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朝歌
作者:琅琊唐方 | 分类:古言 | 字数:54.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件危险事
萧沅好捏捏自己的脸给徐太后看:“哪儿瘦啦?祖母总说我瘦,我看我都快胖成小猪了。”
江嬷嬷凑过来:“公主殿下瞧着是瘦了。兴许是这场病还没养好。”
徐太后不免又絮絮叨叨地埋怨萧乾,萧沅好笑嘻嘻地听她唠叨,偶尔插科打诨,逗得徐太后哈哈大笑,总算把徐婕妤带来的阴霾驱散几分。
夜间安寝时,徐太后就跟江嬷嬷感叹起来:“我也算看大了这么多孩子,也就阿好最知心。”
江嬷嬷笑道:“公主殿下是个知恩孝顺的好孩子。”
徐太后“嗯”了一声,翻了个身就不说话了。
江嬷嬷还以为她已经安寝了。过了一会儿,徐太后忽然又翻过身:“粟子,你说,阿好会不会看在我的面子上,将来也看顾着徐家?”
江嬷嬷心下一凛:“太后,徐家也跟公主沾着亲呢,您和静元君都是徐家女,大王和公主身上都流着徐家的血,自然会看顾徐家。”
徐太好叹息一声:“我心里头怕啊。徐家后继无人,我那个侄儿也是个提不起来的。当初我就是看着徐家也就曼青还算有点出息,才把她召进宫中。谁知道,曼青也是个拎不清的。”
江嬷嬷劝慰道:“太后且放宽心。听说徐家小郎君还不错,兴许徐家的机缘就应在这小郎君身上了。”
徐太后眼睛一亮,心里头就有了个主意,越想,就越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后半夜才安寝。
萧沅好大早上过来请安,知道徐太后夜里没睡好,急得没去含章阁读书,就窝在正殿里不走了。
徐太后心里头暖烘烘的,拉着萧沅好的手,左瞧瞧,右瞧瞧,越看越满意,心里头那个念头就越发明朗了。
萧沅好看着徐太后真没事,才放心去了含章阁。
楚先生见着她,就把她大大地夸赞了一番,就差把她架在庙里头拜一拜了。
“先生别这样,”萧沅好这么厚脸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什么也没做,就是跟三哥哥说了一声,三哥哥就敢去和父王提。”
“公主殿下又欺瞒老夫。”楚先生毫不留情地揭了三公子的老底,“三公子肚子里几斤几两,老夫这个做先生的,最清楚不过。何况三公子昨日在金意宫可是什么都说出来了,如今大家都知道,这开民智的法子,是公主殿下所提。”
唉,又要拉仇恨了吗?
萧沅好都能感觉到五公子几个人的眼光跟钉子一样扎在她身上。
她也不想的啊,谁让她天生就如此聪明呢……
萧沅好趁机问起昨日大王为何召他们去金意宫。
“大王想听听我们这些读书人的意见。”楚先生笑眯眯地捋着胡须,“开民智的事情定下来了,可这书院要怎么设置,是在州府设置,还是在乡镇也开设,书院的先生要请谁,有什么资格,这都是大讲究。老夫这些人毕竟是做了多年先生的,大王是想听听老夫这些人的意见。”
“至于公子们,也可以各抒己见,毕竟公子们是做了多年弟子的人啊。”
萧沅好讪讪赔笑,就这个原因?她才不信呢。
一天的课上得没滋没味的,没了三公子,萧沅好觉得含章阁里都少了几分趣味。
她心不在焉地练字,一连写废了好几张纸,引得楚倠时不时看她。
萧沅好冲楚倠吐舌头,低头专心运笔,忽听楚先生喝道:“韩二郎,你不认真做功课,频频望向十公主作甚?”
屋子里响起几声短促的笑声,萧沅好循声望去,就见五公子正与六公子挤眉弄眼。
见她看过来,六公子嘴角绽开一个阴阴的笑容,萧沅好登时头皮发麻,不知道怎地,一声“阿肆”脱口而出。
阿肆是随叫随到的。
玄衣少年身背长剑,默然出现在屋中,引来一阵骚动。
楚先生很惊讶:“公主殿下这是何意?”
萧沅好慌乱地收拾着书本,也没来得及解释,把书箱丢给阿肆就跑了出去。
阿肆随后而至。
正月底的宫里没什么好看的,园子里仍旧是枯黄一片,赶上天气阴沉,就更显肃杀。
萧沅好一口气跑出小瀛洲,回头瞧瞧,阿肆还不紧不慢地跟在身后,一颗心便放下来。
“吓死我了。”她拍拍胸口,跟阿肆抱怨,“每次看到六公子一张阴恻恻的脸,我就会被吓个半死。”
因为厌恶六公子,她干脆就连兄长都不叫了。
“要不是我心有愧疚,我早就跟父王和祖母告状了。”
萧沅好闷闷地踢着脚下的小石子,一脚踢飞出去老远,回头兴冲冲地指给阿肆看:“阿肆快看!我这一脚怎么样?”
阿肆默默地对准脚下的石子,轻轻松松踢出去,石子飞得又高又远。两厢一对比,萧沅好那一脚就是小孩过家家。
萧沅好登时黑了脸:“阿肆,你也不用这样寒碜我吧……”
阿肆扯着嘴角笑了笑,萧沅好忙跳开去:“不许笑!你一笑起来就不酷了。作为一个暗卫,你就得时时刻刻酷酷的,这样才能震慑住宵小之徒。”