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状元郎
作者:近墨黑 | 分类:历史 | 字数:59.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4章 惊天骇浪
调戏小姑娘这种事,必须得见好就收,否则的话,效果会恰得其反,不仅不能让小姑娘春心荡漾,反而可能会让她恼羞成怒,彻底翻脸。
因此,在嘴瓢过后,郑经又识趣地闭上了嘴,假装若无其事地欣赏起秦淮河两岸的风景来。
他的内心却是在得意。
他为什么又突然来嘴瓢上这么几句?纯粹是嘴痒吗?
当然不是。
撩一撩徐玄机,勾起她对自己的心思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想通过陈管事之口,彻底绝了德王府想驸马他的心思。
别以为他猜不出来,陈管事铁定会去告密,事实上,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知道,古往今来,最善于勾心斗角的就是帝王家,最善于到处安插眼线的也是帝王家。
因此,别看他并没有推辞德王府塞给他的那些人,包括陈管事,也包括打理书局的丫环、仆妇、仆役之类的,但他心里却是清醒得很。
眼线,也是可以反过来利用的!
只是这么一来,可是苦了徐玄机。
在这个时代,女子一旦到了十六岁,基本上就会嫁人,就算晚的,一般也不会超过十八岁,若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就会嫁得更早,十一二岁就嫁人生子的都有。
但道家修行之人却不在此列,别说二十岁还不嫁人,哪怕是终身不嫁都很正常,比如说徐玄机的师父慧存真人,都已是年近四十的人了,也还是独身。
这并不是道家不允许道家之人婚嫁,事实上,道家只主张一夫一妻制,但并不限制道家人的婚姻自由,修行之人有道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道家男子硬要三妻四妾,也不是不可。
而导致道家之人,尤其是道姑嫁人晚的原因,则是道家所修行的功法。
就以徐玄机所修行的道家最正宗心法《通玄真经》为例。
第一境:堪世境;
第二境:积德境;
第三境:穷理境;
第四境:求真境;
第五境:筑基境;
第六境:和合境;
……
这极为关键的第六境,便是阴阳和合。
这第六境开篇的一句便是:“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阴阳之道也。”
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合,方能得道。
而这阴阳,又分为天地之阴阳、日月之阴阳、男女之阴阳、心肾之阴阳等。
这道家之人修行《通玄心经》,等修行到第六境,孤阴或独阳已到达了极致,再不中和,就再难寸进不说,反而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这男性修行倒还好,等到了第六境,哪怕之前已结过婚,也没关系,再找一极阴之道侣修行也无妨。
而女性,若是早早就嫁了人,并且所嫁之人阳元还不足的话,那到了第六境,让她们怎么办?
去偷人?
这就是这个世道男女之间的区别。
因此,道家修行的女的,但凡在修行方面有天赋的话,一般都嫁人很晚,要么是碰上了阳元十足之人才嫁,要么是干脆不嫁,等修行到了第六境,通过修行天地日月之阳还无法突破时,再找一个阳元十足的道侣来突破。
这就是徐玄机都快二十的人了,也还没考虑嫁人的原因。
可现在,登徒子却在不停地撩她了。
撩得她春心荡漾。
撩得她忍不住想:你是阳元十足之人吗?
呸,坏我道心!
