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从辽东问鼎

作者:鹅货 | 分类:历史 | 字数:33.9万

第54章 财源

书名:明末从辽东问鼎 作者:鹅货 字数:2166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7:53

“怎么会没有烟呢?”刘瑶本着对刘戎的不信任,这次同样没有进去,待发现大家进去好久还没有被浓烟给呛出来,忍不住好奇也进去瞧了瞧,一看丁点烟尘也没有,禁不住发问道。

众人这时也从不解的思索中回过神:“对啊,为什么没有烟呢?!”

“而且也不呛人!”

“而且还没有煤灰呢……”刘戎摸了一把一尘不染的桌面,闪亮登场。

众人齐刷刷望向刘戎,七嘴八舌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儿?

尤其是黄管家,声音都颤了,反复地问刘戎制作蜂窝煤的煤粉到底是柳河堡煤矿里普通的煤炭磨成的吗?

“别卖关子了,快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普通煤炭制作成的蜂窝煤效果竟然堪比木炭,可木炭的制造流程何其繁琐,又得砍伐合适的树木,又得焚烧,代价何其高昂?

这蜂窝煤里蕴涵了多大的商机,张氏纵横商海这么多年,如何能够不知?

刘戎这才含笑对着张氏道:“娘可发现这蜂窝煤燃烧起来同普通的煤炭有什么区别吗?”

“这火的颜色不一样!”黄管家马上抢答道:“它是蓝色的!而散煤烧出来的火是红色的!”

刘瑶也接着道:“木炭烧起来就是这个颜色!”她屋子里平时烧的就是木炭。

“不错。”张氏说,“这煤藕烧出来的火苗子小小的、柔柔的,没有那两个炭盆子烧的那么猛。”

“烧了这么久,形状还没变。”刘安拿火钳子捅了一下一块通红的蜂窝煤道:“还挺结实呢,怪不得没什么烟灰。”

刘戎道也不再藏着掖着了:“蓝色火焰的秘密,在那些小烟囱一样的藕眼上;火势温和、形状没变、煤灰小这三点,都是因为搀了黄泥的缘故;至于为什么没有味道,是消石灰的原因。”

掺了消石灰为什么会没有味道,众人一时还搞不清楚,但蜂眼起到了通风的作用,火自然烧得就旺,便会呈现蓝色火焰,这是常识。

而掺了黄泥之后,煤的含量便少了,火势自然就温和了。

但黄泥被越烧越结实,不会越来越散,煤灰也就不那么容易散出来了。

这屋子里大半都是人精,这些道理并不复杂,自然一悟就透。

这时,只听张氏咳嗽了一声,沉声道:“今天屋子里的要么是家里的老人,要么是我母子的心腹,都是与我刘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只要踏踏实实为府里做事,我母子自然不会亏待。”

“可倘若是哪个敢将这蜂窝煤的配方泄露了出去,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定让他家破人亡,悔不当初!”

众人听了,连道不敢,纷纷跪下赌咒发誓起来。

张氏等了一会儿才叫众人都起身,又温言宽慰了几句,这时也没有人敢再刨根问底问生石灰的作用了。

大家又都开始纷纷出谋划策该怎么将这蜂窝煤快速地推销出去。

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张氏便问:“一百斤上好的无烟煤可以卖多少钱?”

黄管家因为收购煤矿的事,对这一块了解的比较多,赶紧回答道:“大概可以卖到一百七八十文。”

张氏点点头,又转向刘戎:“一个蜂窝煤多少斤?”

刘戎早就测算过,便答道:“两斤半左右。”

“也就是说四十个蜂窝煤大概一百斤了,普通的蜂窝煤嘛,就比照同重量无烟煤的价格来好了。我们再实惠一点,就一百六十文一百斤好了,大概就是每个蜂窝煤四文钱,另外每买一百斤就送他两个引火煤好了。”

“这么便宜?这能挣几个钱啊?”刘瑶听说才几文钱一个,不禁大失所望。

谁知话刚出口,刘戎和张氏就想看白痴一样瞥了她一眼,两个管家也是低头一阵轻笑。

开玩笑,莫说整个大明北方,就说辽东,甚至单单义州、广宁两卫,有多少户人家?

辽东苦寒,如此便宜又好用的蜂窝煤,即使只占领了一半市场,那一年又会卖出去多少?

即使粗略计算,那利润也是惊人的!

张氏雷厉风行,随即又同刘戎及两位管家商量着选定了蜂窝煤厂的厂址,安排黄管家尽快恢复甚至提高煤矿的生产,以保证煤炭的供应。

又指示刘安在府里各处产业中抽调五十名能干的管事和伙计,明日开始便招募流民,搭建好煤厂的生产及销售的人员结构。

两位管家领命后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恨不得明天就能让义州卫和广宁城所有人家都能用上刘府的蜂窝煤。

~~~

自年前开始,大新堡简易的围栏之外空地上便成了一个大粥场。密密麻麻的简易窝棚四处漏风,男女老幼却是挤着不下两千五六百人。

这些流民之前听说大新堡开垦荒地的政策后都是慕名而来,但刘戎一时没办法养活这么多张嘴,接纳了一部分之后,又不愿意剩余的白白流失,便用每天两次的稀粥吊着。

这些流民每天按点出来领取稀粥,寒风中舔干碗沿最后一点粥汁后,眺望一眼一栏之隔的大新堡,见里面的军户成群结队地去干活,个个虽说也穿着破旧,但都干净整洁,人人脸色健康红润,远远也能看出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神情。

流民们羡慕地盯了一会儿之后,深深叹息一声,然后回身穿过遍地粪便的营地,钻进自己的四处漏风的小窝棚,躺下睡觉。

又冷又饿,能不多动就不多动,这样才能活得时间长一点,运气好的话就会撑到大新堡下一轮招人,那时日子就有盼头了。

这一天,骨瘦如柴的流民们早早地又到流民营外头的空地上排起了长队。

前面三口黝黑的大锅一如往常冒着热气,但有眼尖的发现,在每口锅旁边又增添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覆盖白布,白布下面高高隆起。

正当大家交头接耳讨论桌子上面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一个锦衣老头走到了前面的一个高台上。

“现大新堡堆煤厂拟招工五百,日结工钱四十文,并供给早午饭两顿,有荤有素,大馍馍管饱。要求,成年男子,有力气,无恶疾。有意者,领粥后可向旁边管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