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宋骑之金戈铁马

作者:缥缈峰下一粒沙 | 分类: | 字数:24万

第3章 劫粮

书名:宋骑之金戈铁马 作者:缥缈峰下一粒沙 字数:2691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2:26

昌邑县城内,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往日繁华的南北大街,也只有零零散散的个别商户还开着门。

自打金兵进城,城中百姓如惊弓之鸟,见着金兵就躲。

原因无他,如今整个昌邑城都是金人的天下。

金人入城凶残野蛮,骚扰宋民那是常有的事,如有冲撞,轻则贬入奴籍,重的当街斩杀也不稀奇。

高压之下宋民哪敢出来行走,各家女眷更是藏在内院不敢见人,生怕被金人掳去。

“你这胆子不小啊,还敢出来做生意。”

范离随手拿起摊位上的干果扔进嘴里,说着摊主大胆。

“讨生活嘛,家里几张嘴等着吃饭,不干咋整,都要饿死啊。”

摊主哀叹连连,这年月命值几个钱?

还敢出来做生意的,哪个不是家里几张嘴等着吃饭,不铤而走险咋整。

这话让范离一时接不住了,是啊,他家里也有人等着吃饭呢。

要说谁更难,摊主再不济还能卖货过活。

而刘家村呢?

老少爷们不玩命,下顿饭连树皮都啃不上。

“这世道乱哄哄的,您这进城是为了啥啊?”

摊主也看出了范离的烦闷,岔开话题,问了一嘴。

“送粮。”

范离也没空搭理他,随口回了一句,眼神便看向了县府衙门。

他在等人,而等的人是县府仓官李嗣道。

也不知道这老头跑哪去了,范离在这站了一中午,也没看到李嗣道的影子。

这次劫粮,李嗣道是关键,少了他,混进城中的二十多号人就白来了。

至于他们是怎么进的城,当然是以送粮的名义,但粮车上可没有一粒粮食,取而代之的是明晃晃的长枪短刀。

刘家村几乎家家从军,祖上留下的家伙什,这次他们是全带上了。

也是金军南下打的太顺利,过城门时,范离说是进城送粮的,城门值守居然懒得搜查。

还出言羞辱,说宋人都是能干又听话的狗。

听到羞辱,范离明面上只是点头哈腰的赔笑着。

可心里却在想,等正事办完了,老子让你看看能干又听话的宋人是怎么宰你的!

范离的计划,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那些被杀掉的金兵可不止去刘家村一村征粮。

金军征粮队下乡,刘家村是第一站,后面还有几个村落也归他们征收。

所以这支征粮队从出发到回驻地,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

三天时间,足够他们抢了粮食逃之夭夭。

可这一切计划,全在李嗣道一人身上。

“哥,那老头不会是被做掉了吧?”

知道一些内情的范昭,走过来小声嘀咕着。

“不会,那老头精的很,你被做掉他都不会被做掉。”

范离侧耳只是听了个大概,就打消了弟弟的念头。

那老头,人送绰号地滚螳螂,为人就是一个圆滑,人还贼精,范离老早就于他相识。

可以负责任的说,范离来到这个世上十多年,从来没吃过亏,唯独被李嗣道坑过。

这老头脾气有些古怪,虽然唯利是图,但他确是少有的爱国者,没错,就是大宋爱国者,主打就是一个真爱国。

范离劫粮,为何要找到李嗣道,因为他确信,这个人肯定会帮他。

究其原因,二人志同道合,同样都是爱国者。

二人曾多次密谋,打算下毒毒死开城投降的汉奸县知,而且他们还真做了,只不过运气不佳没有毒死县知而已。

李嗣道神的地方就在这里,密谋暗杀县知这事都过去一个月了,可他们还是好好的,县知硬是查不出半点线索来。

如此心思缜密,出手狠辣的人,怎么会被人做掉。

经过范离的描述,范昭心中越加好奇这个老头到底是什么模样。

但没有让他失望,就在二人说话间,一位身穿官服挎着牛皮包的老头出现在了他们视野中。

李嗣道个子不高,留着山羊胡,眼帘低垂,面相不喜不悲,看不出一丝情绪来,远远看去,给人一种老实巴交不爱说话的老好人模样。

“李仓官!”

