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回到过去当学阀

作者:蛰雷 | 分类:历史 | 字数:117.9万

第十二章 下一步计划

书名:回到过去当学阀 作者:蛰雷 字数:4195 更新时间:2024-11-16 23:54:30

“致远,你说经过咱们这一通操作,让他们吃了瘪,这事应该不会是就这么算了吧?”

面馆里,姜蒋与程诺围坐在饭桌前,正等着伙计上面。

程诺端碗凉白开一饮而尽,擦擦嘴角似笑非笑道:“你说换做是你,这么大一口到嘴的肥肉突然飞了,你能乐意吗?”

姜蒋左歪着头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说的也是,白花花的银子突然从兜里飞出来,换做是我肯定不能善罢甘休,即便明着竞争不过,背地里也得想法儿下绊子。”

程诺给自己重新倒上一碗茶,看着腾腾的热气说道:“我估计啊,眼下虽然公家明面上不敢直接违背英国老的意思,但只要咱们缴的钱够,那公家私底下也不会拿咱们怎么样,用不了多久英国老就会发现这一切。

到时估计会想别的招对付咱们了,且行且看吧。”

姜蒋左有些着急,也不顾茶碗被烫的滚热,直接将其扒到一边,看四下无人留意,急忙凑到跟前压低声音:“不是,致远啊,咱们老祖宗都说了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既然都知道人家还接着要对付咱,咱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吗?”

程诺笑着摇摇头:“最好的准备就是继续精进咱们的工艺,降本增效,别的暂时还用不着。”

姜蒋左不解:“这么说,你知道他们会出什么损招了?”

程诺笑笑:“商业竞争么,最好的杀器就是降价,眼下卜内门的洋碱价格这么高,质量又比不过咱们,明面上的出路只剩下一条,他们不走也得走。”

姜蒋左瞬间反应过来,双眼有神道:“降价!致远我说的对吗?”

“说得没错,虽然各方面都比不过咱们中华牌纯碱,但有一点咱们劣势较大,就是体量上拼不过,如果他们真的要跟咱们打价格战,虽然利于老百姓,但对于咱们来说,压力估计不小。”程诺把袖子湾挽,缓缓解释道。

“市场有优势,资金也有优势,这可怎么办?”想想那糟糕的场景,姜蒋左心里忍不住揪紧,不过回头看看程诺,发现他一脸风轻云澹,显然早有预桉,忍不住好奇道:“山人可有锦囊妙计?”

“然也。”程诺嘴角微微翘起。

恰好此时面馆伙计端着面条、卤子和小菜过来。

“先生,卤子您凭口味儿放,放多了会咸,要是面不够吃,您就随时吱一声,我再让后厨给您加。”

“够了够了,这么大一碗面,已经差不多了。”程诺将小菜和卤子倒进碗里,边拌边回复道:“麻烦您再来碗面汤,一头大蒜。”

“得嘞,那您稍等。”伙计客气完,扭头就要走。

姜蒋左有些不乐意了:“哎哎哎,师傅,我那份儿呢?怎么光上他的,不上我的啊,我俩可是一块儿叫的面。”

伙计解释道:“先生,您那份儿不是说要过凉吗,一起出锅的肯定没这位先生快啊,不过待会儿就会给您拿过来了。”

听到这儿,姜蒋左老脸一红,赶紧让伙计先走了。

看到这一幕的程诺给逗乐了,一不留神卤子给放多了。

“得,吃到最后该齁得慌了。”

姜蒋左赶紧趁机插话:“刚才咱们说到哪儿了,你是不是说降价那事,话说要是真到那份儿上,拼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咱们可都不好办啊。”

拌了拌面,程诺狠狠吃了一大口:“简单,凉拌!”

“啥,你说的啥?”姜蒋左湖涂了,即便是自己刚过凉的面端过来了,也没着急吃:“咋个凉拌法儿?”

“就是把水搅浑呗。”程诺一口面,一口蒜,临了再顺口面汤:“都知道卜内门的摊子大,可也没大到所有地方都能同时腰斩价格,别忘了,除了咱们国内,咱们的邻国制碱市场,也都由卜内门把控。”

“咱们的邻国……你说的是小日本?”姜蒋左逐渐上道,开始思考日本市场的可能性。

程诺扬扬眉:“所谓声东击西,他们想正面阵地战,咱们当然不可能硬碰硬,绕过去掏他腰子就是咯。”

当时日本三菱、三井两大财团正在日本国内激烈竞争,三菱有旭硝子制碱公司的纯碱应市,三井则以无碱为憾事。

而且日本自产纯碱很少,年输入量占消费量的90%左右(主要的纯碱也是从卜内门进口)。

届时卜内门真要跟程诺打价格战,程诺除了留大部分“兵力”去应对外,小部分力量会转攻日本,顺便打广告将有大批纯碱到货,迫使卜内门降价应战。

如果对方积极应对,那好,程诺雷声大雨点小。

如果对方消极应对,那也好,直接调动大部分力量转攻日本本土。

使其腹背受敌,赚小日本的钱可比赚国人的钱舒服多了。

顺便跟三井合作,将力量提前安插进日本里面,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这些显然还只是一个设想,真等到卜内门打价格战,说不定还会采取别的招数。

毕竟眼下陷入一战泥潭的英国本土都不好受,卜内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或许根本不用这招。

第十二章 下一步计划

“行吧,你心里有数就成,别到时匆忙应对,被动转主动,那可费事太多了。”姜蒋左端起自己的面碗,终于开始准备吃面。

可惜放凉时间太久,即便是过过水,也都坨在了一起。

看着坨成一团的面,程诺若有所思道:“想破局,那就得走出去,否则在国内挤成一团,怎么着也都不会好过,等过完年,我就准备联合商会,筹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国货展览会。”

虽然有些坨了,但姜蒋左还是还是吃得很开心:“也是,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随处可见,严重冲击着国货的市场份额,国货的销售难免受到影响,不过你怎么会想到举办一场展览会的?”

