外,还预留出了数千平的空地。

这主要是为后期作坊预留出来的地方。

而黄岗山前唯一一条可以上山的路,被他规划出三道防线用于防范外敌。

山脚第一道是由数座哨塔构成,用于警讯之用。

第二道在半山腰处,这里地势陡峭,适合作为防御据点。

由木制阑珊和哨所构成,设想中,是囤积少量巡山队,为第三道防线争取时间的前出哨位。

而第三道才是永备工事,一座由砖石土木构成的寨门,将整个山路堵死。

两侧是悬崖峭壁,想要攻山,就只能把这座寨门彻底摧毁。

范离把画好的工程图交给了刘明亮,这庞大的工程量着实把他吓得不轻。

如果只是盖一些像后山那样的茅草屋,他没有问题。

可是图纸上那么大一座寨门,如果不是城里的城防工匠,根本没那技术去建造这种结构的城门。

“不行吗?”

范离皱眉询问道。

“这肯定不行,城门结构建造只有城防工匠才懂,俺们这些乡下人根本不懂。”

刘明亮没有逞英雄,自己啥水平就是啥水平,没什么好吹的。

这句话可让范离犯难了,没有寨门,整座山的造房工程都没办法实施。

没有防御的山城,只是别人嘴里的肥肉。

所以他得想办法去弄一些城防工匠回来。

可这城防工匠又该上哪去寻找,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去青州找曾知州借?他范离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那除了青州,还能去哪找?

“叫上王铖,咱们再去一次昌邑!”

范离突然灵光一闪,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好去处。

“昌邑现在那么乱,去那干嘛?”

刘明亮虽然这些日子在忙纸坊的事情。

但他还是听逃到山上的昌邑流民说过。

昌邑城自起义以后,就一直是无政权的状态。

后来山上土匪进城打劫,一连抢了好几天。

老百姓实在遭不住了,就开始往外逃。

往日繁盛非常的昌邑城,如今也只不过是一座人口不足一万的空城而已。

“我要的就是足够乱!”

范离说完这句赶忙出去组织人手了。

昌邑城不乱起来,他还不敢去呢,就因为它乱,所以才要去!

巡山队也恰巧刚回来,范离和王铖说明情况,就去准备别的事情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王铖领着二十名好手就下山去车马棚要车去了。

等范离领着人到了山下,一下子傻眼了。

他明明要的是五辆马车,可王铖勉强才准备出两辆出来。

问其原因,是马都病倒了,也就这两匹还能用。

范离心里那个气啊!把养马的钱三一顿臭骂,留下一句回来收拾你!就赶忙领着大伙出发了。

只有两辆马车,大伙只能徒步前往昌邑城。

因为一辆要装粮食,另一辆要装钱财,没地方给他们坐。

范离也不例外,跟着大伙一起赶路。

几十里地的距离,他们走了一天才到昌邑城下。

范离抬眼望去,如今昌邑城破败不堪,城门大开着无人把守。

既然没人管,他们进城时也顺利的很,只是城中那残破的景象,看的众人还以为来错了地方。

直到遇到路上还有几个有气无力行走的路人,他们才敢肯定,城里还有人活着。

一行人来到已经空无一人的县衙,将一张招聘启事贴在了县衙告示栏处。

待一切做完,几个人就蹲在那等,等着人才上门。

“虎子,这能行吗?”

等了一早上,王铖开始不耐烦了。

这道上好一会才蹦出一个人来,就这真能招到人?

“咱就是来撞大运的,撞上了最好,撞不上咱也不吃亏不是?”

范离本来也没抱啥太大希望,他就是想来昌邑走走。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去潍州城看看呢。

这次出来,一个是为了人才,第二个就是想看看当下局势。

而且他已经看到了,昌邑如此重要的一个县,自从起义后,潍州府的金军居然迟迟不予理会。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金军不是兵力不足,就是被牵制住了,根本没有能力来管这些事情。

“小伙子,你们这是要找工匠吗?”

一个中年人站在榜下好一会,也只看懂了几个字,随后来到范离身前,客气的开口问道。

“对,找工匠!”

范离看到这人一下子眼神伶俐了起来。

“不知是要找什么样的工匠?”

“城防工匠,就是造城门的。”

“工钱几何?”

“管吃管住,每日四十文,外加四斤粮食!”

中年人一听,非常诧异,这等待遇着实优厚的很呐!

且不说每日四十文的工钱,如今城中粮价已到了三十文一市斤的天价。

光是粮食就够雇佣两个高手没日没夜的干活了。

“需要几个人?”

中年人迫不及待的开口再问。

“有多少要多少!”

范离这句话,让中年人这个兴奋呐!

他就是个城防工匠,只是如今成都毁了,谁还会雇佣他们修缮城池?

他手下徒弟十多个,一家几十口人,眼瞅着就要断粮没活路了,这简直就是天上给他们送了个财神爷啊!

范离也知道这次来昌邑算是来对了,二人走到一旁,把雇佣事宜敲定下来。

范离怕中年人心有顾虑,直接从马车上拿来两升粮食,外加四十个铜板交到了他的手里。

看着满满一车的粮食,中年人应承下来,就赶忙回家,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给了家人们。

范离为了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谈好之后就带着大伙出城去了。

等到第二日,中年人如期而至,只不过他带来的人着实有点多。

范离清点了一下人数,足有四百多人!

除去一百多名城防工匠外,剩下的都是家属。

范离眼看这可不成,就和中年人商量,家属就不要带了。

山上拢共就那么大点地方根本没地方住。

等黄岗山城建好后,在把亲属接过去也不迟。

中年人原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既然范离说不行,他也就不再坚持,和几个老伙计说明情况后,便各自劝家人先留下。

这个消息让女眷们哭闹成了一片,如今昌邑城兵匪横行,哪还有活命的机会。

现在家里男人也要走了,他们能不慌吗……

范离眼看局面有些控制不住,就把整车的粮食都留了下来,每家按事前说好的工钱分了。

这样一来,最少一个月之内,这些老弱妇孺有了活下去的保障。

而且范离还保证,在接他们上山之前,每月都会运粮食过来。

因为带来的钱财并不多,范离只能每人预先支付半个月的薪水。

但就是如此,也让工匠们感激涕零。

如此大方仁义的东家,可以说是大善人了。

众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便一起上路前往黄岗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