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后,我被死对头世子娇宠上天
作者:媪绾 | 分类:古言 | 字数:36.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4章 苦主
姨母这份女师名单涉及到的人家,占了她们要调查的人家超过八成,大大减少了她们的工作量。
剩下那些她交给青女去查。
——
五日后,青女将调查结果整理成册,裴宝珠勾唇。
事情只要做了就有迹可循,=抱有侥幸心理的要不得。
不差不知道,一查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共有十七个人有问题。
其中两个正室,十个侧室通房。七个在府里占据高位的丫鬟嬷嬷。
那些人都有个共同点——得男主人的喜爱。
裴宝珠跟普安大长公主一合计,想到一次性解决他们的办法。
昌隆跟鲁郡王的死讯还未对外公布,若此时再死掉这么多人,一定会引起宗室的恐慌。
但男人们尚且可以拖着,只要监督起来不让他们接触机密即可,这些细作女子们留不得,多一日就多一分风险。
第二日,普安大长公主以自己的名义邀请宗室的媳妇们出席宴会,该出现的人一个没少。
宴会上一个房间突然失火,里面被困住的人全部丧生,普安大长公主自责万分,几度昏倒。
宫里的皇帝闻说亲自出宫探望普安大长公主,宽慰开解,府里有丧命的郡王公子们被陛下请走安慰,不见外客。
陛下都表态了,其他人就算心里有疑虑也没办法,陛下一看就是护着自己姑母的,房间失火又不是普安大长公主想的,他们逼死了陛下的亲姑母,陛下会给他们好日子过?
再说了,连昌隆郡主都死在了那个屋子里,普安大长公主多喜爱昌隆郡主,宗室们有目共睹,除了昌隆,谁敢在普安大长公主的府邸办宴会?
说普安大长公主把昌隆郡主当女儿养也不为过!
普安大长公主万不能害死昌隆郡主!
所以此次事件就是个意外。
那日过后,普安大长公主闭门不出,在家中立了佛堂替她们祈福赎罪。
“…”
“姨母,连累您的名声了,本该是我来做的。”
裴宝珠最初的想法是她把人邀请到庄子上,然后一把火解决。
后来被姨母接手。
“福康,你还小。”
她已经活了几十年,福康还有漫长的时间。
所以罪名由她来背负。
她不后悔杀了那些人,她们都是该死的。
她设立佛堂也不是为她们祈福,一群细作配享她的香火供奉?
她每日在佛堂,是向父皇诉说,向兄弟妹妹诉说想念。
“福康,下次再有这样的差事还给我来办。”
她在宗室的名声好,即使闹出这么多条人命,依旧摘得干净,除了被那些细作蒙蔽的男人,但他们被陛下控制住,已经说不出口了。
——
一场狂风扫过,不留半点痕迹。
谢长恭那边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两个人终于有一个平静的夜晚。
裴宝珠躺在他手臂上:“阿恭,你那边都解决了?”
谢长恭勾唇:“保证他们再说不出话。”
裴宝珠放心。
“这次姨母出了大力,但我担心之后……”
裴宝珠欲言又止。
姨母先前被昌隆的事气得不轻,要不是清理细作迫在眉睫,姨母提了口气处理细作,现在恐怕她还在病中。
现在细作的事解决了,姨母憋着的那股让她撑起来的气散了,她真的担心姨母的身体支撑不住。
谢长恭捏了捏她的手道:“姨母看似柔弱,实则坚强。”
作为裕安帝的长女,普安大长公主的坚韧远超裕安帝其他子女。
不管是最先死去的端穆王还是岳母大人跟先帝,承受能力都不如普安大长公主。
她可是看着兄长、先帝、妹妹,一个个离她而去依旧坚持下来的。
知晓昌隆家的那些破事,当即就甩手不管,果断放下从前轻情谊看着他杀了昌隆。
光这点…很少人能及得上她心性儿。
裴宝珠道:“姨母没事即可,以后我没事时多往那边走走。”
“嗯。”
谢长恭不反对。
——
“阿娘!”
