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锋
作者:山野有扶苏 | 分类:女生 | 字数:72.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4章 瞒天过海
“那、那我……跟你一个房间!”卢清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横下一条心似的,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我、我有些怕她们!”
“怕什么?她们又没长三头六臂!都在一个房间,人家会生疑的。就一个晚上,我让她们弄个挨着的房间罢。那样你就不会害怕啦!她们要是敢欺负你,你一叫,我就冲过来了。”
安慰过卢清,谢宇钲带头将东西打包好,拖过院角一辆独轮小车,将东西全都堆放上去。打开院门,小车由卢清推着,谢宇钲大步走在前头探路,专挑僻静无人的小巷走。路上好几次差点跟靖卫团的搜查队碰上,幸好一前一后,预警及时,才没被撞破。两人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来龙泉阁广场右边的登第楼后面,在一条幽深小巷里停下来。
谢宇钲让卢清在巷里等待,自己匆匆越过两条小巷,拐到通往广场的巷子里,刚转向巷角,就看见一匹高头大马,正从巷口驶过,接着是两匹、三匹……骑队络绎而过,他不由得大惊失色。
好容易待骑队过尽,他连忙快走几步,来到巷子口,这才发现,广场上早已严阵以待。
龙泉阁广场上,此刻已被清场,闲逛的人们不见了,摆摊设摊的小贩们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邋里邋遢的团丁们。
他们三五成群地散落各处,拄着枪闲聊着。
龙泉阁的檐前,已挂上了一块长条形的巨型横幅,上面写着“赣湘两省六县联合剿匪作战报告大会”十几个大字。
台阶的两个边角上,早已垒起个硕大的沙包工事,每个工事都架着一挺重机枪,里头晃着大约一个班的团丁。
不少官绅模样的人员在龙泉阁里进进出出,一个小官模样的中年人,正领着十来个文职人员,在龙泉阁前张贴对联之类的东西,显然,他们正在布置明天的会场。
刚才经过的那队骑兵大约十二三人,全都穿着统一制服,戴着钢盔,配着马刀,背着德式马枪,穿着长统马靴,盛气凌人地骑着高头大马,勒着辔头,沿着广场的边沿,缓缓绕行巡逻——正是在汤湖圩西边战场上见过的那支中央军骑兵连。
龙泉阁两边,各有一幢高大的建筑,一幢是对面的怡君馆,一幢是谢宇钲这边登第楼,两处都适合做狙杀地点。
谢宇钲慢条斯理地来到巷口,稍稍站出了些,偏头望向登第楼前,只见酒楼门口,此时早已换上了几个头顶钢盔、荷枪实弹的中央军,一个个年轻气盛、下巴都快昂到天上去了,俨然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就在他苦苦思索着,如何通过面前的广场时,身后响起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那是独轮车儿车轴转动的声音。
回头就见卢清正推着独轮车,吱嘎吱嘎的推进这条巷子。
谢宇钲正自奇怪,正要出言询问,却听卢清身后方向响起纷沓的脚步声,嘻嘻哈哈的笑骂声音响起。
他警惕地抬头望去,就见一队背着枪的团丁嘻嘻哈哈的出现在视野远处,或许是因为光线的原因,现在这队团丁,还未发现自己和卢清两人,仍懒懒散散、一步三摇地向这边行来。
谢宇钲冷汗直冒。
原来,在巷子那头的卢清,是为了避开这队新增的巡逻团丁,不得已才进入巷子中间的。
但是,这个行为却是自陷死地。
因为,那队团丁正越来越近,像赶羊似的堵了上来。
前面的广场上,靖卫团严阵以待,中央军的骑兵连来回巡逻。
后头的巷子之间,荷枪实弹的靖卫团正在层层拉网。
敌众我寡,强弱殊形。前不能进,后不能退,谢宇钲抬头看看身边的院墙,正准备翻入人家里面藏匿,广场对面忽地响起一阵喧哗。
望去就见一队端着长枪的团丁,正在对面的怡君馆里大肆打骂驱赶着客人。客人们纷纷夺路而逃。一个客人许是喝醉了酒,从馆里奔出来时,方向未辨,就噔噔噔的冲到了道路中间。
事出仓猝,那队中央军骑兵正自趾高气扬,勒辔徐行,哪料得忽地斜刺里冲出一个人来,当下惊得前面那骑马一声长嘶,马头一偏,扬蹄便向广场中间来。
广场上一片混乱。
谢宇钲见机不可失,连忙扭头奔回独轮车边,掀开车上盖着的破麻袋片,露出车上的两支李恩菲尔德和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满满当当,一半的手雷,一半的子弹。
卢清见这形势,也知道到了最后关头,也霍地站起,顺手抄起了其中枪柄刻了三个正字的李恩菲尔德,就要推弹上膛,却被谢宇钲扬手止住了:“跟我来,别轻举妄动!”
