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马王爷

作者:东风暗刻 | 分类:历史 | 字数:439.4万

第1194章 雨过天晴

书名:大唐马王爷 作者:东风暗刻 字数:4392 更新时间:2024-11-17 02:19:58

贞观十三年的五月,人们感觉到,储位之争如同皇家戏班的压轴戏目,不可避免地又开锣了。

马王只是班师之后参加了一次朝会,之后称病不朝。

朝堂上下保持着基本的平静,但人心起伏,想什么的都有。

马王殿下从一个刑徒,凭借出类拔萃的能力与胆识,踩着无数失败者垒成的阶梯,一步步登上亲王高位。

但他此时要面对的,是并不平庸的李治。

一个从没有在底下摔打过的李治,却对朝堂风云、权场倾轧有着更直接的接触,与切身的理解。

十五岁的晋王李治示孝忍乖,坐等李承乾、李泰斗得你死我活,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就将果子收了。

又借助着赵国公——他的舅舅,一举干倒了最具竟争力的吴王李恪。

人们不吱声、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倾向,皇帝在翠微宫不闻不问的举动也让他们心中出现过怀疑:

难道自己的判断真的错了?

一个有着胜过房杜的谋断、秦叔宝的勇武,另一个稳坐东宫,面厚心黑。

多么像楚汉之争!一个先入咸阳、一个武力惊世骇俗,最后谁能问鼎极位,也许致胜的小小法门,就藏在谁的身上。

在当时,谁能猜得好呢?

但有一点绝对不会有错,失败者将永堕万劫不复之地!

眼前的平静不等于争斗不会发生,实际上早就开场了。

马王不争,永宁坊的那些王妃们会答应吗?李治不争,东宫那么多等着尽享荣华的女人们也不会答应。

这些女人们,也都是踩着自家男人战无不胜的足迹,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黯然离场,承受接踵而来的、由身至心的摧残。

赵国公无愧于朝政风向的指示者,他的脚往哪边移一移,都可能会带动一大拨儿的人跟风。

但长孙大人站得稳稳的,连脖颈子都不歪一歪,他的态度都不如两个儿子有意思。小儿子长孙润已经不止一次、在私下里表达过对永宁坊的支持,“我就是看好马王府,马王还从未败过。”

而一向淡于朝政的长子长孙冲,却言犹不明地说,“太子就败过?马王以往的胜利可大多是在战场上,可是你看太子,他打败的都是有资格做储君的人物,眼下战场不同了,这里是长安,可不是乙毗咄陆部。”

赵国公被两个人子争的闹心,显得有点举棋不定,这都是躲在翠微宫的那位无所事事的皇帝闹的!

心狠手辣的一品公、凌烟阁首位的功臣,拿定主意坚持到最后一刻——出手去救一救那个不幸败北的外甥,让他不致于更悲惨。

其实东宫和永宁坊无论谁胜出,只要他这里保持了中正,将来都仍然是赵国公,而且也有能力扶助一下最后的败弱者。

那么,就连他的妹妹文德皇后,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怪他了。

他更倾向于永宁坊,内心中对自己不能过早地支持他们觉着愧疚,仿佛在小儿子心幕中公正无私的形象也受损了!

长孙大人决定去一次翠微宫,再对皇帝陛下作一次游说,晓之以理。

……

马王殿下携七王妃丽容到了兴禄坊,兴禄坊阂府出迎。太学博士、代抚侯高审行也同夫人刘青萍站到了大门外。

高履行传达的马王殿下的话让高审行感慨万千,“疾恶如仇、舍身维护纲常,”高某人可不就是这样的人嘛!

而陛下亲封的‘代抚’二字,不正道出了马王与高府扯不断的渊源?

但在见到马王的那一刻,太学博士还是有一时的尴尬。

早知如此,鹞国公第一次提出让他去国子监的建议时,便一口应承下来岂不更好!

马王殿下一见府中各位长者,仍按着以前的称呼,称高履行为“大伯”,称高至行为“二伯”,称高审行为“大人”。

丽容来前受到柳玉如的叮嘱,小嘴那叫一个甜,前段时间两府的龌龊与她无关,因而更能拉动两家人的感情。

好菜上来,好酒别省着,谁的酒量也不许掖着半截儿!

高峻发现,最直接、且不带虚情假意表示要支持他的,原来在这里!