卫明瑶跟谢子禧回府了,上次因为裴宝珠跟谢长恭都在忙碌,无空照看他们,裴宝珠便让永熙帝把他们留在宫里。
所以这次可在府里待上三日。
卫明瑶跟个小太阳似的,充满活力,看见她听见她的声音就让人沉闷的心放松下来。
裴宝珠眉眼柔和。
卫明瑶扑到裴宝珠身上,裴宝珠伸手揽住她防止她掉到地上。
谢子禧规矩地请安:“郡主。”
“子禧瘦了。”
谢子禧回道:“天热,吃不下东西。”
卫明瑶凑近裴宝珠,看了眼谢子禧,手捂着嘴遮挡对裴宝珠小声道:“子禧哥哥不许我挑食,结果到了夏天他吃的比我还少。”
裴宝珠哭笑不得地望了眼谢子禧。
这小丫头说坏话完全不避讳人,还是觉得子禧不会怪她有恃无恐?
谢子禧面色如常,细看下还能发现他嘴角勾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裴宝珠:“……”好了,这是他们两个的小情趣。
第224章 苦主
咳咳,用情趣还有点早,他们两个还没到知晓那个的时候。
“…”裴宝珠询问他们在宫里的日常后,说道:“瑶儿,咱们府上多了个小姐姐,你休沐回来无事可去看看她。”
盼儿太孤独了,裴宝珠希望卫明瑶的鲜活能带动她。
她担心卫明瑶不能适应,当初子禧来府上的时候,小丫头对她的敌意很深,不是在公主府上被子禧救了,两个人还能继续闹下去。
“小姐姐?”卫明瑶好奇,心里猜测着能被阿娘带到府上住还能叫姐姐的会是谁。
谢子禧的眼底也闪过沉思。
裴宝珠笑道:“我带你们去见见她。”
“哎?阿娘直接让她来不就好了?”他们就算了,在阿娘跟前还摆谱,卫明瑶当即对未见面的小姐姐印象不佳。
裴宝珠卖关子:“去了就明白了。”
裴宝珠带着他们一路往后边走。
“阿娘,那边不是宋先生的院子吗?”宋先生是裴宝珠的人,平日都住在郡主府,索性他没有妻子儿女,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卫明瑶小时候早产体弱,宋先生帮她调理身子,一直到五岁,两个人再熟悉不过了。
谢子禧目光微闪,
原来如此。
进了宋先生的院子,他正在药架上挑拣药材,对他们的到来好像没察觉。
宋先生是个医痴,在他研究药物的时候,其他的人和事就进不了他的眼。
在场的都熟悉他的脾性,没有打搅他,放轻脚步拐进偏室。
“郡主…”
盼儿正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风景,听见脚步声立刻冲裴宝珠露出笑脸打招呼。
殊不知这样的举动更惹人心疼,她不是真的想笑,只是习惯性地讨好人。
才十岁的年纪被迫学会察言观色的小姑娘体会过人间各种人情冷暖,裴宝珠知道仅靠自己几句话改变不了盼儿的习惯,唯有希望卫明瑶去带动她。
卫明瑶看见盼儿的瞬间就呆住了。
小姐姐?
阿娘说的小姐姐为什么看起来比她还小?
哦,这是宋先生的院子,小姐姐也在床上不能下地,她因为有病在身才是这副模样,才不能过去见阿娘。
她不明事情真相就在心里多她不满实在不应该!
裴宝珠不知短短几分钟卫明瑶想了多少,只看见卫明瑶没有任何扭捏,热情的打招呼:“盼儿姐姐好,阿娘说你今年十岁,我八岁了,我是阿娘的女儿,叫卫明瑶,你可以叫我瑶儿,我有一个堂哥,阿娘给我生了个弟弟…”
“这是子禧哥哥,我父亲的儿子,我最喜欢吃…”
卫明瑶坐在盼儿床边喋喋不休,裴宝珠叹为观止,第一次知道女儿这么能说会道,就差把自己的祖宗十八代告诉盼儿了。
亏得盼儿不嫌她烦,那么认真的听着。
裴宝珠看了眼神色淡淡站在一旁的谢子禧,忍不住扶额,瑶儿啊,你对盼儿这么热情,让你子禧哥哥回想起你们刚见面时的场景怎么办?
裴宝珠叹息。
她是看出来了。
瑶儿并不讨厌有其他孩子住到郡主府,甚至还会为有人陪她玩而高兴。
她之所以对子禧那么反感是因为子禧的身份,她新婚丈夫的儿子,加上子禧当时听阿恭的话,故意惹怒瑶儿,他们的关系才变得紧张。
裴宝珠看卫明瑶热络地拉着盼儿说话,放下心来,走出屋子,谢子禧跟着她走出来。
“子禧?”