范离看到老头,赶忙挥手唤他。

后者身形一顿,抬头一看竟是熟人,快步走了过来。

“你怎么来了?”

李嗣道满脸狐疑。

他分明交代过,如无天大的事,不要进城,这怎么突然来了?

而范离只是笑了笑,随后凑到近前,口动唇不动的说出两个字。

“劫粮!”

他太了解李嗣道了,拐弯抹角只会让对方觉得啰嗦,直来直去才是他的风格。

“当真!”

初听此言,李嗣道略微一震,随后便满眼火热的追问道。

“当然!”

范离重重的点了头。

“你小子总算想通了,跟我来!”

得到肯定,李嗣道废话不多说,伸手一招前方带路。

范离紧随其后,一声呦喝刘家村民驾着粮车向县仓而去。

站在一旁的范昭看的是目瞪口呆,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感觉到,自己的大哥居然如此神通广大。

三两句话,居然办成了这天大的事。

众人一路无话,李嗣道前方带路,粮车紧跟其后。

待到了粮仓,李嗣道只是巧言数句说:“拨粮三百石发往汴梁大营,前方战事吃紧,出库文书过后再补。”

短短数语,竟骗过了粮仓守卫。

刘家村的粮车一进大仓,众人被眼前的一幕惊的是呆若木鸡。

堆成山的粮食,让刘家村众人激动的差点叫出声来。

也难怪他们如此,虽是庄稼汉子,可他们绝大多数的人,一生没有见过这么多粮食。

好多人心中更是产生一个疑问,这得吃几辈子才能吃完啊!

“装车!”

李嗣道一句话把众人拉回现实。

这些糙汉子就像捡到宝贝了一样,没命的往车上装粮食。

看的门口守卫都起了疑心,运个粮食至于这么卖力气吗?

“差不多了吧?”

看着粮车上已经冒尖的粮食,范离都有点心虚了。

“继续装!三百石粮食少说要装几十车,装少了会让守卫起疑!”

李嗣道让停下的村民继续装。

宋代一石约等于现代百斤,三百石少说三万斤的粮食。

他也是真敢说,刘家村总共就来了十辆粮车,就算冒尖装,也装不下三万斤的粮食啊!

范离眼看这个局面,心想坏了,肯定要出事。

他偷眼看了一眼门口守卫,果然!

几个守卫在那指指点点,脸上已经起疑。

但是碍于李嗣道是粮仓主管的身份,才没有上前盘问。

“老李,看着要出事!”

范离侧过身来,口动唇不动的小声嘀咕着。

“撤!”

李嗣道也感觉要出事,低语一声转头就向外面走。

一向精明的他,不可能犯下这种低级的错误。

出库三百石,这是县仓出库最小的数额。

如果再少,没等他们进来,就得遭到守卫盘问,仓守定会派人去衙里询问核对。

真要是这样,没等他们进粮仓,劫粮一事就得露馅。

而现在,粮食已经装车了,就算守卫起疑,也不会立刻盘问,仓守就算派人去衙门询问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一切都在李嗣道的算计中,等到东窗事发,粮车早就出仓了,如果顺利的话,车队估计已经到城门口了。

而他千算万算,留给他们得时间还是不够,那剩下来的事情就看范离如何应对。

结果也如李嗣道所料,粮车顺利驶出县仓。

坐在马车上的李嗣道,对身旁的范离抛去了一个眼神。

那意思是在说,该做的我都已经做了,而且非常成功!

接下来如何出城顺利逃脱,就看你小子有何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