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开始修炼
作者: | 分类:武侠 | 字数:52.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6章 三舍法和武举
“都想加入讲武堂,战士很积极嘛!”
“但是讲武堂却不能什么人都收,没有三级以上军衔,就不要想着进入讲武堂的事情了。”
“先进入教导队学半年,能认字了再说!”
作为培养营级军官的军校,朱武对讲武堂的定位,就不是培养基层军官。所以在听到梁山泊许多士卒都想进入讲武堂后,朱武立刻给讲武堂定下限制,只准大队以上军官加入。
如此一来,梁山泊有资格进入讲武堂学习的,顿时不到千人。
而且这千人中,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考进讲武堂。为了能尽快培养出人才,也为了让进入讲武堂学习的士卒更珍惜这次机会。朱武参照明清武举的规定设立一场考试,择优录取达到标准的前两百名士卒,进入讲武堂学习。
这个条件出来,梁山泊中有资格参加报考的,都报上了名字。即使先前没想要加入讲武堂学习的,为了显示自己不在他人之下,同样在周围人撺掇下参加这次考试。
这次讲武堂考试,成为了梁山泊上上下下,都关心的大事。
眼见士卒对讲武堂如此热心,朱武对这次讲武堂的考试,顿时更加重视。特意把自己定下的章程,和梁山泊头领探讨。
看过朱武定下的讲武堂考核章程后,梁山泊头领一个个赞叹不已,认为极为妥当:
“文科以识字为主,只要能认字、写字,看懂兵书战策,就能算是通过。”
“武科以开弓、舞刀、掇石试技勇。凡是能将八斗以上的弓拉满,八十斤以上大刀舞花,二百斤以上的石头掇起一尺,都能算是合格。”
“然后再按八斗、一石、一石二斗的弓力,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的大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的石头,定下三等成绩。”
“名次排在前两百者,方可择优录取。”
看着朱武定下的章程,鲁智深大喜着道:
“这个办法好!”
“武艺练得再多,战场上都不如力气有作用。”
“这开弓、舞刀、掇石三项,深得战阵精髓!”
觉得朱武定下的这个考核方法极合自己脾胃,鲁智深对此极为赞赏,认为用这种方法考核出来的人,战阵上一定有威力。
对这种武举发展到巅峰时的考核方法当然有信心,朱武在看到鲁智深和晁盖、秦明、杨志、花荣等人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后,将这次考核的内容,就此定了下来。
不过,吴用却有些忧虑道:
“弓力八斗还好说,但是八十斤的大刀、二百斤的石头,就实在太难为人了。”
“一千个三级以上军士中,恐怕找不到二百个都达到这三项的人。”
大宋武举在武艺上主要考核步射、马射和马上武艺,并没有舞刀和掇石这两项。
吴用虽然在看到朱武的说明后觉得这两项并不困难,却仍担心梁山泊的士卒,没有足够的人达到要求。
“弓力八斗的人,只要用力得法,基本都能提起二百斤的石头,把八十斤的大刀勉强舞动起来。”
“其实按我的想法,这次考核的标准还定低了。以后逐渐提升到弓力一石二斗、舞刀一百二十斤、掇石三百斤的标准。”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合格军官,带领梁山泊的士卒,冲击敌人军阵!”
曾经看到过清朝武举的成绩,朱武知道弓力一石二斗、舞刀一百二十斤、掇石三百斤的要求虽然很高,却仍旧能找到许多这样的人。
在这个存在武功的世界里,朱武不可能将标准定得更低,反而还想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培养更强的人。
听到朱武的想法,吴用不由咋舌,道:
“朝廷的武举也不过要求步射一石、十发三中即可,主公把标准定在一石二斗,实在是太高了。”
“拥有一石二斗弓力的人,已经有资格选补散直了。不如按元丰年间考核禁军教头的办法,以八斗、九斗、一石,将弓力分为三等。”
听到朱武对八斗、一石的弓力都不满意,想要在以后把标准提升到一石二斗。吴用口上不说,心里却觉得朱武有些异想天开。有这样实力的人,完全有资格去当班直,哪会有多少来梁山泊当草寇的人。
同样知道这一点,朱武才将这次考核的功力定在八斗。但他却知道未来将弓力提升到一石二斗,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大宋现在和辽国对抗,一石弓力就已勉强足够。但是到了南宋时,对弓力的要求就提升到一石二斗。”
“未来梁山泊和金兵对抗,必须要达到这个弓力!”
按照大宋旧制,一石是九十二斤半,一斤约640克,折合59.2千克。和朱武定下的新制一斤600克,一石一百斤折合60千克相比,大体能说相当。
这个弓力,和后世清朝的十二力、英格兰长弓的一百六十磅,同样也是相当。可见弓箭要产生足够的杀伤力,就需要这个力道。
故而,朱武才没有按当前的八斗、九斗、一石定标准,而是用八斗、一石、一石二斗,划分三等弓力。
不知朱武的想法,吴用仍觉得现在的要求就很高,劝朱武道:
“就怕主公的要求定得太高,梁山泊的士卒,不一定有两百人达到。”
“若是最终加入讲武堂的不足两百人,那就不好收场了!”
