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开局我被反派阿奶换成农家女

作者:诸神不语 | 分类: | 字数:48.3万

第116章 卖鱼

书名:穿越开局我被反派阿奶换成农家女 作者:诸神不语 字数:2480 更新时间:2025-02-05 02:40:26

回到家,才发现家里的水缸里,水桶里,大木盆里,小木盆里都装满了鱼。

林春桃和杨秀娥正围着这些鱼儿看。

“这鱼比水还多,会不会很快死掉啊?”

林春桃既开心又有些担忧。

杨秀娥也是一样,正在考虑要不要杀一些鱼腌制起来。

大门没关上,李婆子带着几个孩子径直进来。

躺在树荫下的小毛驴冲他们“伊伊”叫了几声。

“这踏风,现在还操心起看门的事来了,我每次回来,它都要叫两声。”

李婆子笑着说道。

小嘉琪走过去,摸摸踏风的驴脑袋,对它说话。

“踏风啊!是不是好些天没带你出去玩,你觉得自己毫无用处,无地自容啦?”

毛驴…

小嘉琪继续给毛驴顺毛。

“踏风,可别忘了你是我的坐骑,我以后也会带着你出门的,放心吧!”

山山和小能跟过来眼巴巴的看着毛驴。

自从琪琪姐姐宣布了这头驴是她的专属坐骑,二叔也不带他们骑毛驴了。

琪琪姐姐倒是没说不给他们乘坐,是这头倔毛驴不愿意。

每次他们靠近些,毛驴踏风就会尥蹶子,很人性化的冲他们笑,就是不给近身 ,真是奇了怪了。

自认为安抚好了踏风,小嘉琪跟着阿奶她们一起看家里捞回来的鱼。

不得不说这次捕鱼计划真的是远超小嘉琪的想象。

竟然形成了鱼潮的景象!

兰兰动作熟练杀了一条两三斤重的鱼,提着鱼做午饭去了。

李婆子看着大水缸里的鱼犯愁的时候。

沈青山已经和村民一起帮着他沈家堂哥,改造好了两架水车。

给水车里装了半车清水,他们就赶着牛车挨家挨户的收鱼,每户拿出三条大鱼。

由村里几个精壮的汉子拉去城里出售,得了钱回来再分。

牛车到了沈家,沈青山从大木盆里捞出三条大鱼放进水车里。

李婆子提议道:

“青山,你们去城里卖鱼不懂市场行情,去小集市喊上香丫的婆母。

她经常和那些酒楼饭肆打交道,让她帮着把把关,看能不能联系酒楼的采买,鱼价也能卖的高一些。”

“还是娘您想的周到,我这就去叫她。”

沈青山说着,就去了小集市叫香丫的婆母。

不一会儿,沈青山就带着香丫的婆母回来了。

香丫的婆母先是跟李婆子她们客套几句,接着就去看水车里的鱼。

“这些鱼还都是活蹦乱跳的,个头也大,倒是难得一见,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沈青山和村民们听了,都很高兴。

香丫的婆母主动提出:

“我认识不少酒楼的后厨采买,陪你们去城里出售这些鱼吧!”

李婆子高兴的拉着她的手。

“那就有劳亲家母了,卖了钱,咱们村给您付辛苦费。”

“不用不用,举手之劳,动个嘴皮子的功夫。”

刘母客气的推拒。

“亲家母,您这也不是给咱们一家帮忙,是给整个杏花村帮忙。

况且您这一趟进城还得丢下摊子不管,辛苦费是必须要给的。”

村民们也都点头称是。

“应该的,您就别推辞了!”

刘母只得点头答应,看了看日头,催促着。

“那就赶紧装满两辆牛车,咱们尽快出发吧!”

“好勒!”

村民们积极响应。

装满两水车的鱼,他们赶着牛车来到城里,在市场找了个位置,把鱼显摆了出来。

香丫的婆母则去和那些酒楼饭肆的老板们谈价钱。

不一会儿,香丫的婆母就回来了。

牛车旁边站满了围观群众,刘母推搡着挤了进去。

她告诉沈青山和村民们,联系了四家酒楼,人家愿意出高价收购他们的鱼。

只要活着的鱼,酒楼后厨可以养着。

沈青山和村民们听了,都非常高兴。

“放心,这些鱼都是活的。”

刘母点点头,带着他们去了酒楼。

第一家是个名叫“一品鲜”的酒楼,为了吸引顾客,提倡食物新鲜。

这家酒楼在点餐处设了个很大的水箱,里面养着游动的活鱼。

负责采买的管事看了看沈青山他们带来的鱼,非常满意。

本想将两水车鱼都收了,还是刘母拦着,只卖给他一水车,另外一水车还要留给另外几家。

过了秤,交接完后,沈青山衣兜里多了二十几两银子。

随后刘母又带着他们去了另外几家。

看着活蹦乱跳的大鱼,一个鳞片都没掉落,几家酒楼的管事都很满意。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酒楼管事的还说:

“这都是新鲜的河鱼,难得的是这些鱼个头这么大,你们要是再打到这么大条的尽管送来,咱们酒楼照单全收。”

“行,那就感谢赵管事帮衬了。”

赵管事笑着摸着胡子,看向刘母。

“刘家婶子,这会正值饭点,要不要在本酒楼用个午膳?”

“不用不用,我们还赶着回去。”

刘母连连摆手,他们是来赚钱的,可不是来消费的。

出了酒楼后门,两辆牛车已经是空车。

沈青山掏出五两银子,当着大家的面递给刘母。

这趟他们足足卖出四十两的银子,分给刘母五两,每家还能得一两银子。

刘母得了银子更有干劲。

“那就多谢各位了!”

几个村民呲着牙笑。

“这是您应得的,没有您帮忙,咱们也不知道怎么卖鱼,刚刚在市场,那些围观的人只看不买。”

刘母收好银子,提议道:

“我瞧着你们每家每户都还有不少活鱼,不如我再去联系几家,咱们再跑一趟?”

想到即将到手的银子,几个村民大汉也不觉得饿了,都连连点头答应。

衣兜里揣着五两银子,刘母迈着六亲不认的小碎步又去联系客户了。

沈青山趁着这个空档去了一个包子铺,给一道来的村民买了一些包子馒头,还给刘母留了三个肉包子。

大伙吃着包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了约摸半个时辰,刘母回来了。

吃了一口沈青山递过来的包子,刘母爬上牛车,豪迈的说道:

“走,咱们回杏花村拉鱼,再拉满两水车过来。”

“好嘞!”

牛车轻快的穿行在街道上,车上的汉子们开始畅想未来的好日子。

牛大柱就坐在沈青山旁边,感慨的对他说道:

“青山,我们家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了点钱,就想着盖个砖瓦房,总是不够,这些日子承蒙关照,总算可以起房子了。”

沈青山笑着点头。

“都不容易,咱们齐心协力,勤劳肯干,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陈婆子的儿子陈刚这次也跟着来了。

他嗫嚅了好一会,鼓起勇气对沈青山开口。

“青山,我替我娘对你家道歉,是我娘她猪油蒙了心,现在她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还要感谢你不计前嫌,对我们家一视同仁。”

沈青山叹了口气,拍拍陈刚的肩膀。

“都是同一个村一起长大的,我知道你的为人,你娘是你娘,你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