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权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153.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六十五章 父子博弈(三)
听到这话。皇帝顿时目光一凝,随之问寒声道:“如何个从长计议法,此刻太子遇袭重伤,此刻就躺在东宫之中,元凶已然悉数抓捕,并已供认不讳,如此简单之事,却是为何,还要从长计议!你来告诉朕,为什么!”
此话一出,朝堂上一众朝臣再次震惊不已,纷纷诧异无比的看向了皇帝。
而这个站出来劝诫的大臣此刻也是一脸的疑惑,皇帝突然之间发这么大的火,这就说明,这件事情很明显他已经揣摩错了皇帝的心思。
但是,如今满朝大臣们都看着自己,这个大臣他也知道,现在他也下不了台了,若是就这样唯唯诺诺的退下,说不准就会直接被御史们弹劾他是石家花钱打点过,现在是来求情的。
于是,这个大臣稍稍打了一下腹稿,随之昂首挺胸直起了身子,看上皇帝的目光中,满是坚定,随之铿锵有力的回答道:“启奏皇上,微臣所说从长计议,并非是不处置石家,而是将他们暂时先关在大狱之中,等到后面彻底查清了事情的原委,然后依法定罪,借此事以佐朝堂律法之公正,如此又可抚慰天下万民,告诉天下人,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朝堂所定下的律法乃是不可挑衅的,触之必亡,只有如此,方才是一举两得之策!因而,微臣再请皇上三思!”
听到这话,顿时身后有人纷纷点头,认可了此人的话,于是便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启奏皇上,刘大人所言有理,如此行事,不仅挽回了我大吴朝廷尊严,还将朝廷律法的公正性传之于众,令天下臣民望而生畏,如此甚好,请皇上允准!”
“微臣附议!”然而,一个又一个的人站了出来,到最后,足足站出来了五分之一的人了,也可谓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但是,此时站出来的只是一些官位在朝堂上较低的,他们摸不透皇帝的真实心思,亦看不懂皇帝究竟是想做什么,所以他们才会仅凭性情发言。
而此时,代表着文官力量之首的机构尚书台,和代表武官力量之首的军情殿,两方都没有说话,虽然说此人的话对于武官有利,若是成功,就要优先处理齐国海上摩擦一事,但是,此时明显挑衅到了皇帝的威严,所以,军情殿也没有站出来表态,只是在一旁沉默了下去。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当朝大学士,太子太保文大学士,此刻突然站了出来:“启奏皇上,臣有事启奏!”
“讲!”皇帝冷冷的扫了一眼群臣,随之淡淡回道;
“微臣认为,此事不可拖,亦不可等,刑部刘大人所言,的确是一举两得,但是,想要证我律法威严,可不仅仅一定要等到真相大白之时,刑场上的屠刀也是佐证朝廷威严的一大助力,石家如今依然定案,并且主事之人也已供认不讳,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讲,他们都罪责难逃,所以,微臣以为,此时朝廷应当遵循尚书台陈相的建议,立刻处死石家全族,用以告诫天下逆贼,煌煌天威触之及死!”文大学士随之沉声说道;
明显,朝堂上位高权重之人,想法都是差不了太远的,大学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只听他话音刚落,朝堂上代表着文官武官力量的两个机构随之纷纷站了出来,力挺大学士。
尚书台魏丞相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大学士所言,甚为允当,还请皇上鉴纳!”
尚书台陈相:“臣附议!”
玄异:“请皇上下旨,处死一众石家元凶,以儆效尤!”
“微臣附议!”
“...”然而,只是片刻,尚书台和军情殿出奇的无比统一,此刻两个部门所有的人全部都站了出来,全部都是支持将石家统统处死。
尚书台六位丞相,此时除去了远在越国的戴傲仁之外,五位尽出,而军情殿也是所有人全部站了出来,支持皇帝处死石家。
而且,他们身后站着的一种大臣,就是刚刚那没有出来的那五分之四的大臣们,他们本来还摇摆不定的,但是看到文武之首都站了出来支持,这一刻,他们彻底坚定了下来,随之也纷纷站了出来,立刻表态支持。
这一刻,朝堂上除去了那五分之一从长计议派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所有人都站了出来,全部支持处死石家。
此刻朝堂上的局势,看起来石家全族诛灭在即,已经毫无生机了。
“儿臣反对!”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一道声音从殿外传来,太子被四个人抬着走了过来,他的脸色上满是凝重和坚毅,他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手,嘶声喊道;
与此同时,又一道声音传了过来。
“南境八百里加急,匈蛮集兵五万,驻扎边界,与我南境大军对峙,高鸣将军请旨南境戒严!”一名信差飞速高举着一份奏折,往朝堂大殿飞奔而去,并且一直高喊道;
信差如此行动,便说明此刻南境境况危急,已经十万火急,所以才会如此急促。
很快,信差奔到了大殿门前,而此时,门前的一个太监随之快速的接过南境高鸣的奏折,快步的送完御前,与此同时,太子也被手下人抬着一步一步的来到了朝堂之上,他因为行动不便,无法起身,因而,此刻还躺坐在一张椅子上,随之被手下之人放在了皇帝面前。
而此时,皇帝也没有顾及于他,而是接到南京的奏报之后,立刻打开看了起来。
此时,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大家几乎都在心里嘀咕着。
“太子是从匈蛮回来的,而转眼之间,匈蛮就与我大吴兵锋相对,这之中莫不是有什么联系?”有一个逻辑思维稍稍正常的大臣,很快就看出了这其中的牵扯,随之喃喃道;
“听说,太子带回来了一个小姑娘,正是石家之人,难道,这其中莫不是有何联系?”
