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作者:岂清 | 分类:历史 | 字数:168.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5章 吓唬谁呢?(丁瑜洲这次要惨了!)
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李治开始怂了,心里有了打退堂鼓的意思。
但是作为被众人吐槽,被众人诟病的主角武媚娘则全不当回事,不以为意,没有将这些堆积如山的反对书放在眼里。
她继续鼓动着李治要坚定信心,要始终如一,万万不能知难而退,不要总是一遇到问题就想着放弃。
他直接引用历朝历代那些君弱臣强的典故来吓唬李治。
以此来警醒他必须彻底改变,扭转这种不利情势,才能够实现他君权独揽,要不然他就会一直会生活和压抑在权臣的雾霾笼罩之下,一旦长此以往下去,他这个皇帝就会越发没有威望。
武媚娘用有可能会亡国失位的危险来刺激李治,企图让李治继续他废王立武的计划。
“皇上,你想一想那隋朝以及再往前的北周,再往前的魏国那些时代,他们的国君是怎么被赶下台的?这些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呢,您可别忘了我们大唐立国才三代君王,您可不要做了让老祖宗们寒心的事情啊。”
李治在武媚娘的软磨硬泡之下,又重新树立起雄心。
李治其实也不傻,他也知道前朝所发生的那些君权被大臣夺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不说其他,只说隋朝隋炀帝被部下宇文化及等人杀害,还有那隋文帝更是羞羞地夺取了自己的亲外孙北周皇帝的皇位。
这些事实他从小就知道,他的父皇李世民多次告诉他要防止大臣权力过度集中,也要防止大臣的权力过度膨胀。
可是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朝政局势,李治有些吃不消,但是武媚娘却依旧泰山不动,安稳如山,李治无形中被感染,便再度挺起胸膛准备战斗。
在李治忙得焦头烂额,被这件事扰得心神不宁的时候,再度想起了丁瑜洲的存在。
因为他记得丁瑜洲曾经对他承诺过,为他预测过,未来他将大获成功,并且他也按照丁瑜洲的设想,召集了宰相来商讨此事,但是什么效果都没有,如此一想来,李治不免有些恼怒,甚至觉得丁瑜洲是在拿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搪塞他。
他怀疑丁瑜洲的预测术不够强,影响了他的决断。
李治想来想去,在永徽六年九月的一天,对丁瑜洲发出了一道密旨。
丁瑜洲是在自己府里接到这份密旨的,打开读后,他简直要一口老血吐了出来,心中顿时不断咒骂道:
“李治,我操你大爷的,你这是什么话,你还有点当皇帝的样子吗?”
一向不爱说脏话的丁瑜洲,竟然愤怒至极,可见李治的这道密旨,着实让丁瑜洲失望再加愤怒。
丁瑜洲审视了三次那道密旨,揣度着这道密旨的语气,他知道李治肯定是在武媚娘的撺掇之下,再次铁定了心肠,恐怕是吃足了十万吨的铁在心里,抱定了废王立武的决心了。
至于密旨的内容,丁瑜洲反复看来看去,觉得李治的言辞犀利,语气声音完全不是平时温和,这次带有浓浓的抱怨,显然是怪自己预测的不够准。
丁瑜洲一度想来,这道密旨应该是李治单独发出,并未经武媚娘的参与。如果武媚娘参与,武媚娘绝对不会让李治发这种内容的密旨。
因为他从与武媚娘的单线联系中得知,李治只是一直在想办法来解决目前的朝廷僵局,当然他得知武媚娘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更没有怪罪他没有预测准的意思,自然也没有得知李治密旨的消息。
李治发出的这条密旨是李治亲自书写的,大体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丁瑜洲继续为他预测未来动向,继续为废王立武出谋划策,如若达不成要求,就要将丁瑜洲直接处以宫刑,入掖庭当太监。
就是这最后一句话,才让丁瑜洲破口大骂,骂李治是无能之辈,还如此撒泼耍赖。
自古以来的君王都是高高在上,用着一层又一层的面纱来掩盖住自己的真实面貌,而李治的这道密旨则是真实地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反映了他内心最真实的状态。
如若不成,就要对帮手处以极刑。
如此让人寒心的事,怎能让丁瑜洲不动怒呢。
不论放在谁身上,也都接受不了这种的无理的要求,这哪里是让大臣来替自己出谋划策,这明显就是在命令和要挟大臣呀。
这皇上的确是够有水平了。
丁瑜洲将这道密旨直接烧了,摇了一下头,对李治表示出失望,当然他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因为它是单向发展的,不会再度重演。
大唐出来一位女皇,这不是普遍的因素,是有它特定的内涵在里面,而李治就是这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试想李治如果像他的父皇李世民那样,肯定不会在他死后,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丁瑜洲出于对历史专业的热爱和兴趣,他决定忍气吞声,其实他除了这种选择之外,也别无选择。
皇帝的命令那就是律法,如果处理不好,他还真有可能会被处以极刑,他想想都汗毛直立,两腿发抖。
……
丁瑜洲除了每日的上朝,别的事都不做,一下朝就返回自己的府中回忆着关于这段时期的历史记载。
前两次君相会面已然发生,史书记载的确如他所经历的那般一模一样,而接下来的事情或许可能会有所转机。
要问之所以会有转机,是因为事情发展到这里,一些人一些事即将出场。
只是李治和武媚娘还没有看到,而他丁瑜洲因为有了上帝之眼,也就是历史书这一套完备系统,让他能够提前找准未来的走向。
丁瑜洲自己戏虐和调侃自己:
“我可不想当第二个司马迁,我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我富家人的生活,我现在不缺钱,如果这官真不好当,我宁愿辞职和阿元一起远走他乡。”
如此想法也只能是丁瑜洲在闲暇时光里打发时间的遐想,他无法做到这样,即使他逃到了长安,也逃不了大唐。
这一日上朝,丁瑜洲在朝臣的议论中得出一个消息,他再次瞅准了史书记载里即将发生那件事的时机,但是他又突然心血来潮想起一个计谋,同时也为了应付李治紧锣密鼓的催促。
丁瑜洲想试探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改变历史走向,所以他针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件事做起了一个大胆的试验。
他派人给李治传话说:
“皇上,臣又为您想了一招,看看管不管用啊!您到时要配合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