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作者:岂清 | 分类:历史 | 字数:168.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4章 武媚娘反感瑜洲提议
李治对于丁瑜洲的话表示十足的出乎意料,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因为他没有想到丁瑜洲会将话题引到这个主题之上,他也没想到丁瑜洲竟然问出了这样一个胆大的问题。
李治听清了清嗓子,犹豫了一下,才说道:
“你说得这件事是近来朝野之中大家都讨论交流的事情,东宫太子人选朕也在仔细考量,听你这么说,你的分析确实鞭辟入里,见解独到,如果没有这件事,李忠想来还是安分守己待在东宫,应该不会生出事端,照这么说,李忠确实也是被逼无奈,是不是?”
丁瑜洲知道皇帝是在问自己,便上前一步回答道:
“臣认为毕竟太子觉得自己地位不保,难免会做出些荒唐事,皇上也应该理解太子,体谅太子。”
武媚娘听到丁瑜洲的这话有些让自己难以接受,因为武媚娘的性格对待自己的敌人那必须斩尽杀绝。
她盯着丁瑜洲说道:
“丁大人,此言恐怕不妥,太子谋反事实已定,不能因为这种理由就替他开脱罪名,就算当废,那也不应该谋反篡权,就算不废,那也更应该安分守己,做太子应该做的事。”
武媚娘说到最后,声色俱厉,语句里带着严肃的语气。
很显然,武媚娘这是在向李治表明自己对于太子的态度,也是在宣告她的立场。
丁瑜洲知道武媚娘的脾气,不敢做过多的辩驳,没有接话。
狄仁杰这时候说话了,道:
“是啊,丁大人,这件事可不能犯糊涂啊,太子刚才行为险些要了你的性命,你为何又来替子太子辩驳,这可使不得呀。谋反就是谋反,没有理由可以开脱,谋反罪一旦成功,那岂不是难以挽回的局面,这种罪是万万不得开脱的呀。”
狄仁杰的态度也获得了许敬宗等人的支持,他们频频点头,认为太子此举确实是不应该,就算是面临被废除的困境,那也不应该做出如此出格之事。
丁瑜洲知道自己的这一话题,成了众矢之的。
众人除了李治、李忠之外,都是反对他的观点的。
其实丁瑜洲有苦衷,只是大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他继续说道:
“启奏皇上和皇后娘娘,臣并不是有意要为太子殿下开脱罪名,只是念及皇上和太子殿下之间的父子亲情。微臣觉得当宽恕太子饶恕太子,毕竟他是皇子,父子亲情是天底下最珍贵的感情,万不可因为权力而泯灭了亲情。”
李治听完,颇为同意,连连点头说道:
“丁瑜洲,你这话朕听着舒服,这深宫之内少有感情。就算是皇帝与皇子之间的感情,也往往会因为权力的存在而变得冷酷无情,就算表面上和乐融融,实际上却又是相隔千里的冷酷,这一点朕的心里早有体会,如今你娓娓道来点出亲情二字,朕深感欣慰。”
丁瑜洲的话情真意切,将这一场闹剧引到了正题之上,原本太子李忠以图实现自己的解脱,却不料被丁瑜洲看中了心事。
其实太子李忠的行为,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在利用自己独特的诡辩术来引起李治的宽恕,因为他校准了李治的性格和心态,他觉得李治会对自己手下留情,而武媚娘绝不会宽恕自己,他只有控制住李治对自己的想法,才能够把控整个局面。
与此同时,武媚娘显然是看透了太子李忠的行为,其实她对于李忠所表现出的反常举动,早有耳闻,她只是在静待机会罢了。
此时她总算真正地掌握住李钟的把柄,想以此来彻底的将其铲除,她岂能就此罢休。
武媚娘刚才出手,与李忠直接相抗,可是她终究没有抵抗住李忠的胡言乱语和不按套路出牌。反倒被李忠继续以胡搅蛮缠的方式,将她的招式一一化解掉了,有时候,无赖是很难对付的,丁瑜洲见识过李忠的无赖行为,也知道李忠这种无赖的性格,所以他才最终在武媚娘让自己发生解决问题的时候,直接将整个事件的话题引入到最后的宣判上来。
直接比迂回更加具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丁瑜洲的词句确实奏效,太子李忠不再哭哭啼啼表现出一副可怜人的样子,而是对丁瑜洲投去了憎恶和厌烦的目光,刚才他就在丁瑜洲这里吃了闭门羹,更让他在狄仁杰和丁瑜洲面前大失身份,难堪不已。
太子看着丁瑜洲,又望了李治一眼,静静地等待着李治对自己的宣判,他心情激动紧张,还有些许害怕,他不敢说话,只能沉默。
丁瑜洲见李治依旧犹豫不决,心里着急,催促地说道:
“还请陛下早做决断,万不可因之而断了父子亲情,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此时,丁瑜洲要求皇帝直接来个痛快话,确实又再度引起了大殿之内众人的兴趣。
因为自那日,丁瑜洲和许敬宗连连上书要求废除太子以来,李治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他迟迟没有给朝臣们一个准确的答复,这也让朝臣们对于皇储人选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名门望族出身的大臣们为了维护他们固有的利益,不惜继续固执己见,坚守原来的权力分配体系,而新兴的大臣们则希望重新另选他人为皇储,可以打破原有的权力分配格局,让他们再度从中渔利。
朝野纷争不断,人心惶惶,作为当事人的太子李忠更是心绪难平,才做下如此荒唐的事情。
丁瑜洲想着快刀斩乱麻,是时候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不及时解决,恐怕将会出现大乱子。
李治也知道以上的利害关系,更知道近来大臣们的上书言表,无非都是请求他速速确立皇储人选,以免东宫不宁,横生枝节。
可是李治性格天生柔弱,犹豫不决,面对如此重要的事情,却久拖不下,才致使出现当下行为。
两仪殿内静悄悄的,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李治最后的决定,武媚娘虽反感于丁瑜洲的提议,但是此时也觉得丁瑜洲说得有道理,不再表示反对,也等待着李治做出最后的决断。
殿内香炉里的龙涎香吐着袅袅青烟,散入空气之中,消失不见,炭盆里燃着无烟的炭火,散发着浓浓的暖意,一切显得温馨和顺,却与此时众人的心情大相径庭。
丁瑜洲抬眼看了李治一眼,见他的目光深邃,知道他在做着最后的决断。
此情此景,丁瑜洲早有了猜测,早有了结论,他在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