“看起来,太子必然会力保石家,我一会儿该站哪边呢!”
“太子尚未及冠,也并未入朝辅政,怎么高居于朝堂之上,若都如此这般,那视朝廷礼制如何物,不行我一定要弹劾他!”礼部的一名诤臣随之看着太子如此大摇大摆不按礼制高居朝堂,怒了,随之心中暗道;
“尚书大人,你省省吧,人家可是太子,而且及冠年纪早就到了,只是差一个仪式,你就别找不痛快了,天下迟早是人家的,不想将来人家给你穿小鞋,你就咽了这口气吧!”礼部一名侍郎很是无奈的看向了领导尚书大人,通过眼神劝诫道;
“若是都如此不尊礼法,朝廷的礼制威严何在?”尚书大人还不服气,眼神无比正义的驳斥道;
“我就说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行你上吧!”礼部侍郎不再暗示,示意道;
随之,二人沉默下去,礼部尚书顿时陷入了沉思。
“太子是不是玩得太大了,要是这样的话,皇上震怒之下,含泪斩太子那可就悲剧了!”这时,玄异看着一脸冷肃的太子,心中诧异道;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皇上为了太子,也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啊!”有一些看透了全局之人,很是通透的说道;
然而,此时高坐在上面的皇帝却是一脸的冷肃,而此刻在群臣中间的太子,却是一脸的淡然,他的脸上充斥了满满的坚毅。
这一切都是一个局,一个传承的局,有些事情,皇帝知道,太子也知道,但是有些事情,皇帝知道,太子不知道!
“太子所来何事?”皇帝放下了奏本,没有直接处理南境之事,而是直接看向了太子,沉声问道;
此刻,大殿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此刻已经有些愤怒了,毕竟,此时他都能暂时放下手中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转而看向太子。
太子抬起头来,丝毫不惧的直视着高坐在上面的父皇,随之拱手无比恭敬的说道:“父皇,此事背后,必有隐情,儿臣请父皇明察!”
太子开始说话,这一刻,朝臣们纷纷唏嘘,所有人面上都是无比的凝重,因为太子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就真正的预示着和皇帝之间的对垒开始了。
毕竟,这场大戏,太子才是主角,而现在,匈蛮集兵在外,太子自己又身受重伤,很能够赢的同情,所以,皇帝虽然有着满朝文武的强力支持,但是在石家这一件事情上,还真说不好谁能够占上风!
“朕要是不准呢!”皇帝顿时无比锐利的看向了此刻躺在椅子上一脸坚定的太子,没有去争论什么,只是淡淡的问道;
“石家在魏国耕耘百年,而且,魏国每逢天灾,百姓孤苦无依之时,石家定然解囊相助,如今,石家在魏国一地,乃是大善大德之家,若是父皇执意要杀石家立威,后必招魏国民心背离,因此,为了江山社稷,儿臣恳请父皇三思!”太子艰难的坐了起来,随之无比凝重的说道;
“皇上,如今大吴西南边疆不稳,齐国越国海域不宁,如今南境又是双方对峙,此刻不能再招致民心背离了啊!臣叩请皇上三思啊!”这时,户部的一人站了出来,随之无比恭敬的一把跪在地上,无比沉重的说道;
“皇上,古有名言,攘外必先安内,若是此刻将石家灭族,必然会招致魏地民心动乱,甚至是发生哔变啊,还请皇上三思!”这时,御史台开始站了出来,无比中立的说道;
林林总总,太子说完话之后,身后竟然跪下了一大片的重臣,粗粗一看,尽占了整个朝堂人数的四分之三了,可以说,此刻除了一些重臣们没有表态,其他的中高层官员统统跪了下来,共同奏请皇帝暂时不杀石家。
大家此时站出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想大吴继续强势开战的作风了,毕竟,若是此刻要是再和强悍的匈蛮人对上,然后内部还不稳,到时候大吴朝廷可就危险了。
大部分都是冲着这个原因才站出来的,一统天下不容易,耗时数十年,终于一统,这样苦苦得来的成果,没有人会想轻易的将其放下。
而且,一个石家对于文武百官而言,和三境动乱相比,完全就是微不足道了,而太子这个受了伤的当事人都没说什么,他们又怎会傻傻的去义愤填膺的力劝呢!
“君无戏言,说斩石家,必斩石家,若再有人抗旨求情,朕即刻重惩!”看到满朝文武义愤填膺的模样,皇帝顿时怒了,冷哼了一声,随之直接拂袖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