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医到良相
作者:杨思大老倌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百六十四 出征 十二
又一个清冷的早晨,薄雾朦朦,凉气袭人。
当向青山部的夜不收放出去后,他们惊奇的发现,蒙古人已经不见踪影。
夜不收的小头目感觉事情重大,还把手下分为两部分,一部继续往前查探,另一部分这回营给向大人通报。
“蒙古人都走了?”
由于有昨晚上向岳的预测,向青山并不觉得奇怪。
而部下则对向岳真心钦佩,都说这小子到底是向状元的弟弟,哥哥厉害,弟弟也不孬!
还有人心说这老向家真心厉害,出将入相全被他们家给包圆了,看来以后还多多的靠拢,这对自己只会有好处。
“厉害呀老弟,真被你给算到了!”曹平还兴奋的拍着小兄弟的肩膀,不住嘴的夸奖。
向青山:“向岳潘训,你们两个带上本部人马,立刻给我直奔英国公的营盘,到地方你们知道该怎么说。”
午饭前,两军汇合,张懋还带着几个部下出营迎接。
捡到老朋友,张懋破颇为感慨,“老弟你是不知道哇,打仗太难了,这几天我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由你来我就彻底放心了。”
向青山:“国公爷,部队损失大不大?”
“不大,蒙古人对我就是围而不打,军士基本没啥损失。”
进营的路上,张懋还小声的感谢向青山,说他已经自己到宝坻的几场苦战,“这是你在替我承担压力,哥哥我铭记在心!”
到了大帐,张懋手下的千户指挥使全都在,他们也早听向岳的介绍,对向青山的战绩有所了解,故对他非常客气。
没办法,现在大家都是军人,还在打仗,谁能打胜仗,谁自然就会受到尊敬。
大帐内几句话之后,张懋要把自己的军权转交给向青山,说是只有向青山才能指挥好这只部队,他绝对不行。
“国公爷,这可使不得!”向青山坚决不要。
没有皇帝和兵部的命令,他怎么干胡乱接受他人的军权,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回去后还想不想过安生日子了?
张懋苦着脸说,他本就是个没脑子的,部队跟着他出战只有受苦而没有战功,他很对不起将士们。
“你向青山不接军权,那我手头这两万将士就等是是白跑了一趟。”
大帐内气氛压抑,张懋手下的千户们既然都已经出来了,他们自然很期望能立下战功,不然还真的就如英国公说说,大冬天的白跑了一趟,这叫个什么事?
但向青山说的也有道理,没有上峰的命令,谁敢擅自接受他人的军权,除非现在张懋出了啥意外,向青山或可暂时接手。
大家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此时向岳又站了出来,“国公爷,向大人,末将有一建议,或可能解决二位的困局。”
“快说快说。”张懋大喜。
张懋很累;很困,他是真心希望向青山能接手军权,这样他就能睡安生觉了。
向岳的建议是:不如两家合兵一处,由向青山指挥,张懋点头拍板,两家把功劳都占了,让马文升白跑一趟。
“这样英国公也有了功劳,部将至少没白跑,而向大人这边也能完成战略目标,把活筛给留在关内!”
“好,很好!”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张懋非常赞成,向青山也没有了顾虑。
随即大帐内就开了个建议的作战会议,向青山让张懋坐在上首,自己坐在旁边。
他还告诉所有将领,“汪直部已经带领五千骑兵去偷袭喜峰口,堵住火筛的退路,咱们这边只需一点点的往前压即可。
诸位,火筛部一共才带了五万人入寇,在宝坻已经被我消灭一半,如今的他已经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活像个没牙的老虎,等着咱们去揍他!”
好消息,捞功劳的机会来了,大帐内将官们心里美得不行,跃跃欲试的想要参战。
随后向青山从张懋的部队调出两个骑兵千户,会同向潘本部,由向岳指挥,立刻启程去追击逃走的蒙古人。
再调三个步兵千户,抽调军营内所有马车,坐马车紧紧跟随前锋部队,作为他们的支撑。
毕竟蒙古人还有两万,困兽之斗不能不防。
两军剩余部队则一个时辰后出发,步行跟上。
向青山:“和伙计们都说清楚,全军出动,抢功劳去!”
“诺!”众将官都齐齐应承。
散会后,张懋还说:“东流你刚才颁布命令时,还真的很有主帅的样子,将官们也信服你。”
向青山心里尽管美滋滋的,可他嘴上还是要谦虚点的,“没有,那是你看错了。”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在两部将官们捞功劳的心念下,两万人的大营地很快就被拆卸一空,部队更是走得飞快,大家都想要沾沾向青山的好运气,去打火筛这个死老虎。
向青山的作战命令传到马文升处,他看了后沉吟许久,破口大骂:“向青山这家伙太可恶了,他这是想要吃独食啊,让我老马在后边吃灰尘,这可能吗?”
随即,他也召开紧急作战会议,还把向青山让己方吃灰的猜测给将官们说了。
这下马部的将官们也不愿意了。
这么冷的天,自己被火筛调来调去,吃风吃雪的,到最后连点小小的功劳都没捞到,这有啥意思?
这帮人一边痛骂向青山不仗义,吃独食,一边还央求马文升赶紧下令,不然连汤都没的喝了。
马文升也早已想好对策,他也仿造向青山的战术,将部队一分为二,前锋全有马队组成,百里奔袭斜刺里插进火筛大军的肋部,后队全是步兵慢慢的在后边跟着。
向青山的作战计划,还以他和张懋联合奏折的形式送到皇帝面前。尤其是向青山在奏折里说的,因为军情变化太快,他来不及请示,只能先斩后奏。
成化帝看了大为满意,认为向青山这人非常忠厚老实,又不乏机敏,知道权变,这种文武全才是朝廷最需要的。
他还送给向青山一封手书,上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准爱卿便宜行事,以收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