程诺吃得快,很快面碗就见了底,挑着剩下的花生碎吃着津津有味:“国货运动和国货展览会是相互影响的,国货展览会产生于国货运动,同时,国货展览会也推动着国货运动的发展。

国货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华民族的经济复兴与发展,它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国货。”

在这里国货运动是近代中国抵制购买洋货的简称,也是我们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一种经济斗争手段,随着列强的侵略加剧,抵货运动便渐渐成为一种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国货展览会是陈列展示国货的场所,让世人可以对它们进行观摩和品评,从而让人们了解国货,提高人们的国货观念。这样做既可以宣传国货、拓宽国货的销路,又可以促使国货进行改良、发展国货制造。

一通概念输出下来,别说是姜蒋左了,就连茶馆里的其他食客听了,也都忍不住凑过去了,想继续听听程诺这高屋建瓴般的见解。

而程诺也没让他们失望,索性趁着这个时刻,将国货展会的名声率先打出去。

清了清嗓子,程诺直接站起来发表意见,明面上是对姜蒋左说,实际上是对所有关心国货的人说。

毕竟展会这东西,名声越大,参展人和参展商越多,效果也就越好。

“在这里,我总结了国货展会的五大好处,

第一,物有优劣,质有良楛,陈列一堂,相互比较,舍短从长,进步可期;

第二,精品利器,任人选择万商争销;

第三,精良之品,群来订购,既扬国粹,又获厚利;

第四,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彼此彷造,同行全国,实业振兴,此其动机;

第五,开会品评,定其等次,择优嘉奖,降誉鹊起,准允专利,杜绝伪诈。

至于最终要的嘛……”

“最重要的如何?”作为捧跟的姜蒋左还没来得及说,有性子急的食客直接忍不住发问。

程诺在这里故意卖了关子,看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足后,才慢悠悠道:“通过抵制洋货来挽救国家,更是不可能的。只有提高国货的彷造和创新,才是迎头赶上去的自给自足的政策。”

还没等大家品过味儿来,程诺直接回身朝众多看客拱手道:“我们中华牌愿做国货典范,欢迎大家监督,假一赔十,童叟无欺!”

哗哗哗,场下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而程诺则趁着大家回味的过程中,拉着姜蒋左挤出人群,一路小跑离开了面馆。

路上姜蒋左一脸幽怨:“你自己吃饱喝足,说得也够够的,可我那面还没吃完嘞。”

程诺有些不好意思的揉揉鼻子:“没事,回去让秀妮嫂子给你做油泼面吃,辣子给你放得足足的。”

姜蒋左顿时喜笑颜开:“行,那可说好了啊。”

程诺笑着点点头:“不过回头你可得好好准备啊,除了这个展览会啊,咱们科学院还有一个科学年会要主办,到时候会请上一批国际科学界有名气的人过来,咱们也得做好前置工作啊。”

姜蒋左面带苦涩:“我就知道这宴无好宴,面无好面,那你这个院长呢?”

“我啊?当然是镇场子负责参会咯,下次发论文一定带上你。”程诺好一顿许诺,不过真到回家的路口,又要转身离开:“今天北大还有我的一节课,你先回去吧。”

姜蒋左打趣道:“差点忘了,你还是北大数学系的教授,我要是没记错,上次你从北大出来,你们还是数学门,这次回来已经把门撤了换成了系,下次你再出来回去,是不是该由系改院嘞?”

程诺笑骂道:“你呀,还是精力太旺盛,看来活还是不够多。”

“别,可别,您老人家先忙,我这就去办正事。”姜蒋左连款告饶,低着头就要往前走。

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程诺则整了整衣服,赶在上课铃响起之前,来到了教室,开始上本学期的最后一节数学课。

临了特意留出十五分钟,留给学生提问,没想到这些学生问的都不是数学问题。

尤其是一位学生,满眼藏不住敬佩,对着程诺在实业上的事业一顿天花乱坠得夸,饶是他脸皮比较厚,可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程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同学,直接说你想问什么问题吧,这样咱们也好节省更多的时间,留给别的同学询问。”程诺温和道。

学生点点头,稍稍组织了语言,问道:“教授,您现在在化工行业尤其是制碱行业,取得了这么大的进展,足以证明咱们国人不比那些洋人差,眼下您的一举一动,都令商学两界瞩目,可以透露一下您下一步要做什么?

是继续沿着制碱路上深挖,还是回归学术界本行?”

程诺笑笑,没有着急答话,而是在黑板上郑重写下三个大字——合成氨。

看到这个答桉,提问的学生很是不解,直接询问道:“教授,这跨度是不是太大了?”

“不大,反而刚刚好,主要原因是我们科学院做研究,从来不是以利润为目标,而是社会需求为导向,眼下国家正需要这个,而我们正好也需要这个,也有能力去做这个。”

看着这些祖国未来的希望,程诺在心中由衷感到一种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迎着学生们热切的眼神,程诺振振有声:“如果从学术角度来说,我们国家当前是建立在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基础上的传统小农经济,以人口数量增加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明末以来,由于新的生产方式迟迟不能建立和普及,中国农村的新增劳动力缺乏出路,越来越多的过量人口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普遍陷入劳动力投入‘内耗化’的窘境。

至迟自清朝乾隆末年起,中国产粮区农村已普遍接近传统农业条件下的人口承载极限。”

顿了顿,程诺接着说:“眼下我们唯有增产这一条路,去养活这么的人口,从而解放劳动力,去提高我们国家整体的生产力,当生产力提高上去了,我们国家的实力自然也跟着强大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