东阳公主说,她也要抽时间去翠微宫,说她该说的,给马王助助力。

峻王爷看着她,毫不怀疑她的诚意,但忽然间就尴尬了一下。

以前一直“伯母伯母”地叫着,两人却是异母的姐弟,这辈份是不是稍稍有点乱了。

喝酒吧,酒能掩盖一切的尴尬和芥蒂,让人无比的亲近。

高峥马不停蹄从泾阳县赶来,刚好没有错过这场意义非凡的家宴,他将出任互市监,前途无量。

人们说到了故世的阁老,感觉他此时就坐在那里,笑着看着他们。

老大与五弟高审行悄然碰杯,对五弟道,“扶大厦于既倒,挽断缆之危航,也只有马王的胸襟啊!”

高审行完全理解长兄的话中之意,因为他的一闹,两府几乎成了仇人,连带着兴禄坊的前路也是一片漆黑,但转眼间雨过天晴,大道光明。

第1194章 雨过天晴

高峥夫人安氏亲热地与七王妃丽容说话,说到半路,又吩咐丫环去给七王妃取个什么有益妆容的小玩艺过来。

代抚侯夫人刘青萍,在两人边上小心翼翼地陪话,心中想着永宁坊王妃们在大慈恩寺、替她隐瞒尴尬内情的举动,不时的眼圈就发红。

丽容说,“府中姐姐们都祝祷侯公夫人早生贵子。”

……

五月初二,乙未日,也就是赴兴禄坊府宴的第二天,马王殿下称病的话就递到了朝堂上——

那晚他和七王妃是骑马赴宴的,七王妃不胜酒量,喝完酒就上不去马了。

是马王殿下抱着她回府的,扛着不行,怕吐,只能仰面朝上抱着。

只是马王爷也喝多了,从兴禄坊到永宁坊整整六七里的路,王爷抱着个人走得晃晃歪歪,不慎拧了腰。

李治接报后,当着朝臣的面调侃道,“王兄可真是个性情中人。”

但马王殿下就是不上朝,五六天的时间里每日与王妃们腻在一起,喝酒,说话,天气好时让王妃们扶着出郊野游,说于腰病有好处。

尚书令百政所出,日理万机,那些六部尚书们倒是勤勉,该办的都办了,受权限所限不该办的,太子殿下都接过去亲自打理,要让王兄“好好休养”。

马王兄不上朝,病没好。

太子不在乎,远无劲敌、内无马王掣肘,处置些政务、尤其是人事上的安排还应付得来。

中书侍郎柳奭、兵部侍郎王仁佑,谁没有自己赏识的人?

李治不会粗心大意,暗中派人盯住马王府的动向,马王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小把戏,一件也别想瞒过他。

但马王爷就是扭了腰,听说躺在床上翻翻身都咬牙咧嘴,全城正骨的、治跌打的大夫都请遍了——在这些人中居然还夹杂着安胎的医生——

太子听说,除了六王妃李婉清、九王妃丽蓝以外,八王妃,他的王嫂苏殷也有了身孕,太子暗哼道,“你这是动不了吗?”

初六已酉日,万年县令姚丛利,举荐忠武折冲府果毅都尉,柳爽,出任千牛备身。

忠武折冲府是下府,驻防于陈州,果毅都尉是从六品下阶,而千牛备身是正六品下阶,柳爽升了两级,到大内禁卫任职。

但人们看到的可不止是两个品阶的事,柳爽是中书侍郎柳奭的儿子、太子妃王氏的表兄,听说还有些武力。

而从这件事来看,东宫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已经将目光转向了禁卫防务。

千牛备身的职名,起源于御用“千牛刀”,此名寓意刀具锐利,可斩千牛而不钝,千牛备身是皇帝的近卫,执“千牛刀”宿卫侍从。

朝会日,千牛备身必先于皇帝升殿,侍列于御座左右。

皇帝若有口旨,通事舍人按例往阶下传递旨意时,如果阶下人听不清楚,那么千牛备身将再度高声传告。

可见,这个职位也就是皇帝的高级近卫,行止森严,条条框框数不清,一般的下折冲府果毅都尉都懒得来受拘束,但柳爽来了,从陈州飞调入京。

长孙润恰巧这几日在长安,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便跑去见他的父亲,“大人,你是时候去永宁坊提醒一下马王殿下了!”

