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作者:我欲归去 | 分类:历史 | 字数:51.3万

第一百六十章 定计奇袭

书名: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作者:我欲归去 字数:3583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8:20

郑都剧变后,一个多月长安毫无动静。

贾成除了在府中陪伴郑都逃出来的妻儿,所下达的命令基本上都是修缮城防和安顿部队,整编俘虏,一副不敢有异动的模样。

使得关东诸侯以为他束手无策,只能困守长安。便放下心来,重新开始了互相争夺地盘的争斗。

的确,贾成认为冬季大雪阻道,部队行军和物资运输非常艰难,这样的时节出兵作战乃是大忌。

即便眼睁睁看着刘协在汉中屠戮军民百姓,穷兵黩武掠夺地方,一步步清除他在汉中的势力,贾成也真的毫无办法阻止。

他不能白白耗费自己多年培养起来的部队,徒劳无功的攻打汉中。

虽然他也清楚,除了黄忠部下两万人之外,他从郑都带出来的五万将士们家眷都还在郑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刘协用这些人的家眷下诏胁迫,很有可能这五万人会变成不稳定因素,对他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果不妥善处置,贾成只有放弃这五万人,带着黄忠部以及忠于他的一部分将士南下进入巴东,与徐晃汇合。

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安全,还能对抗刘协。

只不过这样一来,刘协就真的完成了他的战略意图,与他分庭抗礼。

而他在汉中积累起来的无穷财富和六万多百战精锐就成了嫁衣裳,拱手送给刘协。

这个诸侯割据的局面将成定局,没有数十年混战很难实现一统。

这一刻,贾成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深恨自己不够狠辣,明明知道这些人结党反对自己,却不肯下决心除掉他们,布置人手控制住刘协。

以为敲打警告一番便能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有所行动。

也是相信有老狐狸贾诩坐镇,他便可以安心出征,不怎么关注京中动态。

还是贾成太单纯了,前世一个小商人,从未经历过政斗,不知道政斗比商斗更加残酷,更加血腥。

老是以后世的标准看待自己的盟友和对手,说白了就是过于重视生命,按照后世的话说,圣女婊没好结果。

而现实用一记响亮的耳光把他打醒了,一统天下也好,内部政斗也罢,都不是请客吃饭,说说笑笑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能解决的。

既要有同患难,共富贵的胸襟,还要有雷霆手段斩草除根。

这一刻,他想起曹操是如何对付刘协的。

他不得不承认,当初鄙夷曹操是多么的幼稚。

曹操在面临袁绍大军压境之际,一面不停暗示朝中各派势力,宣称袁绍有篡位不臣之心,团结他们支持自己。

一面在击败袁绍之后,烧毁部下文武官员与袁绍的信件,取得部下效忠。

然后雷霆出击,一举拿下朝中企图起兵反对自己,拥立刘协掌权的文武官员,将他们尽数处死。

甚至连一直协助自己的首席谋士,尚书令荀彧都责令自杀。

曹操的一系列举措,使得他能够完全掌握朝政,天子刘协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他的手段虽然残忍无情,可正是这样做,才能避免内斗,使得曹魏政权蒸蒸日上,军事经济实力远在刘备孙权之上。

反观他贾成,就因为这点可怜的妇人之仁,汉中死了几十万人,还让自己陷入进退不得的危险境地,简直是愚不可及。

正当贾成陷入深深自责难以自拔当中,一个人的秘密求见,给他带来了破局的希望。

“下官司马懿见过丞相。”

看着面前这位面白唇薄,身材瘦长的年轻人,贾成不由得想起史书对他的形容,鹰视狼顾。

不过此刻他却没有心思验证这个成语,注视了片刻便和声问道:“仲达一日三请,不等回复便快马赶奔长安急欲见我,不知有何要事?”

他很是好奇,司马懿在史书上是有名的老谋深算,做事向来沉稳。即便现在还只是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也不至于如此反常急着求见自己。

为此还不惜无令擅离辖地温县。

要知道司马懿作为地方官员,一地县令,无令擅离辖地罪责不小,按律视为弃官,永不录用。

况且他还是新降官员,真应该谨小慎微,不让有司抓住痛脚祸及全家的时候。

居然敢一日三封急信要求见贾成,还等不及回信便直接来到长安求见。

如此异于寻常之事,绝不是贾成印象中司马懿会做的。

其实还是司马懿年轻阅历少,更不知道他在后世名气有多大。只要他想求见贾成,贾成无论如何都会接见他的。

他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介小官,名声也没有出过河内,丞相贾成不会知道有他这号人。

再说先前写信劝谏贾成封公裂土,贾成毫不理会,自知马屁拍在马脚上,估计不会受到贾成待见。

只是军情紧急,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再说他们司马氏刚投贾成,便遇到这样危急时刻,若是贾成败亡,河内司马氏光是劝谏贾成封公之事便能让他们面临灭顶之灾的险境。

为了司马氏的未来,司马懿只能冒险一搏,求见贾成。

“下官以为丞相若是困守长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司马懿豁出去了,一开口便让贾成惊的目瞪口呆。

“仲达何出此言?”