她越想越懊恼。
……
皇城之内,另一出戏也正在上演。
母贤子孝的大戏。
这大夏朝皇室啥都好,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人丁稀落不说,还男的普遍不长命。
比如说,先祖霸帝总共就两个儿子,在位还不到十年。
霸帝过后的文帝倒是有好几位公主,但儿子同样也只有两个,一个是被废的太子,另一个则是后来登基的武帝。
武帝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只有当今圣上和德王爷两个儿子,而且还短命,年过四十就驾崩了,把皇位让给了现如今的宣帝。
宣帝和德王爷的娘亲孙太后倒是命长,都快六十的人了,还精神抖擞,挺喜欢管事。
管的当然不是朝事。
而是自家儿孙的事。
这德王妃离京两月回来,没有在第一时间就进宫去觐见她,她就有些不高兴了,昨日就派了太监去德王府,说想孙子孙女了。
这就是德王爷一家一大早就进宫的原因。
太后想孙子孙女,见的自然不止是陈蒨文陈蒨武二人,这德王爷一家子一进宫,宣帝家的那些皇子公主自然也闻讯赶来,以便让孙太后来个儿孙满堂。
其实宣帝的繁衍能力也不行,都已四十好几的人了,皇子也只有十八岁的东宫太子,以及另一位比陈蒨武还小的侧妃之子,年龄才五岁。
公主倒是有好几个,但年龄都普遍不大,最大的一个,也都比陈蒨文还小上半岁。
“伯容,这蒨文蒨武回京,你怎么不即刻带他们进宫?你也不知予想他们了吗?”
孙太后也确实蛮有掌控欲的,德王爷一出现在她面前,她就即刻训斥起来。
伯容,是德王爷的大名。
不过这也很正常。
毕竟出现在孙太后跟前的,德王妃是外人不说,还是北华公主,不能随便训,而宣帝又忙于朝事不在场,陈蒨文陈蒨武那一辈又普遍都还小,因此她只能拿德王爷这个自家小儿子来出气。
“回禀母后,昨日有事耽搁了。”
别看德王爷在别人面前不讲规矩得很,可是在这位从小管他到现在的母后面前,却是不敢有半分无礼。
但他总不能说,原本是打算昨日下午就带儿女进宫的,结果却被一年轻士子给灌趴下了。
“哦,还有什么事比蒨文的婚事重要?比蒨武的学业重要?”
孙太后却不依不饶,又沉着脸追问道。
很显然,在她眼里,自己这个小儿子有点不争气,成天只知道玩,不管正事,因此她只能代他来管。
所谓正事,就是陈蒨文嫁人的事,以及安排陈蒨武上太学的事。
别以为皇子皇孙们一个个都是不学无术之辈,事实上,皇家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比官宦之家还要重视,这是因为,这皇家子孙若是没学问的话,这天很容易就塌了。
因此,不管是前朝还是现在的大夏朝,都为设立了专门的太学,来供皇室子弟及公卿大臣子弟去学习,请的老师自然也是当世较为有学问的名家,实力还要强过普通官绅及世家子弟所上的国子学。
而像陈蒨武这样的皇孙,一旦过了十岁,就必须送入太学,直到所学起码能盖过一般的秀才为止。
因此,孙太后现在是在训自家儿子,不替她的宝贝孙子孙女着想。
这倒是冤枉德王爷了。
他昨日之所以耽搁,不就是为陈蒨文抓驸马,好进宫能给孙太后一个交代吗?
只可惜女婿没抓着不说,反倒把他给灌趴了。
那他现在该怎么回?
女婿的事郑经那边还没敲定,他总不能现在就拿出来说吧?
因此,想了想之后,他回道:“回禀母后,儿臣正是为蒨武学业之事给耽搁了。”
他总算想到了另一个可以用来打发孙太后的借口。
那就是让陈蒨武拜郑经为师这事。
其实这太学也不一定非得要上,但那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请到比太学的那些先生还厉害的先生来教陈蒨武。
私学,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色,在世家和权贵之家甚为流行。
就好比说荥阳郑氏,就有属于自己的族学。
“哦?”
孙太后皱起了眉头。
德王爷又连忙说道:“启禀幕后,瑞滢和儿臣已为蒨武寻访到了一位当世大才当老师,因此这太学,暂时不打算让蒨武去上了。”
为给自己开脱,他把郑经给兜了出来。
就这样,原本在会宁城内水花都没激起一个的郑经,却被德王爷像一块巨石一般砸入了皇宫,在这宫城之内掀起了惊天骇浪。
当世大才!
这样的称呼有几人很配得上?
因此,不止是孙太后,连包括当今太子在内的那些皇子公主之类的,也全都被他这一句给吸引住了。
当世大才?
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