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凰女
作者:白羽凤麟 | 分类:古言 | 字数:58.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93章 选择摆在眼前
叶子皓收到消息时却倏地黑了脸色,心情复杂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六月十八给小妹过了生辰,六月二十就是小吉祥三岁生辰。
六月也是叶子皓生辰,但他一个当爹的人自然不会去过了,何况还是二宝刚出生时,叶青凰正在月子里。
但是他们父子三人都是六月生辰,这让叶子皓觉得喜气,因祁王府心大地给备礼一事搅得气闷,也就渐渐好了些。
六月下旬,许清风在路上给叶子皓寄的信先送到了。
叶子皓看过之后,便让庄明宇去路上迎一迎,问许清风要不要先回青华州与家人团聚,反正皇上又没说让他立刻到任,这不是还有代掌城守嘛。
庄明宇一路快马离开,第二天就在路上遇到了许清风的马车。
许清风的夫人有了六个月的身孕,一路走得不快,听到庄明宇说明来意之后确实心动了,但又担心自己若先回家而非赴任,会被朝廷抓到把柄弹劾他,趁机将他拉下马再换自己人过来,甚至还要连累叶子皓。
便为从三品御史,此去京城必然也有不认同的势力在暗中准备刁难呢。
因为许家原因,许清风对叶子皓的事其实也是熟悉的,对其人品也很称赞,也知道自己是叶子皓举荐的,心中感激得很。
如此更不能大意,而影响到叶子皓将来的前程。
然而庄明宇却保证道:“许大人不必多虑,此事都在我家大人的考虑之中,他说你能回,你便放心地回。”
“若有人问起,就说已与我家大人达成共识,上任途中绕一下家中,将夫人送回家中探亲便可,其他皆不必说,自有我家大人去说。”
只不过这所谓绕路,却是过任上而不入,直接绕回更远的家中去罢了。
但话由他们来说,接任的和代掌的都没有意见,你还有意见,那就做好以后与叶御史为敌的准备吧。
叶子皓接下监察御史一职,可不是看这官职有从三品。
他本来就是正四品地方长官,升一小阶而去京城那种可能满大街都是权贵、世家的地方,换了别人也会不乐意。
论权力和自由度,自然是地方更好。
但他决定去,除了总要有个由头去到京城,也是因为,他决定凭这官职以另一种方式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最大的赃贪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堂之上?
他相信一个地方上的奸佞敢胡作非为,其背后肯定有朝廷上的大靠山。
那些为非作歹的世族、大户亲戚、旁支、门生、子弟,也定是有其背后的家长撑腰、纵容的。
如此,他便以他的一点微薄能力,还有那点特殊关系,好好地发挥一下,莫辜负了这个身份。
又两天后,庄明宇回来复命。
“许大人说,那就有劳大人你再担待些日子,他确实想带妻儿回去探亲,让他夫人在家中待产,也方便岳家人探视、相聚。”
“而他去杨恪坟前祭奠之后便立刻赶回南华州,等冬天时再接家人过来南华州一起过年。”
“我就知道,他先前在京城看到奸官伏法,必然是想告慰杨大公子在天之灵的,如今这机会难得,送妻儿回家怕只是应对此行的借口罢了。”
叶子皓一听不由感叹地笑了。
若许清风不回老家,妻儿自然是随他上任,他妻子也自然是在南华州待产。
但此时有了回家看望父母亲人的机会,如何不想抓住?又怕被人抓住把柄,便顺着叶子皓的意思真的将妻儿留下。
如此便有了足够的理由绕道回家了,到时便有人弹劾,至少还能争辩一二,将这种后果减至最小。
同时,许清风想必也在担心着,向南飞毕竟不是正常离任,而是被抓回京城问审。
由此丢官只要证据确凿,就说明其任内确实有问题,上下勾结不是奇事,如此他来接任不可能顺利。
他希望自己一人前往前面未知的困难,而非带着妻儿一起,等他安定下来再接妻儿才是最好的。
之前没有选择,如今选择摆在眼前,当然知道应该怎么选了。
叶子皓自然不会主动去衙门里说许清风的行程。
有他代掌,衙门里上至主簿、下至厨房伙夫,谁也不会傻得主动来问他们真正的城守大人何时到任了。
便是私下议论都不敢,怕被人听去或是密告叶子皓。
府城百姓并不知道内情,他们衙门里不少人却是知道一些真相的。
向南飞被抓不是毫无预兆,在那之前他是有收到一封信的,看到信后就变了脸色,之后还召了几个亲信密议。
亲信当然不会承认这件事情,更怕被其连累,但都是一座衙门里多年打交道的同僚,谁还不能嗅出点什么来?
闲言碎语难免会传到市井之中,只不过没人会说叶子皓行事狠厉,反而在拍掌叫好。
会让叶大人出手,那肯定是对方确实有问题了。
当初青华州那位前任城守,不就是如此下狱的吗。
甚至有人感慨,叶青天如今来了他们南华州,是他们南华州之福,若是能长久呆下去就好了。
又有人提醒,叶大人有更好的前程在京城,怎么可能在他们南华州长住?只希望下任城守也能有叶大人一二吧。
这些人一时感慨这般、一时感慨那般,竟是忘了这些闲言传出的初衷,难道不是叶大人暗逮了向南飞丢官,是为得罪而报复?
衙门里在担心什么,叶子皓并不过问,市井街头那些议论,到是有暗卫汇总到庄明宇那边,禀报到了叶子皓。
叶子皓只是笑笑,让庄明宇不要管,有时候百姓的声音还是别太堵的好,只要加以引导莫生出事端便足矣。
就像在青华州时,他可从不阻拦百姓说什么、议什么,便是施政、审案,皆是公开透明的,在百姓的监督、见证下完成。
这也是让他博得青天之名的另一个原因。
府衙的大小事务包括政事,百姓有了参与感,与城守大人多了亲近的机会,也就生出了信赖之心,言行自然团结。
继任城守显然做不到这样,又如何不被人拿出来比较、谩骂、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