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归来
作者:青花海屿 | 分类:古言 | 字数:32.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三十二章 焦和失势
“能!”赵治毫不含糊地道:“方晴是我见过最果断、最有魄力的女人,若是为君,一定能给景国百姓带来福祉。”
方晴的笑靥更深了,“我也觉得呢!”
犹豫了片刻,赵治决定还是要提醒她几句,“方晴,焦和此人你不可掉以轻心,他能以宦官之姿最后执掌景国三个衙署,才干绝非一般人能比,此人城府极深,切不要让他控制了你,另外,景国的护****……”
“邵子倾他们家?”方晴不解。
“护****主帅虽是傅艺,不过实际掌着军权的却是邵庭远,”赵治想起细作带过来的信,邵庭远虽号称已功成身退,似乎整日沉迷于机巧之事,不过他在护国军中威望极高,傅艺遇事还得请他定夺,“方晴,对这种老谋深算之人,尽量施以怀柔,最重要的,不要让朝中反对你的人同他联了手。”
邵庭远此人,方晴并没有见过,只知道他是邵子倾的外祖父,上一代护****主帅,赵治今日将他与焦和并列,嘱咐她要小心对付,的确提醒了方晴。
到于焦和那边,方晴还是怀着一些感激之情,毕竟焦和曾救过自己一命,不过凡事一码归一码,若涉及到政权之争,方晴依旧会听从赵治的意见,有些事情,怕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方晴此去赈灾,人还没回朝,事迹便传了出来,百姓口耳相传,称赞凤阳公主不辞辛劳亲往绥县,不但将钱粮送到百姓手中,还不顾自身安危,带着手下救人,得了公主庇护的百姓,自是感恩戴德,甚至表示要为公主建庙祈福。
不日凤阳公主回到墨金城,景阳帝派樊相国亲自出城相迎,紧接着在朝会上,景阳帝下旨嘉奖凤阳公主,高兴之余,更是大笔一挥,又给她加了一个“护国公主”的名号。
焦和气冲冲地跑来暖心阁,一见到迎上来的赵晚晴,也不管旁边还有宫女,便大声骂起来,“你养的好女儿,如今伙着外人来对付我!”
“这又是怎么了?”赵晚晴先将旁人都打发出去,这才轻言细语地问。
“你知道景阳帝今日做了什么,居然使出假情假意的一招,当着群臣的面,夸我操劳多年,殚精竭虑,堪为百官表率,说要升我为副相。”焦和愤怒地道。
“那不是挺好的吗?”赵晚晴想着,副相已是从一品,比樊相国只差一步,迟早还不是要当相国。
“你一个女人家懂什么?”焦和恨恨地坐到凤床边,“他这是明升暗降,直接让我交出刑、礼二部还有监察院的权柄,知道谁来接手吗?你那宝贝女儿,人家父女二人联手,就专门为来对付我!”
“别生气,”赵晚晴心疼地坐到焦和身边,伸出玉手帮他揉着胸口,“凤阳还不懂事,定是皇上的用意,你不要同孩子生气,再说,如今形势已明朗,日后这景国还不是凤阳的,于咱们也没有害处。”
焦和猛不丁冷笑起来,“你说得倒是轻松,景阳做了女帝,娘娘便是堂堂正正的太后,可你瞧着,现在她同景阳帝两个合伙拿我作筏子,你觉得我会得什么好下场?什么狗屁副相,说不定脑袋都要没了。”
“不会的,不会的!”赵晚晴一个劲地安慰,“这孩子不是这样的人,何况你还是……”
焦和眼一瞪,“胡说什么?不想好好过了!”
这边焦和气急败坏,那头景阳帝却心下舒坦,为自己替女儿扫清了一个障碍,觉得十分得意。
转眼又过去了两年,凤阳公主从绥县回来后,陆续从景阳帝手里接过不少差使,兼管六部等几个衙署,少不得要忙坏了,每日从东宫早出晚归,跑完刑部便去工部,从工部出来又到礼部……几倍快变成陀螺。
只是凤阳公主从不在皇帝面前叫苦叫累,按樊相国的说法,是个低调踏实的孩子,而且在政事处理方面的手段,从一开始忙乱紧张,到后来有条不紊,让景阳帝省了不少心,倒有闲暇想些别的事了。
皇后赵晚晴发现,景阳帝的空闲越来越多,甚久不曾踏足的暖心阁,也出现了他的身影,虽心中并不太情愿,脸上却要装出欣喜若狂的表情。
“晴儿,没想到一晃咱们的女儿都二十出头了,”景阳帝站在正对镜梳妆的赵晚晴身后,顺手将一枝翠羽宝珠簪插进她的发髻中,“都老了啊!”
“皇上伟姿卓越,便是已近知天命,依旧风采不减当年。”赵晚晴从镜中望了望景阳帝,却一眼瞅见了他鬓边白发。
“当年还略称得上英武,只如今……”景阳帝口中谦虚,面上倒是有几分得色,“也还差强人意吧!”
二人相视而笑,景阳帝这时咳了一声,道:“今日朕来,是想说说凤阳的婚姻之事,当年她嫁给乌国的孟青山,咱们都不知晓,不过听说也算是好姻缘,只可惜那人没福份,连累朕的女儿守了寡。”
赵晚晴脸色一黯,“若孩子没经过那番坎坷,我这为娘的一定早早为她择定了夫婿,也不至于落得今日这般孤单。”
“朕已同朝中重臣们达成了一致,下月便要下诏,立凤阳为皇太女。”景阳帝王将回身坐到一把圈椅上,“倒是樊相国提醒了朕,该当为凤阳再选驸马了。”
赵晚晴心下有些不舒服,却是为了景阳帝口中所谓的“朝中重臣”,这两年焦和受尽排挤,有人不知得了谁的授意,竟弹劾他专断好权,贪墨礼部银两,差一点景阳帝就要将焦和下狱,后来赵晚晴求了凤阳去说情,景阳帝瞧在女儿面上,这才放过焦和,只是焦和自此没了当年声势,动辄得咎,等同于赋闲了。
而如今的朝中重臣,都是拥护凤阳的那一帮,为了扶持凤阳,景阳帝在后头费了不少心思,通过这两年的历练,想来凤阳表现得不错,才使景阳帝下了决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