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五代幽州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76.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0章 亲自上阵
刘知远在五代时期,堪称百里挑一的良将,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
所谓良将,并不单单是打仗身先士卒,帷帐足智多谋之人。
战场上的审时度势,即时决策才是最核心的能力。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如何在这种万变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也是为将者的天赋之一。
要知道真实的战场之上可没有暂停键,也不能读档复盘。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同样的,能抓住敌人的漏洞,同样可以反败为胜。
现在赵玗领着种花军气势如虹,刘知远知道不能力敌,必须要先迟滞一下种花军的进攻,消耗敌方的锐气才行。
刘知远没有力敌,而是依托营寨中的地形,边退边走,不时地用箭矢迟滞种花军的进攻。
到了这一刻,勇气已经不是决胜的第一要素。老兵的临阵经验,成了军队中宝贵的财富。
种花军中的土匪们虽然打了不少的仗,但那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两军对垒大阵仗,这一次的辉县会战还是第一次。
刘知远打的若即若离,一时之间让种花军有些手足无措。
这样的局面,赵玗却一点都不着急。
刘知远的战法是远程游走,不短兵相接,主要目的是牵制住赵玗的兵力。
自己在这里拖住种花军的主力部队,好给石敬瑭撤退的机会。等石敬瑭安全之后,他也可以边站边退,然后等郭威的主力归来之后,再发动反冲锋。
殊不知赵玗也跟他一般地打算。
刘知远的主要目的是拖住赵玗前进的步伐,赵玗的目的同样也是牵制住刘知远,这支石敬瑭身边最后的主力部队。
就在刘知远和赵玗激战正酣之际,忽然一声炮响,在石敬瑭撤退的路上,杀出了三支骑兵,没支骑兵约莫五百人左右,分别从东面、南面、西面三个方向冲向了石敬瑭的队伍。
三支骑兵人数一般般地多,装备一模一样,一时之间分不清哪支是主攻,哪支是佯攻。
石敬瑭大惊,只得将身边剩余不多的军队分成三股,分头迎敌。
晋军的主力正在从辉县的北门拼命往回赶,次主力正在晋军营寨之中与赵玗缠斗。
石敬瑭身边看上去还有几千号人,依仗和文官占了一大半,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
一些个文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两股战战,有的人已经开始琢磨着该如何投降了。
石敬瑭无奈,只得披挂上阵。
想必劫击自己的军队不是什么名将。一些个无名之辈在石敬瑭的眼里,还上不得台面。
石敬瑭也曾经是帝国第一猛将,一身武艺傍身,今日虽不敢说能将来敌击退,但杀出重围去跟自己的主力会合,对他来说问题不大。
至于剩下的依仗和文官,就暂时顾不过来了。
石敬瑭这边整装待发,正在对士兵们做战前动员,只见一员小将冒了出来。
“父亲稍歇,待孩儿上阵破敌!”
此人乃是石敬瑭的养子,唤作石重贵。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晋军之中多次为石敬瑭出谋划策,深得青睐。
要说这石重贵,也算个人物。石敬瑭生了七个儿子,最后反倒让这个石重贵继承了大统,当了下一任皇帝,还是在石敬瑭指定了继承人为石重睿的情况下,可见这石重贵颇有点政治手腕。
原本的历史中,石重贵当了皇帝以后,立马跟契丹人翻脸,否认了当年“儿皇帝”的承诺,跟契丹人打了好几仗,互有胜负。
抛开最终结果不说,光是这份血性,比后来赵家大宋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只可惜,石重贵不论当一个文臣还是武将,都不失为一个贤臣良将。
唯独当皇帝,不是个称职的家伙。
五皇帝的魔咒,在他身上延续着。当他声色犬马许多年以后,终于在一次大战中彻底失败。
那一战之后,晋国彻底失败,首都被契丹人占领,石重贵也当了俘虏。
其实中原政权第一次被灭,并不是元朝,而是辽朝。
同样是那一战之后,耶律德光入主开封,继承大统。在冯道的主持之下,耶律德光当了汉人的皇帝,建国号为辽。
辽朝的称号,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再之后契丹人的国号几经改变,在契丹国和辽国之间相互切换,最终还是定为了辽。
只可惜契丹人不知道怎么当汉人的皇帝,在中原地区依然靠着草原上的那一套,用打仗和抢掠来积累财富。
这跟中原人以往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
我都认可你当皇帝,给你交税了,你咋还来抢劫我呢?真当我们是烂泥捏的吗?
于是乎,中原人纷纷组织起抗辽的义军,很快契丹人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最终契丹人疲于应付,终于是无法维持为中原的统治,找了个借口(说中原地处南方,太热了)撤出开封回家。
结果在杀胡林的地方,耶律德光客死他乡。
然后耶律阮在北方继承了皇位,成了大辽皇帝。而当时镇守太原的刘知远,一路游山玩水进入了无人看守的开封,在百官的簇拥之下当了皇帝,建国号在汉,史称后汉,着实捡了一个大便宜。
……
石重贵披挂上阵,也把来袭的三队种花军当成了无名之辈,刚好给自己刷一刷军功。
然后,他便一头扎向了杜陶的面前。
杜陶红着双眼,仿佛都能喷出火来,一路上拼命地用踢着马肚子,将战马的速度催到了极限。以着这样的速度,只要跑上一炷香的时间,马就会被活活累死,杜陶也将会失去战马,成为了步兵。
然而他根本没有想过撤退的事情。只要能杀掉赵在礼,他就算死在这里都心甘。
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打法,搞得石重贵有些措手不及。然而已经对这敌人冲了起来,石重贵断然没有调头逃跑的道理。只好硬着头皮,朝着杜陶猛冲了过去。
石敬瑭见状,也领了一支亲兵,选了一支种花军冲了过去。
剩下的人在原地结阵,静等皇帝陛下凯旋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