卢清疑惑地盯着谢宇钲,但见谢宇钲甩枪上肩,一手提起竹篮子,转身便向广场走去。
广场上的景象既紧张肃杀,又热闹繁忙。
卢清向来喜欢兵行险着,这时看出谢宇钲企图满天过海,不觉得大为兴奋。回头看看,身后那队团丁还差两三个巷口,便轻哼一声,甩枪上肩,大踏步地追上前头的谢宇钲。
第244章 瞒天过海
不一会儿,两人就混入纷乱的人群,迅速越过一个个或惊慌或混乱或兴灾乐祸的团丁们,转眼之间,就穿过了两百米宽的广场,绕到怡君馆后面的巷子里,刚才谢宇钲已远远看见,这条巷子刚被搜查过,短时间内团丁们应该不会再来。
这时,广场上响起一阵欢呼,显是那匹惊马已被控制住。
两人大呼侥幸,这才发现,自己的心脏像擂鼓似的咚咚乱跳,都不禁后怕起来……歇息了一会儿,左右看看四下无人,正准备翻过院墙进入怡君馆的后院,身后吱嘎一声响,倏地回头,冷冷地看去,却是一户人家的院门打开一条缝,一个男人正探头探脑,窥视外面的动静。
目光与谢宇钲对上,这男人倏地一惊,哆嗦着缩了回去,将院门轻轻掩上。
谢宇钲灵机一动,低声斥道:“等一等!”
说着,返身一个箭步,蹦到门前,飞脚猛地一踹,门后响起啊的一声叫唤,院门啪的张开,却见那男子一屁股墩坐在门后的地面上,张开的院门撞上他的身体,反弹着合上,又张开,又合上……谢宇钲微微一笑,推门而入。
就见地上坐着一名面相老实、皮肤黧黑的男子,大约二十四五岁,正两腿乱蹬、瑟瑟发抖。
“起来罢!这位兄弟!看看有没有吃的,给我们弄点儿!”谢宇钲用脚轻轻戳了戳这个男子,他知道这男子把自己两人当成了靖卫团的团丁,是以怕成这个样子。他干脆打算假戏真做。
地上的男子大约是吃够了靖卫团的苦头,闻言恍然大悟一般,捣蒜般点了点头,但马上又拨浪鼓似的摇了摇头。
卢清刚将门栓好,回身见这男子半点动作也无,肩枪一甩,端在手中,倏地疾出,往这男子的肩窝使劲一戳,低声喝斥道:“还愣着做什么?快起来!”
“啊?”这男子肩窝大痛,畏畏缩缩地看了卢清一眼,手慌脚乱地爬起身来,一边胡乱拍打着身上灰尘,一边点头哈腰,小声地恳求,“两、两位老总,饶命呀,饶命。”
“闭嘴!”谢宇钲拎着他的胸襟,将他扯了起来,将一块大洋交到他手掌上,“我问你,家里的吃的还有没有?有的话,匀我们一点,我、我们付钱的。”
“啊?有,有!”男子不相信似地看看谢宇钲,又看看卢清,磕磕巴巴地说,半信半疑。
“你不要害怕,我们是县长派来的,专门收集靖卫团恶行……”
怡君馆今天真可谓是祸不单行。
先是一队背枪的靖卫团丁,在里保长的陪同下,呼呼乍乍的闯将进来,将楼里闹得鸡飞狗跳,说要搜查乱党。
鸨母刚挤出几滴眼泪,就被大耳刮子侍候,差点没将那对金鱼眼儿扇得掉落在地。
靖卫团在屋里屋外搜了个遍,乱党没见着,倒将几个客人逮了出来,将身上银钱搜了个干净,有的当场放了,有的则是施以一顿饱拳后放了,将怡君馆闹了个底儿朝天。
好容易闹腾完毕,众人刚松了一口气,靖卫团的又拿出了封条,将前门后院都给贴上了。封条上面写着日期,盖着县署的印戳。
鸨母让人面广的龟公使上一封银元,才得了个消息,说明天要在龙泉阁前审判乱党,鉴于怡君馆的客人鱼龙混杂,所以提前清场封存,免得混入乱党同伙,误了大事。问问什么时候能解封,回答说什么时候公审完毕,就什么时候将封条揭去。龟公陪着小心,又问公审什么时候结束,马上就挨了一顿咆哮,说什么时候结束,那是官大老爷的事,等着就好了。要是再胡乱打听,小心吃板子牢饭。吓得龟公只好退了回来。
满屋子人都毫无办法,只好怏怏地闲坐着干等,坐不多久,一些家住附近的厮仆,就从侧门走了,龟公也带着人溜出去散心,只留下三五个打手、两个厨娘、几个侍候的丫环,以及一堆莺莺燕燕,闷在屋子里坐困愁城。
满屋人度日如年,好歹捱到暮色四合时分,鸨母正吩咐厨娘丫环自去生火做饭,有个小厮来报,说上午预定了今晚过夜的两个公子少爷,要从侧门进来。鸨母闻言一阵烦躁,便让小厮转告,说今日不方便,让他们改日再来。