又向朱武建议道:
“不如让山寨的士卒都来考核一下,选出优胜的人,进讲武堂学习!”
皱了皱眉,朱武道:
“若是在教导队学习过,进讲武堂学习也就罢了。”
“但是许多三级以下军衔的士卒还没有在教导队学习过,在讲武堂传授的时候,还要照顾他们。”
“拖累了其他人的学习进度,反而有些不美!”
听到朱武的忧虑,吴用摇了摇头,建议道:
“主公担心这个,不如在讲武堂实行三舍法。将没有在教导队学习过的定为外舍生、在教导队学习过的定为内舍生、优秀者定为上舍生,分别教导他们。”
“这样能让更多的梁山泊士卒参加考试,不会因为能通过的人数不足,没有足够的学员。”
虽然对代替科举考试、坏了自己科举之路的三舍法极为痛恨,吴用却在听说朱武的忧虑后,向他提出了三舍法。认为讲武堂用三舍法办学,能选拔和培养出足够的人才。
听到吴用建议的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之分,朱武眼前一亮,感觉极为恰当。三舍法取代科举的效果虽然不好,但是用于让学校的学生学习,却是极为恰当。朱武听到吴用的这个建议后,当即大声叫好,决定在讲武堂中,同样实行三舍法。
“有了三舍之分,我的任务也减轻了。”
“外舍生让教导队的教导就好,内舍生可以让秦明、黄信、杨志、花荣教导。”
“我只需教导上舍生,把握住最顶尖的人才!”
越想越觉得三舍法很适合,朱武当即按吴用的建议,让梁山泊三级军衔以下士卒,同样能参与考试。希望用这个方法,挖掘出更多人才。
这个消息传出,那些原本没资格参加考试的士卒,一个个欢呼雀跃。按照朱武公布的考试内容,努力训练起来。
朱武见此情景,将考试的日期定在三月,又让晁盖、鲁智深、花荣等人,传授士卒开弓、舞刀、掇石的窍门。免得他们锻炼时不得其法,反而伤了自己。
如此,梁山泊士卒的热情,尽皆转到了训练上。朱武一面和秦明、黄信等人商定讲武堂的教材,一面安排王伦派人去南方寻找棉种,带回北方种植:
“无论军用还是民用,棉花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资。”
“女真人起自白山黑水之间,相比中原的将士来说,更加能够耐寒。”
“有了棉花之后,不但能够御寒,还能制造铠甲,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军用物资,棉花能够御寒是一方面,能够制作铠甲,是更重要的用途。
“用棉花制造的铠甲,除了纯粹的棉甲外,就是明清两代作为主要铠甲的布面甲。”
“棉甲更多的是靠纤维抵挡早期火器,现在还不需要。但是布面甲相比札甲,优势就太多了。”
“一定要搞来棉花,尝试制造布面甲!”
能够在明清两代取代札甲成为主流,布面甲的优势无需置疑。
相比用绳索等连接的札甲,布面甲直接将甲片钉在布面上。这让布面甲的连接更为牢固,不会轻易散开。
而且,因为能使用更大的甲片,布面甲的甲片数量远比札甲要少,这让它在制造时,显得更为简易。
同时,布面甲外面罩着的一层布,也让布面甲的甲片藏在里面,不会让人看到甲片连接处的地方,针对缝隙和绳索进行攻击。
这些优势相加,让朱武在选择甲胄时,首先就想到了布面甲。认为这让的甲胄,更适合自己扩军:
“宋朝的步人甲虽然防御不错,但是却太重了。全装五十斤以上,士卒很难负担。”
“相比起来,布面甲只有十五千克左右,换算成现在六百克的斤,不过二十五斤。对于士卒来说,负担要轻多了。”
“如果嫌防御不够,还可以披两层甲,或者加上皮甲、锁甲成为三层甲。相信两三层铠甲的防御力,一定胜过步人甲。”
“相比步人甲来说,它更适合扩军!”
由于札甲在连接方式上导致的甲片重叠,宋朝步人甲的重量,普遍都很夸张。以至于到了南宋时,朝廷都特意下诏不要超过五十斤。
对于缺少资源还准备在以后大量扩军的朱武来说,成本降低、又能够提供足够防御力的布面甲,自然扩军的首选。这要求他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推广棉花种植。
“有需求,有市场,技术也能达到——”
“希望梁山泊的纺织工业,能够发展起来!”
对此寄予厚望,朱武在王伦派人将棉种带回来后,亲自学习和指导棉花种植要点,希望棉花的种植,在独龙冈尽快推开。
就在这种忙碌中,时间过得很快。只是转眼之间,就来到了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