赵国公说,“你不妨自己去提醒一下啊。”

长孙润道,“大人为何不去?你动一动步子,便是一百个人动了步子。”

长孙无忌道,“你懂什么?做老子的都不说一句话,为父做舅舅的,能轻易动么?你摇摆一下没关系,可我是长孙府的树根子!”

上一次去翠微宫算白去了,皇帝陛下专心擦拭他的黄莲珠,长孙无忌唾沫都喷干了,对方都无动于衷。

长孙润真跑到永宁坊去,看到马王爷正由七王妃揉腰,呲牙咧嘴的样子。长孙润说,“柳侍郎的儿子柳爽入京做千牛备身了。”

马王扑棱一下坐起来,腰也不疼了,问他道,“谁举荐的?”

长孙润就看出马王的腰疼病纯粹是装的,“万年县令姚丛利。”

马王听了,重又咧着嘴趴下,示意丽容再揉,“许敬宗可真卖力气,千牛刀也确实挺吓人,但我想它也硬不过我的乌刀吧?”

“可你又不能把乌刀拿到金殿上去!”

缠莺剑,上次在大理寺狱中曾让几个下药人有来无回,至今都有人以为,鹞国公是情急之下夺了对方的刀。

但马王连缠莺剑都不想带,因为这是严重的违制行为,“但陛下就同意从那么远的地方调柳爽进来?他本事很大么?”

长孙润说,“陛下还在翠宫啊哥,连面都不露一露。”

马王又扑棱一下坐起来道,“腰病好了,明日上朝!”

第二天,五月初九,壬子日。

马王爷到朝时,正好有新罗国贺龟兹大捷的国书送抵长安。

新罗女王金善德在国书中,一点都不吝啬对唐师的赞美之辞,“龙师横扫龟兹叛逆,非仅西域震服,马天王方执帅印,人未出长安,新罗国西、北方边寇一夜散尽,下国小王,均有所倚,蹈舞贺捷……”

马王多日不朝,也让李治意识到,最近这些日子自己的动作是有些大了,今日看到马王忽然毫无征兆地冒上来,李治的心里也有些发虚。

正好借着新罗国贺捷的引子,李治赞道,“王兄你看,高丽、百济就是如此不堪,惧怕王兄的威名竟然怕到这种地步!”

长孙无忌听了,不置一辞,他的这位小外甥在底下捞干货,只把些甜汤甜水给他王兄送过去。

不过他也知道,马王今日上朝,原因一定不是因为腰疼病好了。

这可与金善德的赞誉之辞不一样,人家那是马王侧妃,又倚靠得上马王,连称呼也变成了“马天王”,朝中人这样称呼就有不妥,但人家又是蕃国的女王,你能怎么的?

马王爷不接太子的话,而是有些担心地说道,“她可真行,难道不知自己已有身孕?还敢舞之、蹈之,若损了胎气,本王一定饶不了她!”

众人的耳朵不由自主地一动,还有这种事!上次金善德到长安才几天的功夫!就让马王给洒了种。

太子很有兴趣、同样也很吃惊地问道,“王兄,这可是件喜事,寡人十王嫂有喜,那么新罗未来也就有了王储,不知王兄要如何庆祝呢?”

马王回道,“常言道,育儿须及早、小树修枝,不然大了的话再管,就有些费神了!”

这是皇帝太极宫赐宴时,太子妃对柳玉如说过的话。

此时李治故作不知,接话问道,“不知王兄有什么安排?”

马王扛着脸、微微撇了嘴说,“马王府中最不缺的便是儿子,只是这一个离父亲就有些远了,恐怕将来也不能时时教导他。”

有人心说,这才哪到哪?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是儿子。

因而,马王殿下有些犯愁地说,他准备给金善德挑选些启蒙的书籍,由递送国书的新罗使者带回去,

“只是本王老粗一个,哪里选的好呢!谁不知太子饱读诗书,对严格育子方面也有独到之处?那个陈王,本王一眼便看出是个极为懂事的孩子!”

长孙无忌心里说道,这是又将甜汤给李治捧回去了。

李治听得很顺溜,也无须客套,正好扯些亲情之事作作遮掩。

于是说,“陈王还顽劣得很,但寡人为未来的贤侄选些适读之物,说起来正是应该,让寡人这就想想,选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