小厮去了,不一会儿就乐颠颠地回来,神秘兮兮地附在鸨母耳边说了句话,鸨母脸上露出几丝笑意,立即起身,吩咐两个头牌姑娘随着,到侧门迎客。
三人刚来到过厅,就见那两个公子少爷已经从侧门进来,正在过厅里奉茶呢,见了三人,那位领头的公子少爷,哈哈一笑,揶揄起来:
“哟,这位阿母,这天底下做生意的,要是都将上门的客人往外赶,我看这生意也就不用做了!这样也好,倒能让客人们省了不少花销。”
刚才,小厮禀报时,说这两位客人身份尊贵,说能保怡君馆平安无事,鸨母半信半疑地就来了。现下听了这豪爽的谈笑,心下先信了五分,心想这两位贵客果然大有来头,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色胆包天,敢钻进怡君馆里来……忙习惯性地甩着手绢儿:
“哎呀,贵人说哪儿的话?”
她放软身段,挤出笑容,嗲声嗲气迎上前去,“要不是靖卫团的那些总爷们硬要清场,你就是借我们怡君馆一百个胆子,我们也不敢见拒贵客呀!哎哟,这下好了,两位来了,我们怡君馆就有了倚靠了。”
说话之间,鸨母早瞥见两位公子少爷换了身衣服,比午间是光鲜多了,只是当头这位客人脸上,总还是挺着一张青膛脸儿,不冷不热的,让人望而生畏,不知不觉地就想敬而远之。
身边两位姑娘,也一一上前,道了万福。
“阿母客气了,两位姐姐无须多礼!我来之前,在县署问过了。那骆团总说明天要开公审大会,所以才对这周边的店铺进行清场。这个……我们暂且随他。不过,他也答应我啦,说公审过后,立即解封。”
谢宇钲微笑着,又开始了大言炎炎,伸出一个指头,“就一天时间,阿母、两位姐姐:我们只要约束上下人众,静等公审完结便可,嗯,最好是……把侧门也关了,闭门谢客!也可省却不少麻烦。毕竟那些大头兵纪律涣散……”说着,他向三人抛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是,是。两位贵客说得是。”鸨母闻言,心下稍稍安定,上前请两位客人坐了,吩咐两位头牌姑娘斟茶,陪着坐了,但她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桌前坐了,准备陪着闲聊两句,探探两位贵客的身份,顺便混个脸熟,以为长期的援助。
但两位贵客这时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放到两位头牌姑娘身上去,再也不来看她一眼。
她抬头瞄了又瞄,见两位客人神情轻松,大大咧咧,似乎对广场外边的靖卫团毫不在意,心里又安稳了些。便对两个姑娘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们好好奉承,便告辞起身,准备离去。
谁想就在这时,那位领头的少爷却打了个手势挽留。
她停了停,就见这位少爷从兜里掏出一叠银元,竖在桌上,毫光闪闪,这少爷非常纨绔地笑道:
“阿母,今晚我兄弟两个,就在这和两位姐姐过夜了,这是包场的费用,够了罢?”
鸨母见了,心下又是担心,又是欢喜。她担心的是,眼下馆子被封,还留客人过夜,靖卫团知晓了怕是不妙。她欢喜的是,都这时节了,还有豪客被自己馆中的头牌勾得魂不守舍。
金鱼眼眨巴一下,终究还是对靖卫团的惧怕占了上风,便打算推辞,却见这少爷一摆手:“收下罢。你放心,该帮的忙我照样帮!我只是不想被人背后戳脊梁骨,说趁人之危,我们古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鸨母闻言大喜过望。
刚才,她一直在心里头嘀咕,猜测见眼前两人的来路,此时一听他自报家门,说是古家的,马上就想到本县首屈一指的大官绅家族——城关村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