“郡主,子禧可否问一下盼儿姑娘的来历。”
能在短时间内跟瑶儿打好关系,郡主占了一部分原因,剩下的就是那个名叫盼儿在故意迎合瑶儿,还是不着痕迹的迎合。
虽福康郡主不会害自己的女儿,往自家女儿身边放危险人物,但保不齐福康郡主跟她家人的关系太好,让她忽略了盼儿的心机城府。
瑶儿天真单纯,落在她手里,会被她耍得团团转,被卖了还要帮忙数钱。
他需要帮忙把把关。
裴宝珠看谢子禧凝重的小眼神,嘴角忍不住上扬。
对他说道:“盼儿身份不同,子禧你凑近点我小心跟你说。”
谢子禧闻言往裴宝珠的方向靠近了点。
“子禧在宫里可察觉到陛下前段日子有哪些不同?”
裴宝珠不确定永熙帝有没有告诉过谢子禧,先试探他知道多少。
“郡主跟阿爹进宫的事情我知晓,宗室们……”
裴宝珠打了个响指:“嗯…知道就好。”
看来表哥十分看重子禧,这件事没有瞒着他,估计是以此锻炼他的心性儿。
在这方面表哥吃过亏,否则他当时明明可以用温和的手段拉拢齐王兄,却选择了那么暴力的方式,裴宝珠称之为无能狂怒。
自己在宗室的事上放松警惕,便指望着儿子别掉帘子?
可以说裴宝珠将永熙帝的心理摸得十分透彻了。
永熙帝抓着太子跟谢子禧协助他处理后续事宜,耳提面命的教导着,就怕儿子们没听进去。
扯远了。
望着谢子禧疑惑的小眼神,她开口道:“盼儿算的上关键人物了。”
“关键人物?”
“是啊,子禧当知细作的来历。”
“言国。”
裴宝珠笑了笑,她算帮子禧加深印象了吧?
她神情露出一丝同情,“咱们盼儿称得上言国最大的苦主。”
谢子禧怔了下。
裴宝珠轻笑,一字一句道:“她被言国害的家破人亡,身中奇毒,随兄长流落到大乾,最后还被言国的人找到推到我跟前。”
经过阿恭的调查,让尧易容成和卫五相似的样貌推到她面前就是想治他于死地。
无论是他和阿恭谁动手,他最终都会以一个康乐坊伶人的身份死去,没人会为他伸冤调查。
毕竟他长得像福康郡主的前任夫君,谢长恭杀他只一句嫉妒即可。
而他在康乐坊的名气不小,贸然死去肯定会有人追查,细作们最怕什么?最怕引人注意,被人调查。
他们的经历禁不住细查。
他们便设计借由谢长恭的手除掉他,刚好昌隆需要个讨好福康郡主的人,尧就那么被推到前头。
唯一不足的是昌隆郡主不清楚尧的真实身份,没将他的妹妹盼儿牢牢握在手里。
昌隆郡主当时被不用自己还账的喜悦冲昏头脑,觉得不需要鸿郎说好话,那么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她何不放盼儿到福康府上。
说不定还能让鸿郎记个好。
所以在府里的人过来请示的时候,昌隆郡主没等普安大长公主开口就松口放人了。
开玩笑。
普安姑母好不容易又掏银子又帮她说动福康,再为了这种小事惹恼福康,把她惹急了反悔怎么办?
谢子禧晃神:国破人亡。
盼儿跟她兄长是某个小国的皇嗣。
小国的破灭沉浮很少传到大国面前。
像大乾这种庞然大物也不屑于去动小国,赢了胜之不武徒增骂名。
裴宝珠道:“表哥前些日子赏了我把匕首,说是某小国的镇国之宝,便是暮国的镇国之宝。”
“盼儿跟她兄长的父亲是暮国的国王,他们的生母是暮国的阿姜王后,他们的事迹很令人动容。”
裴宝珠在梦中身临其境,算是亲历者。
觉得叙述出的终究不如当面看着令人震撼。
但那样得震撼充满悲剧,希望不要再有那样得悲剧发生。
暮国的灾害死亡十数万人,言国用无辜百姓的命铺就了成功的道路,从道德上应该被人唾弃。、
等到尧从言国回来,她就帮忙发扬言国的“光辉事迹”。
言国的吞并了四五个小国,版图是扩大了,相对的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国中大小派别数不胜数,想着复国的未尝没有,等尧摸清言国情况,就是言国破灭之时。
都将主意打到大乾了,不对从南辰送回来的信知晓,南辰也混进了言国的细作,并且在朝中占领重要地位。
若不是裴宝珠送信提醒,必要的时候很可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