人的名树的影,一般人说这样的话贾成还会觉得对方危言耸听。但司马懿对他来说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即便对方比自己年轻不少,还不是几十年后那个老谋深算的奸雄。

但还是引起了贾成重视,敛容沉声问道。

“郑都剧变,天子受奸佞蒙蔽擅杀太尉张公祺、大鸿胪脂元升,天下震恐。其后刘备、段煨纵兵掳掠,残害三县百姓,汉中陷入水深火热之境。汉中危急,丞相却在长安按兵不动,不回京拨乱反正诛奸佞,清朝纲,难道丞相意欲坐以待毙,辜负天下人厚望?”

贾成苦笑一声:“长安距郑都千里,斜谷道半数皆在段煨手中,加之天寒地冻将士蔽疲,如何能出兵平叛!”

司马懿冷笑:“丞相怜惜将士,可知将士们家眷皆在郑都,只要天子一道诏令,长安立时生变。丞相可有应变之策?”

“唯有南下巴郡以逼其祸。”

“呵呵,下官听闻丞相秉性仁厚,若丞相南逃,将置关中、河东、河内数郡百姓安危于何地?置我等心系丞相之士族性命于何顾?丞相若弃我等关中、河东、河内诸郡士民百姓,将来如何还能得民心、平天下?”

司马懿的话正是说中了贾成心中的软肋。

他很不甘心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生存下去。而只有平定天下,给华夏带来和平,他和他的子孙后代才能好好的活下来。

历史早已证明了一切,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得到生存的权利,失败者将一无所有,甚至于灭族灰飞烟灭。

不错,逃离长安占据益南的确可以保证他的安全。

但就像司马懿所说,放弃两京,放弃并州新占据州郡,以后还能回来吗?

现在可不像几年前,这些地方的军民百姓在西凉军屠刀下争先恐后的跟着他逃亡他乡。

刘协可是有汉室天子的名义,贾成一旦败退,那他逆臣的名分就会被做实,如同当初的袁术以及李傕郭汜等人,面临诸多势力的攻击。

没有了名分,谁还会跟着他走?

“那么依仲达之见,我该如何行事?”

“很简单,起兵进京清君侧!”司马懿铿锵有力的说道。

贾成再度苦笑:“仲达以为我不知兵吗,这般时节如何出兵?无异于送死尔!”

司马懿从怀中取出一卷书简,双手一举道:“下官已有方略,丞相可有胆一搏?”

贾成一怔,伸手取过展开一看,顿时面露惊异之色,良久,指着司马懿道:“仲达方略天马行空别出技巧,常人看来荒谬至极,却是颇有几分胜算。想不到仲达区区二十余岁便能献此奇计,真乃吾之韩信也。我便放手与仲达一搏!”

司马懿献出的策略有图有据,看似简单却极为可行,让有丰富后世知识的贾成一丝汗颜,恨不得甩自己几个耳光。

司马氏世居河内,作为北方人,冬季时常大雪覆盖。

普通百姓没有牲畜代步,要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非常艰难。

于是有人便用木板制作雪舟滑行在雪上,既快速又省力,还能载货,在北方很是流行。这其实就是后世雪橇板和爬犁的雏形。

司马懿就是建议贾成,从军中挑选一万熟悉雪橇的将士,从扶风、广魏之间翻越秦岭大山,奇袭郑都。

秦岭大山山势险峻,若是没有大雪覆盖的确很难翻越。

但眼下山上全是积雪,用雪舟的话等于水中行船,难度降低了一半,还能装载给养物资,等于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要说大雪之中奇袭作战,后世鼎鼎大名的《林海雪原》贾成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却还在司马懿这个古人提醒下才想起来。

贾成想到此处,不由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再给自己几个大逼兜。

看到贾成忽红忽白的脸色,司马懿兴奋之余不由得奇怪的问道:“丞相身体是否不适,需要下官唤医匠进来吗?”

“不用了,”贾成再度感叹自己确实不过是平庸之辈,智商比较欠缺,“说起雪舟,我倒有几个不错的改进方法,可更适合雪中长途行军。”

说罢,他提起笔刷刷书写起来,半个时辰之后甩手递给司马懿:“仲达看看这样修改一番可行否?”

司马懿狐疑的展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传言丞相机巧之术冠绝天下,下官先前尚还不信,今日丞相一番修改,下官方知丞相真乃天人也!莫非丞相先前早有此策?”

司马懿先前因为自己家族生死存亡的缘故,不得不急着献策全力一搏,心中未免有几分不服气的心理。

贾成困守长安迟迟按兵不动,他觉得肯定是这位大汉丞相技穷了,只能坐以待毙。

哪知道他一献出方略,贾成便立时叫好,还给了改进雪舟的方法。

他便疑心贾成此前早有奇兵袭击郑都的策略,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半个时辰便给了优化补充,若非他早有此念,这是决计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